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儿子是“学渣”

来源 :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o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学渣”这个称谓,是宥宥上初中后给自己取的。顾名思义,是差生对自己的一种自嘲。
  这让我和宥宥爸完全无法接受。天知道我们为宥宥付出了多少。当初备孕时老公戒烟戒酒,我们一日三餐都恪守优生食谱。怀上宥宥后,更是各种胎教齐备,只为尽我们所能给他更好的天赋。
  果然不负我们所望,宥宥一岁就会说话,三岁能识近千个汉字,亲友们都叫他小神童。我和老公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踌躇满志地给宥宥设计未来的美丽蓝图。
  等宥宥上了小学,幼时的光芒却一天天黯淡下来。到三四年级的时候,成绩搁浅在中上游再不出尖。为给宥宥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小升初的时候我们费尽周折将他转到市里最好的中学。结果一学期下来,他的成绩排名不但没有上升,还往下掉了一截。我们只好把宥宥的晚上和周末都拿来,给他找各种昂贵的补课班。
  对于我们的安排,宥宥听话地服从着。但很快补课老师打来电话,说宥宥上课在混,这样肯定出不了成绩。
  老公一听气炸了,恳请老师盯紧宥宥,当堂课的内容让他当堂过关,否则不放他回来。“宥宥拖延的时间我给您按正常课算好吗?辛苦您帮帮忙。”老公的语气近乎乞求了。挂掉电话,暮色中我们默然相对,半天谁都没有说话。
  补课老师没有收我们的加酬,对宥宥严格起来。补课室就在我们小区里,宥宥不用我们接送。头几次宥宥总是拖一个多小时才能回家,渐渐有了改观。补课老师反馈,宥宥的确比以前好多了。看来这“左右夹击”的方法还挺管用。
  一个周五的晚上,我加班晚归。准备进小区时,想到可以顺道接宥宥一起回家,便到了补课室,却没有看到宥宥的身影。老师问我:“宥宥好些了吗?”
  我一头雾水。老师拿出手机,指着一条短信给我看。居然是我手机号码发出的:陈老师,宥宥生病了,这段时间不补课了。我瞬间就明白了——难怪上周宥宥拿我手机玩,慌慌张张的。
  那么,他每次在哪儿打发时间?
  我感觉七窍都在冒烟了。围着小区附近找,终于在小花园那儿看到了宥宥。他瑟瑟坐在冬日寒露深重的花坛边,头缩在帽子里,冷得不停地搓手跺脚。
  我冲过去,不由分说给了他狠狠一巴掌。打完我就哭了。宥宥也哭了:“妈妈,对不起……我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儿……”
  我颓然地跌坐在地上,那一刻万念俱灰。曾经,我也是成绩一般的孩子,知道那种拼命努力却无果的挫败感。但我以为宥宥跟我不一样,他有良好的天赋,有比我强百倍的学习条件,他却偏偏跟我一样,湮没在平凡普通的大众学生里。可作为家长,我没有选择,只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诫他学习就是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事,不好好读书以后将无法在社会立足。
  2
  补课照常进行,宥宥也似乎重新打起精神学习。初二阶段的成绩虽没有前进多少,但也没再后退。忐忑中熬到毕业,宥宥考进一所住宿制的普通高中。他闷闷不乐地问:“这跟玩命一样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想了想,便答:“为了将来有一份好工作,给自己创造高品质的生活啊。”他摇摇头:“我并不这样认为。”
  很快宥宥就用事实向我挑战了。一次周末回家,他告诉我以后不必再给他生活费。我问为什么?他得意地扬起那张青春痘盛开的脸:“自己能挣!”
