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食实在不是个好主意

来源 :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e871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控力》
  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 著
  王岑卉 译
  印刷工业出版社
  定价:39.80元
  内容简介:作为一名健康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管理压力,并在生活中做出积极的改变。多年来,通过观察学生们是如何控制选择的,她意识到,人们关于自控的很多看法实际上妨碍了我们取得成功。例如,把自控力当作一种美德,可能会让初衷良好的目标脱离正轨。所以,麦格尼格尔要求她的学生了解影响自控的生理学基础、心理陷阱和各种社会因素。
  麦格尼格尔吸收了心理学、神经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最新洞见,为斯坦福大学继续教育项目开设了一门叫做“意志力科学”的课程,参与过这门课程的人称其能够“改变一生”。这门课程就是《自控力》一书的基础。本书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的框架,讲述了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如何发生作用,以及为何自控力如此重要。
  虽然美国人一直喜欢节食,但就减肥方法来说,节食实在不是个好主意。2007年一次针对节食减肥法或限制卡路里减肥法的调查表明,节食不仅对减轻体重或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好处,而且被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有害身心。多数节食者的体重不仅会反弹回节食前的水平,而且还会比原来增加不少。实际上,节食很容易导致体重增加,它会使你比体重相当但没有节食的人体重增长更快。
  很多研究人员都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导致节食措施不起作用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简单地认为不吃高热量食品最有效。科学已经证实,禁止进食某种食物会增加人对这种食物的欲望。举个例子来说,女士们被要求在一周里远离巧克力,这反而使巧克力有了强烈的诱惑,使她们在禁食结束后比禁食前吃得还要多。和对照组比起来,禁食组吃下了两倍分量的巧克力冰激凌、巧克力曲奇和巧克力蛋糕。这不是因为她们的大脑和身体突然意识到自己缺乏巧克力曲奇或巧克力冰淇淋中含有的某种氨基酸和微量营养物。(如果是这种机制发挥了作用,许多美国人早该对新鲜水果和蔬菜如饥似渴了。)这种反弹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上的,而不是生理上的。你越是想避开某种食物,你的脑海里就越会充斥这种食物。
  很多节食者都错误地认为,自己有能力压抑自己的欲望。至少在节食开始时,他们能成功地不去想某种食物,这样就使他们产生了成就感。不只那些确信能压抑自身欲望的节食者会这么想,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幻觉。这是因为我们从根本上假设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如果我们控制思想和行为失败了,我们会认为是自己压抑得不够,而不会认为压抑思想的方法根本行不通。这反而会使我们更强烈地想要压抑自己,即使撞上更硬的南墙也不回头。
  情绪低落为何使人屈服于诱惑?
  昨天晚上,我犯了个错误,看了晚间新闻。第一个报道是恐怖分子在美国制造的一起未遂的爆炸案件,接下来的报道是海外导弹袭击,然后是杀害前女友的年轻男子被捕。在广告时间之前,新闻主播说接下来会介绍“日常饮食中意想不到的致癌物质”,然后便是一个汽车广告。
  过去,这常常会让我感到困惑——为什么企业要在这么压抑的节目中间插播广告呢?他们难道真想让观众把自己的产品和晚间新闻里可怕的报道联系在一起吗?在听完一起残忍的谋杀案或恐怖袭击后,谁还会有心情看百货公司的商品呢?但事实证明,我可能会去看,你也可能会去看,这是一种叫做“恐惧管理”的心理现象。
