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三感”,激趣乐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ficaln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大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阐述了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以真挚浓烈的感情,生动活泼的语言,新颖别致的教法,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中学语文 情感 快感 实感 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5-0052-01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离不开学习动机,而其中最有效、最活跃、最现实的成份是认识兴趣。早在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就提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面对当前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语文课教学面临的大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兴趣的培养就越显其重要了。如果教师不运用各种方式、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注重理性分析、知识灌输,只会使语文课枯燥乏味,毫无生气。那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该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笔者认为,以“情感”、“快感”、“实感”进行教学,能对语文教学有所帮助,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要亲切待人,培养“情”感。教与学的活动是人的活动,而人是有情感的。作为中学老师,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学生,他们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感体验的活生生的人,对他们只有发自真心的热爱,动之以情,才有可能培养他们对教师的亲近、信任的感情,也才有可能引发他们对该门功课的喜爱。罗素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一文中就曾发表议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融入学生生活,让学生觉得自己可以亲近,不仅是良师,同时也是益友。一位名人说过:“具有教育效果,不是教育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比如春游。我和学生一起爬山涉水,一边让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一边帮想留下倩影的学生选景造景,酝酿表情。在那醉人的春景图中,回荡着师生欢快的笑声。在班级举办的联欢晚会上,我和学生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这样一来,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有心里话愿意对我掏,有心思愿意找我诉,我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了。亲切平等待人,和学生站在平等位置上,用商量的口吻,探讨的语气,谈认识,谈感受,谈人生,谈理想,谈体会,以求得师生心理上的沟通,心灵上的感应。
  生活中成了学生的知心朋友,师生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教学上同样必须以澎湃的激情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一位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讲课平平淡淡,无精打采;学生就不可能意兴盎然,身心投入。优秀的语文教师,除了以渊博的学识为学生释疑解惑,还应以饱满情感去感染学生,做到喜、怒、哀、乐形于色,传于言,使学生产生共鸣,爱人民之所爱,恨人民之所恨;爱真、善、美,恨假、恶、丑。这样就能使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培养爱憎分明的感情,达到智商与发表意见的高度统一。比如,我在复习“语法知识”中的“修改病句”一节时,我进行了一次听力训练,要求听别人说话时,除了要辨析讲话人的读音外,还要辨析其用语是否准确、恰当。课前,我设计了这样一段话,并尽量做到声情并茂地朗读:“同学们,你见过我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吗?那是草木繁盛、鲜花锦簇,一只只黑色的、白色的羊群,点缀在蓝天绿草之间,煞是迷人。”刚开始时,学生只注重读音的正误,并没有注意句中的语法毛病,后经老师点拨,请学生指出其中的语病,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很快地,学生七嘴八舌地指出来了:“同学们”与“你”,前后指代不同,“一只只”与“羊群”重复累赘,“草木繁盛”搭配不当,……这时,有几个同学自告奋勇起来朗读自己的习作,让大家欣赏,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教师尊重学生,平等交谈,感情交融,学生就可进入学习的最佳境界。
  其次,要生动幽默,引发“快”感。王筠早在《教童子传》里就提到:“人皆寻乐,谁肯寻苦?读书虽不如嬉戏乐,然书中得有乐趣,亦相从矣。”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愉快教学,激发学生的“快”感,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因为,干瘪无味的语言,只会遏制学生的求知欲,而情趣横生的话语能叩开学生闭锁的心扉,知识的甘泉,就会永不停息地流入学生的心田。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使用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的语言去传道、授业、解惑,让学生在明快、生动、传神的语言气氛中接受理性知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在教自读课《动物游戏之谜》时,巧设导语,引发学生联想。我说:“同学们,‘游戏’这个词,可以说是我们大家都喜欢的,可是,今天,她摇身一变,与‘动物’连在一块儿,难道动物也会游戏?那么是怎样的游戏?又是怎样游戏的呢?让我们一起欣赏、品味《动物游戏之谜》。”这样,学生饶有兴致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了。
  幽默风趣的语言,也是激发学生“快感”的一朵浪花,调节学生情趣的一剂良方。据说鲁迅在北京讲课,有一次讲到《红楼梦》的时候,突然问学生:“你们爱不爱林黛玉?”这一来,学生议论纷纷,这个问题是同学们始料不及的。后来学生又反过来问他:“周先生,你爱不爱?”鲁迅坦然地回答:“我嫌她好哭哭啼啼。”这个“嫌”字剖析了林黛玉由于寄人篱下而形成的多愁善感,抑郁猜疑的性格,显得很自然、很风趣。又如:在介绍《警察和赞美诗》一课时,我采用制造悬念的方法,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对故事情节进行串讲,当苏比为了追求被捕,第四次故意犯罪时,他扮演的是一个下流、讨厌的小流氓去调戏那位“文雅娴静”、“颇为讨人喜欢的”年轻女子,苏比“大胆地挨到女子的身边,把帽子举了一举,说:‘啊哈,我说,贝蒂丽亚!你不是说要到我的院子里去玩儿吗?’那年轻的女士转过脸,伸出一只手,抓住蘇比的袖子。”读到此时,我请学生掩起书本思考,按照情节发展,结果应是怎样?许多学生都觉得那“文雅娴静”的女子伸出一只手,抓住苏比的袖子,另一只手应是抡起巴掌,顺势给苏比一个耳光,然后把这个“小流氓”扭送给警察,但小说情节却并非如此。这样,通过学生的想象、思考,再领会小说情节发展的出人意料,学生很快就能认识到当时美国社会妇女卖身求生的黑暗现实。中学语文教师,如能在课堂上适时适度地巧用幽默,学生思维不会呆滞,情感不会冷漠。
  第三,要使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实感”。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受直接与间接因素支配。直接因素是学习的材料本身是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间接因素是学习后的结果很有用处,学习者对学习的将来结果感兴趣,并把兴趣迁移到学习材料上面。如在上完报告文学《包身工》后,恰逢学校召开秋季运动会,即可趁此机会,布置一个任务,要求学生采访运动会期间所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写一篇中心鲜明,材料感人,恰当运用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的小通讯。运动会一结束,即利用第二课堂活动时间,组织一次“运动会小通讯赛”,请大家当评委,评选出那些出类拔萃、立意新、表达巧妙和文章,适当进行表扬、奖励,这样,学以致用,学生能很快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补缺补漏,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了。
  总之,一切智力与能力的提高,终究要依赖于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以真挚浓烈的感情,生动活泼的语言,新颖别致的教法,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并使学生把这种兴趣转化成一种持久有效的动力再落实到学习中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今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中学生,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才不致成为一句空话。