  原来,他发现住校同学都有晚自习后吃东西的习惯,就号召全寝室集资购进方便面,每袋比小卖部便宜5毛,且免费提供开水。寝室的人各司其职,利益平分,好的时候一晚上能卖掉数十箱,一个月下来,寝室的每人都能赚上几百。
  我震惊得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
  宥宥狡黠地问:“只要肯动脑子,赚钱挺容易的,干吗还要读那么多年的书再去找工作?”我以违反校规为由强行阻止了宥宥卖方便面的行为,但是怎么说服他,成了个大难题。
  3
  宥宥的个子在这学期拔高得特别快,男子汉特征浙显,懂得爱美了。
  他开始嫌弃一直陪伴他长大的小平头,想要留长。他问我,他适合什么样的气质。我打趣道:“腹有诗书气自华。多看书,肚子里墨水厚实,文科男的气质自然就出来喽。”
  孩子的世界真猜不透。我和他爸那么多循循善诱他听不进,这无心一句却认了真。他马上就去了书店,买回几本青春励志书,再后来又填了国外名著。
  一个周末,表哥一家来做客。饭桌上表哥讲了个笑话。说他们公司老总给外地客户介绍时,说写《风骚》的屈原就出生在我们这里。客户追问写什么的?老总再次回答:《风骚》!
  满屋子的人都笑翻了。
  表哥说:“我们老总是暴发户起家,总嘲讽我们大学生照样给他这个初中生打工,这下丢人丢大发了……”我故意附和:“是啊!早知如此,恐怕他宁愿用10年赚钱的时间去读书吧?”
  宥宥若有所思。他的书架上,又悄悄多了几本古代诗词和历史书籍,有些重点句子还认真划了线。
  过了一段时间,宥宥兴奋地告诉我,他发现很多知识不用死记硬背了,凭着理解记忆就能拿下,他自己分析是得益于大量的阅读。
  宥宥的样子让我百感交集。几年来,自从他成绩落入平庸,我们给他的除了压力就是指责,从没见他提起学习话题还这么开心过,看来我们的教育方式也要改进啊。于是,我婉转引导:“宥宥同学已经书香四溢啦,我觉得课外书可以适当地看,精力还是要放在主课上来。老妈相信,你一定可以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哦!”宥宥这次没有表现出排斥,而是点了点头。我建议他好好观察下,看看“学霸”同学有什么取胜之道。
  几天后,宥宥神秘兮兮告诉我,学霸刘海洋的课本跟大家的不一样。我疑惑了,这还能不一样?宥宥卖完关子,笑着道出原委——刘海洋总是先预习课本,同学们的书页都还是新的,而他的已经磨旧了。刘海洋还坚持做纠错笔记……
  母子俩推心置腹交流了很久。“同学们都以为他是天生学霸呢!”宥宥终于相信,没有人能不劳而获,真正想做好一件事,总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期末考试,宥宥的总分提高了45分。他告诉我学校有一项政策:如果一学期能有三次月考考上前五,就可以申请从普通班往实验班上调,他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如果努力后还是进不了实验班呢?”我试探他。宥宥很镇定:“我看过一句话,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进不了也没关系,至少我奋斗过了,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一声脆响,我们击学为约,我知道儿子的弯路已经就此走过。作为家长,很多时候总是操之过急,其实引导孩子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点燃他对未来的热情,便是最好的成长。 编辑/纤手暖
其他文献
2016年4月19日,曾夺得3个奥运冠军、18个世界冠军的乒坛名将马琳喜做爸爸,他的爱妻张雅晴在北京顺利诞下一个8斤重的健康男婴。马琳曾有过一次失败婚姻,张雅晴是他的第二任妻子。两人从相识相恋到结婚生子,穿越了怎样的爱情风雨?  人生低谷与你初相遇  2010年12月,在离婚拉锯战两年后,马琳终于结束了与前妻张宁益的婚姻。巨大心理冲击及舆论压力,让马琳陷入焦虑和沮丧中。他暴饮暴食,仅3个月体重就飙
期刊
2016年1月15日,吉林省永吉县的殡仪馆里,一位故去的老人静静躺在那儿。他的身边除了儿女以外,没有旁人。和以往的告别仪式截然不同,主持人只草草地讲了几句话,老人便被推入火化炉……而儿女们的反应更是奇怪,他们脸上尽呈躲避与羞愧之色。老人缘何在生命结束之际都不能被儿女有尊严地相送?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恩爱老两口突然争吵不断  刘永贵是吉林省电业局的退休职工。老人一辈子节俭,每月除了留下
