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农村幼儿日常生活管理问题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幼儿在入园前都是生活在家中,由于家庭成员忙于田间耕种,己及对保健知识的缺乏和对幼儿疏于管理,使幼儿从小养成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一、幼儿日常生活问题
  1.不良个人卫生习惯方面
  由于农村生后卫生条件较差,加上家长本身也缺乏一定的卫生习惯,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幼儿也表现出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如:不注重身体整洁,仪表的端庄,衣服不及时更换,不定期洗澡,饭前便后不洗手,没有刷牙的习惯,随地丢垃圾,随地吐痰等。
  2.不良饮食习惯方面
  幼儿不注意食物的清洗。如生吃瓜果,不用水清洗或在衣服上擦擦塞入嘴巴就吃。吃饭不一定坐在桌子上,可能蹲在门口或端着碗串门吃,也有的吃完就跟着小伙伴玩疯了,不明白饭后不能做剧烈的运动,会对身体有不良的影响。
  3.自身安全方面意识淡薄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模式比较“天生天养”,父母对幼儿的放任,使幼儿养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习惯,在农村幼儿自己玩火、玩烟花受伤、到池塘玩水、玩电器触电、误食农药和老鼠药的情况时有发生,被拐卖的幼儿比例比起城市的要高,这是因为家长在教养方面意识淡薄。使幼儿没有养成自我保护意识对安全方面的认知淡薄。
  4.身体保健方面
  由于家庭的教养随意性比较强,幼儿在感冒后随意吃一些自购药品和只要“熬一熬”就好了的观点,使很多幼儿在冬天的时候拖着长长的鼻涕,由于不注意保暖幼儿生冻疮,手脚干裂的情况比较多。
  由此可见,农村幼儿在生后保健方面的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生活管理意义
  幼儿园的生活管理前提使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发育,心理健康成长,是幼儿园保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班级管理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幼儿期是依赖成人的生存期,他们的发展需要来源于成人的保障。而幼儿园的生活管理包括了睡眠、饮食、盥洗、卫生等全部内容,幼儿园的环境保障了对幼儿食品、休息、活动场地和生活设施的提供。而且通过对幼儿生活常规的管理、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自理能力等能力发展,为今后参与社会竞争打下基础。
  三、幼儿园的干预措施
  1.端正办园思想、改善办园条件
  由于农村的教育思想比较传统,对幼儿园的认知就是学习知识、学习技能为上小学打基础、做准备。其他基本需要可以忽视,这对于幼儿的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发展很不利。因此,幼儿园在硬件方面尽一切可能,为幼儿创造有利的条件。
  2.在日常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使形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场所,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还可以对幼儿将来的生活习惯、文明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其次,教师在日常生活要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卫生知识教育。
  3.安全知识教育要到位
  由于幼儿对新鲜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自控能力和制作能力较弱,经常听见有幼儿在马路旁边玩耍出现意外,有幼儿在暑假期间出现溺水事故,有幼儿投被夹在防盗网的事情,还有手指被小扣扣住、头发被蜡烛烧了等等林林种种意外的发生,原因是家庭的照顾的缺失已经幼儿本身的安全意识薄弱。
  科学的安全知识的教育是较少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一环,教师可以通过常识课、科学课、安全知识课、园内的防震、防爆、防火演练等方式方法向幼儿灌输有关的安全知识。同伴之间也要互相帮助,看到不认识的人要提醒小伙伴和像成年人求助。具体的方法有助于幼儿解决问题。而经常的安全教育,如,游泳时要提前做热身运动,有大人在身边才能玩;不要随便自己乱过马路;不能把小手指插入风扇内和插座小孔;不能一个人玩火等,经常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4.建立必要的生活常规
  生活常规是幼儿园日常生活开展的保证,也是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必备条件,幼儿在遵守常规的同时,纪律和秩序也同步得到训练。如幼儿进餐的常规要求是:饭前要洗手,进餐要慢吞细嚼并保持桌子的干净,餐后不做剧烈的运动。礼貌的常规、晨运的常规、课堂的常规、盥洗的常规、进餐的常规、午睡的常规、游戏的常规、离园的常规,这些必要的生活常规在幼儿日复一日的常规训练当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动的行为习惯。
  5.提高家长的意识,家园共育
  教师利用家长会、家教宣传栏、家园联系手册、放学上学的及时沟通等方式方法,向农村的家长宣传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家长的保健意识。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的保健开展需要,步调一致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如勤洗手方面,家庭所有的成员在餐前都自觉洗手,在幼儿面前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久而久之幼儿也会自觉遵守这种行为,最终形成良好卫生习惯。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生活方面是衣着整洁,仪表的端庄,衣服及时更换,定期洗澡,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不随地丢垃圾,不随地吐痰的,那么孩子也会模仿。提高家长生活意识等于提高了幼儿的生活素质。
  四、幼儿园制定农村生活管理评价标准
  1.农村幼儿园生活管理评价的内容要全面
  日常生活管理不仅包括各项单独生活活动的管理,还包括各个环节之间的转换,还有生活环节设施、生活的作息制度的安排、教师在生活活动中与幼儿的互动等方面。
  2.农村幼儿园生活管理评价要贯彻目标
  对农村幼儿园生活管理评价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对物质条件设施、生活活动的师幼互动的评价,要牢牢紧扣幼儿的发展。并将幼儿活动评价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表格化是提高幼儿生活管理水平的保证。