  作者简介:
  苏承伟(1963年7月-),男,中共党员,现任教于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语文教研组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1993年、1998年两次被评为同安县“优秀教师”,2003年被评为同安区“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2009年被评为福建省“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2011年被评为厦门市“首批中学语文专家型教师”,现为厦门市中语会常务理事,厦门市楹联学会副会长。
其他文献
【摘要】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人文文化教育,培养年轻一代对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新生代对地域文化的认识和认可度,弘扬民族精神,做到民族传承。重视对学生进行本民族的人文文化教育是民族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中包含少数民族文化。校园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少数民族文化,在美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舞蹈美的教育是中职学校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增长知识、提高道德情操更是陶冶情趣、丰富心灵提高审美趣味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是国家发展大势所趋,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从职业教育的体系、布局、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这几个方面进行,加速我国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全球化,进而加快我国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调。  【关键词】职业教育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5-0027-02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各年级教育教学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识字、认字以及写作能力,还要注重培养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实际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通过教材插图、多媒体教学软件以及阅读朗诵等等,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本文主要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深入探究,望对我国未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锻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前小学阶段音乐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也逐渐成为音乐教学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立足于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的情境创设,首先介绍了创设和谐学习氛围的策略, 然后分析了语言在情境创设中的作用,其次介绍了运营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最后则阐述了通过课堂竞争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意愿的措施,希望能够为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小学音乐 情境教学 创设  
期刊
【摘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在课堂教学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其地位不容忽视。良好的英语课堂导入,是取得优质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新颖、奇特、创新的英语课堂导入,能够先声夺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的乐趣和过程,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形成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传统单向灌输模式,极大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
期刊
【摘要】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音乐教学实践,探讨了几点关于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以为学生终身学习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音乐教学 效率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32-02  一、游戏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音乐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为学生制造一个能够亲身感受和想象的音乐环境,尽力将“拍子”的抽象概念具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的不断进步,初中历史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史料在初中历史中也运用的越来越普遍,将史料应用到教材中,习题上,都可以不同程度的加深学生对相关者知识的印象,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利用史料来引发人们对现在社会问题的关注。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向学生强调史料的重要性,重视史料的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 史料 研究 运
期刊
【摘要】在社会进步及改革的同时,教学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必须要不断推出新课程改革,才可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然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若要达到好的教学成效必然具有极大难度。小学语文教学必要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其充分融入到语文课堂中,才可取得应有的教学成效。现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常常应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为课堂表演,该方式有效性极强,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相符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通讯网络及智能手机的飞跃发展,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网络软件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迅速成为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之一。大学生是微信使用的先锋。文章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凯里学院在校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进行分析,探讨大学生微信使用动机及类型,分析微信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并就正确引导大学生使用微信给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微信 凯里 “使用与满足”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健康体适能是指一般人为提高学习效率、工作效率、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体适能,主要包括心血管适能、体脂含量、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柔韧性等研究领域。使参与者拥有健康的身体和优质的生活基本符合全民健身计划的目标。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健康体适能理念、价值为思路,对健康体适能理念、价值进行分析,旨在利用健康体适能理念探索其在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体育产业(健身)发展中的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