  根据“恐惧管理”理论,当人类想到自己的死亡时,很自然会觉得害怕。我们可以暂时避开危险,但终究逃不过宿命,每当我们想起自己不可能永生时(比如,看晚间新闻的时候,每29秒我们就会有一次这样的想法),大脑就会产生恐惧的反应。我们并非总能意识到这一点,因为焦虑可能还没有浮出水面,还没有产生强烈的不适感,或者我们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即使我们意识不到这种恐惧,它还是会让我们立即作出回应,对抗自己的无力感。我们会去寻找保护伞,寻找任何能让自己觉得安全、有力量、得到安慰的东西(2008年,奥巴马曾指出过这一点,但这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他告诉旧金山的市民,在某些时候,人们需要“依靠枪支或宗教”)。
  抛开政治问题不谈,“恐惧管理”理论还能为我们解释很多关于意志力失效的问题。当我们感到恐惧时,我们不仅依靠枪支和上帝。我们中的很多人还会依靠信用卡、纸杯蛋糕和香烟。研究发现,当我们意识到自己不会永生时,我们会更容易屈服于各种诱惑,就像是在奖励和减压的承诺里寻找希望和安全感一样。
  例如,一项关于杂货店购物者的调查发现,当人们想到自己的死亡时,他们就会买更多的东西,更愿意购买给自己安慰的食物,也会吃更多的巧克力和曲奇饼干。另一项调查发现,新闻中的死亡报道会让观众对豪华轿车、劳力士手表等彰显身份地位的东西产生更积极的回应。这并不是说,我们认为一块劳力士手表就能让自己不被导弹打中,而是这些商品提升了我们的自我形象,让我们感到充满力量。对很多人来说,购物是让自己更乐观、更有掌控感的快速途径。这就是美国人为什么在“9·11”事件后如此愿意接受小布什总统的提议:“我和我夫人鼓励美国人购物。”
  我们不需要用“飞机撞大楼”来按下内心的恐惧按钮。事实上,根本不需要用真实的死亡来威胁我们,让我们开始消费——电视剧和电影就能造成这种效果。
  一项研究显示,看完1979年催泪大片《舐犊情深》中的死亡场景后,人们会花三倍的价钱购买原本不需要的东西(而且之后肯定会后悔)。更重要的是,这项研究的被试者并没有意识到看电影影响了他们的购物选择。当他们有机会购买隔热水瓶的时候,他们认为只是自己想要这个水瓶而已。(相反,那些看了国家地理频道“大堡礁特辑”的人则对水瓶毫不感冒,牢牢守住了自己的钱包。)毫无疑问,我们家里有一半的东西都是这么买回来的,我们的信用卡账单也是这样累积起来的。我们觉得心情有点糟糕,此时正好有机会购物,脑子就会有个微弱的声音(或许是多巴胺神经元)告诉我们:“买这个吧——你只是不知道自己想要这个!”
  “恐惧管理”的方法能让我们不去想那个不可避免的死亡。但当我们在诱惑中寻找慰藉的时候,我们是在不自觉地加速迈向坟墓的脚步。下面就是一个很恰当的例子——烟盒上的死亡警告会提高烟民抽烟的欲望。200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死亡的警告会让烟民感到压力和恐惧——这正是公共健康司的官员所希望看到的。不幸的是,这种焦虑会让吸烟者用默认的方法缓解压力——吸烟。天啊,这完全不符合逻辑。但根据我们所知的压力对大脑的影响,这却是合理的;压力引发欲望,并使多巴胺神经元在诱惑面前表现得更加兴奋。所以,当烟民看到烟盒上的警告时并不会想到戒烟。即使烟民的脑子里出现了一句话“警告:吸烟会引发癌症”,或是意识到自己在和死神抗争,他们大脑的另一部分也会尖叫“别担心,抽根烟会让你更快乐!”
  用令人作呕的肿瘤、尸体的图片和图表来警告烟民,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全球性的趋势。这可能是个好主意,也可能不是。根据“恐惧管理”理论,图片越是吓人,就越会促使烟民用抽烟来缓解焦虑。但这些图片确实能有效防止人们养成吸烟的习惯,也能让烟民下定决心戒烟。虽然我们还无法断定这些警告能否减少吸烟现象,但我们应该对此密切关注,因为它们有可能会带来计划之外的后果。
  (摘自《自控力》)
其他文献
如果此刻穿越到2033年,我们会有怎样的生活呢?  清晨叫醒你的不再是闹钟,而是煮好的咖啡散发的丝丝香气,或是透过自动窗帘射进的一缕阳光,抑或是高科技床垫带来的温柔按摩。当然,你可能感觉只是睡到了自然醒,因为床垫内置了一个可监测睡眠节奏的特殊传感器,它知道在REM睡眠(快速眼动睡眠,睡眠最浅层)时就可以叫醒你了。  安装了最新科技系统的公寓就像个电子乐团,而你就是总指挥。通过简单的手势比画和语言说
期刊
卢旺达是非洲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提到它,很多人脑海里想必都会浮现出一副脏乱差的画面,但真正到了那里你会大吃一惊,以为自己来到了一个超级发达的国家。因为在那里,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道路都规划得井然有序,而且干干净净,根本看不到蚊蝇乱飞的情景。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即使当地气候炎热,男人们也大多是西装革履,皮鞋锃亮,发型打理得当,仿佛要去参加国际会议。女人们则穿着色彩艳丽的衣
