基于因子分析的太湖湖湾污染物分布特征

来源 :环境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ji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太湖三大湖湾的水质监测数据,运用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方法对该湖湾7种污染物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讨论了水体中污染物的来源。结果表明:梅梁湾第一污染因子主要是TN、TP和Chla,第二主因子主要代表NH4+-N和高锰酸盐指数,NO3--N对第三主因子贡献明显;贡湖湾第一污染因子为TN、TP、高锰酸盐指数和Chla,第二污染主因子为NH4+-N、NO3-N和SS;而东太湖TN、TP、高锰酸盐指数和SS的贡献最大,其次是NH4+-N和Chla,再次是NO3--N。由各主因子得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污染物来源,为保护、管理水源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精制后的聚己内酯用三氯甲烷为溶剂制成溶剂膜。以调制式热重分析(TGA)为聚己内酯热裂解的研究方法,并使用核磁共振(NM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其热裂解后所得的产物。TGA
为挖掘瓦斯突出风险与煤矿开采中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应用支持向量机(SVM)理论从模式判别角度分析瓦斯突出风险与各地质因素组成的特征向量间的判别关系,基于粗糙集(RS)理论对待分析数据进行知识约简,提取核心判别指标,建立基于粗糙集-支持向量机(RS-SVM)的瓦斯突出风险判别模型。研究结果表明,RS知识约简方法可以很好地对原始数据中的冗余指标进行约简,通过对约简后指标数据进行SVM回归分析,可对煤与
The screening of pesticide residues plays a vital role in food safety. Applications of high throughput analytical procedures are desirable for screening a large
目的 应用杆状病毒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EB病毒LMP2蛋白.方法 利用杆状病毒Bac-to-Bae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将EBV-LMP2基因插入到质粒pFastBacTMHT B中,获得携带EBV-LMP2基因的重
报道了中国兰科植物一新记录-囊唇蝴蝶兰,并提供描述及照片.本种与麻栗坡蝴蝶兰非常相似,但它的花瓣较短而宽,花序轴呈"Z"型曲折,唇盘中央的胼胝体较小,可以与后者相区别.
以序批式反应器(SBR)为试验系统,采用以乙酸钠、葡萄糖为基质的人工配水为进水,通过固定溶解氧浓度、不断调整进水C/N值和有机负荷,从污泥宏观及微观角度综合研究了C/N值对SBR系统的影响并成功构建了SBR非丝状菌污泥膨胀模型。结果发现:当进水C/N值为52、有机负荷为1.0~1.5 kg/(kg.d)、溶解氧为5~7 mg/L时即可快速引起非丝状菌污泥膨胀;此外,在构建的非丝状菌污泥膨胀模型中,
运用超声提取、氧化铝-硅胶组合填料层析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建立了设施番茄植株根、茎、叶和果实中同时测定百菌清和毒死蜱含量的分析方法。针对设施番茄植
为简化猪α干扰素蛋白(PoIFNα)的纯化步骤,以蛋白质自切割元件内含肽(Intein)替代蛋白酶,并以细菌自身产生的聚β-羟基丁酸酯(PHB)颗粒替代亲和配基,构建了新型内含肽介导PH
采用间歇膨胀水解工艺处理综合城镇污水,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5~16.5 h条件下,考察了反应器内污泥浓度、对COD和SS的去除率及B/C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900~1 300 mg/L、SS为500~800 mg/L的条件下,反应器内污泥浓度>10 g/L,且在1~4 m高度范围内污泥浓度与反应器高度呈线性关系;当HRT25%;B/C值的变化与COD去除率的相反,当HR
基于对深圳蛇口城市滨海城区的调研分析,认为近年城市空间的无序发展导致蛇口滨海城区缺乏特色,部分区域出现衰退和边缘化;针对蛇口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从城市规划和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