  在日常生活管理制度化,表格化使幼儿的生活管理达到清晰、一目了然作用,并将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发挥最大的效益。
  提高家长的保健意识、建立必要的行为规范、建立合理的評价准则,让幼儿的生活管理得到改善,是农村幼儿园必要的改善途径。
其他文献
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最典型的一种游戏,是一种主体性活动,幼儿主体性的发挥与发展是角色游戏的本质所在,不管是幼儿园哪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生活经验越丰富,他们的游戏内容会越充实、越广泛,情节也越深入,甚至越具创造性。儿童的角色扮演过程,是开放儿童情商的过程,在儿童的角色扮演中可以很大程度的观察到儿童的爱好和心理感受。所以幼儿教师在日常的儿童参与游戏中,教师要大力引导孩子,并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要进行总结,
期刊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和高考改革发展变化的方向,语文教学地位的越来越高。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也有话说:“得语文者。得天下”这一说法。然而语文学科不同于美术音乐等学科那样灵活多变,趣味十足;呆板枯燥,索然无味这是语文学科教学必须改进和突破的首要任务。常常说:老师寓教于乐,学生乐学其中,课堂质量肯定会有大大提升!因此语文老师如何利用教育教学经验和教育手段让自己的课堂五彩缤纷、生动活泼,使学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怎样更加高效的完成语篇教学,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成为了小学英语教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相应的引导教学,从而使其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有效增强。鉴于这种情况,本文首先对语篇教学的概念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以此为基础对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顺
期刊
小学低年是义务教育的最基础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  1.课前准备的习惯没有很好地养成  有很多教师反映,有部分学生对课前准备不够重视,没有形成习惯,每次都不能主动做好准备。  2.听课注意力不够集中或保持时间不长  从我们平时听课观察和一、二年级教师反映,
期刊
最近一年来我对部分农村小学生的上学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在农村许多小学已经发生了辍学现象,并且辍学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通过深层次的调查,导致学生辍学的原因主要是在农村内教育体制的落后,以及思想的落后等等。在教育过程当中,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教师的管理方式不正确,从而使学生们的厌学情绪严重,产生了辍学现象。农村小学生大量的辍学会给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好的影响,同时也使农村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得不到提升。
期刊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阶段除了写人记事作文的文体外,写景作文也是学生常遇到的写作文体之一。中年段(三至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与写人记事作文相比较,该年段学生普遍觉得写景作文比较抽象,大部分学生不知如何去详细描写看到的景物,导致美丽的风光佳景在学生作文本失去了本有的光彩。写景作文成了小学阶段,尤其是中年段学生的难关之一。让中年段学生会写写景作文,爱写写
期刊
现在的很多学生在学习上明显缺少一种学习的主动性,所有的知识都要老师追着他们屁股后面才去学,这也许和现在的家庭环境和生活习惯紧密相关。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一种相对舒适的环境当中,大部分的事情都由家长代替。从一年级入学开始,虽然老师总反复强调要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可是宠溺孩子的父母们却偏偏把很多的事情代劳了,让初为学生的他们一下子就养成了很不好的习惯。再加上现在的孩子课外活动的贫乏,除了玩手机,就是
期刊
一、引言  微课这种新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逐渐引起了一线教师的关注,教师越来越喜欢在课堂上运用微课。微课之所以受到教师的青睐,是因为它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上有以下的优势:微课短小精悍,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和地点灵活选择,有很大的自主学习空间;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让知识层面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平时性格比较内向的
期刊
一、教学中渗透趣味游戏  (一)游戏导入  语文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要巧妙借助相关有趣游戏,激活学生内心感受,开启学生表现欲望。如学习汉语拼音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教师将学生学过的声母和韵母做成可爱的头饰,戴在学生头上,教师让头戴韵母的学生排列成一排,站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再让头戴声母的学生去寻找自己的伙伴,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做好游戏组织和适时及时奖励。  (二)游戏识字  识字教学
期刊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体地位。所以,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享受作为“主人”进行学习的乐趣。如何让农村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我作以下探讨。  一、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所以,让学生“乐学”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想办法做到的。首先,运用适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