期刊
2013年1月7日,一位老太太正蹒跚地走在南昌街头,她怀里揣着一沓钞票,是刚从银行提出来给重孙子治病的救命钱。  一辆摩托车从老人身旁呼啸而过,一叠钱啪地一声掉在了地上。老人见状忙呼喊起来:“钱掉了,小伙子,停车……”突然,一个人窜过来捡起钱就跑。听到喊声的摩托男返回来,径直找老人要钱,老人慌忙解释,但他一口咬定就是老人捡了自己的6000块钱。老人被逼无奈,掏出自己的钱来证明说:“你掉的是6000
期刊
国外一家媒体为我们盘点了关于地球鲜为人知的趣闻。最高点不是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约为8848米,被公认为世界最高峰。但这一说法并不完全对。珠穆朗玛峰的山尖距离海平面的高度确实是地球上最高的,但是地球本身并不是一个规范的球体,从宇宙中看,地球赤道附近的山
期刊
偷走20公斤重的金块,却只勒索一堆干巴巴的饼干,这样的笨贼并非哪部电影里的丑角,而是活生生地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德国。  据英国《大都会》网站2月5日报道,不久前,德国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饼干公司突然失窃,盗贼偷走了公司总部大楼上悬挂的一个黄金饼干标志。该标志自1913年以来就一直悬挂在总部大楼上,对于该公司意义重大,因此饼干公司方面非常着急,迫切希望盗贼能够尽快将其归还。  很快,他们就收到了盗贼发
期刊
明朝万历皇帝九岁登基。这孩子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前途命运的大事。皇太后经过慎重考虑,把教育小皇帝的重任,托付给了张居正。  张居正时任内阁首辅大学土,德高望重,饱学多才,由他来担任帝师,的确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既然是皇帝,理所当然要接受最好的教育,张居正深知责任重大,亲自编订教材为小皇帝授课,讲述历代帝王治国经验。除此之外,他还任命了五名主讲经史的老师、两名书法老师
期刊
国人有一种圣旨崇拜,认为皇上开了金口,就是玉律。传说唐朝时,有个在长安做官的湖南人想为家乡做件好事,便在皇帝每日出行的路上用蜂蜜写了一行字“澧州粮米可免”。皇上有天出行看到密密麻麻的蚂蚁在那行字上爬,信口念道“澧州粮米可免”,那官员扑通一声跪了下去,立刻谢主隆恩。据说皇上非但没有办他捉弄之罪,而且兑现承诺。不再收澧州粮米税收了。此种佳话多矣,但可信度有多高呢?  雍正的金口就信不得。雍正不但空口无
期刊
一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大家都知道是武则天,她不仅是第一位,而且是唯一一位女皇。其实不然,历史上还有许多女皇帝,第一个女皇并不是武则天。  闹剧女皇帝  北魏有位胡太后,名叫胡承华或胡充华,她的发迹纯属偶然。她本是一介平民,历史记载她进入皇宫是因为她的母亲,还有一说是因为她的姑姑是个比较有名气的尼姑,而北魏是非常推崇佛教的,这个尼姑便利用经常进宫讲经的机会推荐胡承华进了皇宫。  能在历史上留名
期刊
伊朗首都德黑兰是西亚最大的大都市,常年不断的战争曾经给这座美丽的城市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然而,战争的创伤还没有抚平,又卷入了另一场战争——人鼠大战。  不知何年何月,几只挪威老鼠钻进了挪威到德黑兰的货船,并在德黑兰登陆。从此,它们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子子孙孙,迅速壮大。截至2013年初,已经壮大到一个惊人的数字——2500多万只。  德黑兰,面积300多平方公里,人口1100万。不难看出,
期刊
《孩子的竞争力,父母教最好》  作者:余世维  光明日报出版社  定价:29.80元  内容简介:优秀的家庭教育既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础,更是孩子将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胜出的决定性因素。余世维博士认为,职场中很多员工没有前途,根源在于他们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想要孩子学习好、会做人,以后有“彪悍的竞争力”,相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磨炼,家庭培养无疑更为关键。在《孩子的竞争力,父母教最好》中,余世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