期刊
那天,我和上司一起面试一位求职者。  按照公司对岗位的要求,已经四十岁的她原本不会有面试机会。可那段时间,她每天等在公司门口,用她的诚意打动了上司。上司说,我只是好奇,她在家当了那么多年的全职妈妈,再出来和90后抢饭碗,就不会觉得恐惧吗?  面试现场,这个问题被问了出来。对面的她,淡然一笑:“恐惧?就因为我不够年轻吗?在我眼里,每一个眼下的时光,都是最好的呀。”  那一刻,我突然发现,原来四十岁的
期刊
2015年12月。世界脑力锦标赛在成都世博中心如火如荼举行。经过10个项目的闯关。来自浙江温州的女孩吴琼带着三个妹妹与63岁的奶奶何李平,一起闯入了总决赛。最后,四姐妹全部获得“世界记忆大师”称号。奶奶何李平也拿下了老年组的单项季军!  作为赛场上最特殊的一道风景。这一家人是如何成为世界“最强记忆之家”的?在这辉煌的成就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平凡大姐蝶变“世界记忆大师”  2015年
期刊
近年来,宫廷剧颇受观众欢迎,一些经典的角色深入人心。从《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宫锁心玉》中的年素言、《倚天屠龙记》的赵敏和周芷若、《美人心计》里的窦漪房、《笑傲江湖》里的东方不败、《倾世皇妃》里的马馥雅,到火遍大江南北的甄和芈月……无一不给观众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让你找出这些角色的一个共同点,恐怕就是一道难题了。而答案也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那就是,这些女主角动听而又完全不同的声音都来自
期刊
2016年3月,当红女星李小冉主演的电视剧《嘿,孩子》在北京、山东等多家卫视热播。该剧讲述的是一个高龄产妇及夫妻相处的故事。李小冉说,她正准备做妈妈,到时也是高龄产妇,与剧中主人公故事相似。戏里,李小冉演绎别人的故事;戏外,她与丈夫徐佳宁独享着自己的幸福婚姻生活……  晨风中甘当爱的陪跑  李小冉的丈夫徐佳宁是她多年的男闺蜜。徐佳宁是吉林人,大她4岁,是北京光彩世纪文化艺术公司的总经理、资深制片人
期刊
何芹是误打误撞见施小花的。  施小花是盛伟平的初恋。与何芹结婚后,盛伟平清除了施小花的所有痕迹,对这段前尘往事闭口不提。书上有理论分析说,如果多年后,还是不能云淡风轻地说起前任,恰恰说明这个人在心底有着不可替代的分量。  于是,施小花就成了何芹心底的一根刺。  她对盛伟平威逼利诱,软硬兼施,试图挖掘有关施小花的点点滴滴,甚至还去社交网络旁敲侧击地打听施小花的细枝末节。奈何她和盛伟平是毕业后才在北京
期刊
河南老人李国英来到北京照料儿孙,不想家逢巨变,惊恸于晚年丧子,憎恨于儿媳恋爱。最终李国英抛却恩怨,尽心照顾遇人不淑成植物人的儿媳,还原了一家人爱的本色……  老年丧子命运坎坷  2012年10月,北京汽车制造厂宣布减员,33岁的技术员刘栋深感压力山大。彼时他父母已退休,孩子尚小,要养家还房贷。刘栋告诉同事:“如果下岗,日子就没法过了!我都焦虑得大把掉头发了。”  11月2日,刘栋所在的部门开了通气
期刊
她属于天生的美人坯子,曾被誉为“台湾第一美人”,出演过40多部影视作品,并获过金马奖;她曾有无数光环。舞蹈家、先锋艺术家、模特……她曾是著名作家李敖的妻子,并因那场短暂婚事承受纷扰几十年。  风华绝代的胡因梦,把她的人生,活出了“两辈子”。“前世”是台湾著名演员,“今生”从35岁停止演艺生涯开始。专门从事翻译、写作以及与心灵有关的探索,通过演讲、课程等形式传播她的思考心得,帮助女性更好地去认识自己
期刊
非常喜欢闺蜜敏QQ空间里的文字。隔三差五,她随手在空间里写点东西,关于生活、情感或者一部影片、一本书甚或某个无意邂逅的画面。  敏的文字感极好,她的小文章,语言流畅,结构舒适,不拖沓也不哗众取宠。总之,用我这样从事报纸副刊编辑数年的“专业眼光”看,敏文字的精炼和柔美,绝不输任何一个专栏作家。于是,最早看到敏文章的时候,我便怂恿她结束现在的工作,去“靠才华吃饭”。  对,敏不是作家或写手,她开网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