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CA3区超微结构的影响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n_zh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抑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简称对照组)、抑郁模型组(简称抑郁组)、重复经颅磁刺激组(简称rTMS组)及伪刺激组,后3组大鼠采用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轻度应激方法制成抑郁大鼠模型,采用蔗糖水消耗实验、Open-field测试评定造模是否成功.待制模成功后,rTMS组大鼠给予为期21 d的rTMS(频率为15 Hz)治疗,伪刺激组则给予相应伪刺激干预.于制模前、制模后及rTMS治疗21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及空间探索试验分别评定各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于rTMS治疗21 d后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及各突触参数变化情况.结果 与制模前比较,制模后大鼠在蔗糖水消耗量、Open-field测试-水平运动距离、竖立次数等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rTMS组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逃避潜伏期[(13.14±2.49)s]、空间探索时间[(65.46±2.39)s]与抑郁组、伪刺激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抑郁组上述指标与伪刺激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电镜观察发现,抑郁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及突触超微结构均存在病理改变,rTMS组大鼠经治疗后其神经元及突触超微结构均基本趋于正常.结论 rTMS干预对抑郁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具有改善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与rTMS诱发抑郁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及突触结构改变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合并认知和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脑卒中后合并吞咽障碍及认知障碍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治疗组给予吞咽训练(包括摄食训练和电刺激疗法)和认知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吞咽训练.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治疗后)进行认知功能(MMSE量表)和吞咽功能(洼田饮水试验分级)评定.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MMSE和
目的 观察成对关联刺激(PA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分析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与运动皮质兴奋性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频率为0.05 Hz、强度为120%静息运动阈值(RMT)、刺激间隔(ISI)为10 ms(称为PAS10)、共90对脉冲的PAS干预.治疗前及治
目的 比较不同频率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例)、假rTMS组(10例)和rTMS组(30例),rTMS组又按频率分为0.25 Hz组、0.5 Hz组和0.75 Hz组,每组1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假rTMS组另给予假性rTMS治疗;rTMS组则在非受累侧初级运动皮质区(M1区)分别进行不同频率(0.25 H
目的 观察不同强度的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30例咽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MES组和强化NMES组,每组1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NMES组和强化NMES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NMES组每日1次,强化NMES组每日2次.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对疗效进行评定.
目的 探讨心智觉知训练联合规律运动对养老院老年人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唐山市某养老院认知功能减退的老年人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进行规律运动,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12周的心智觉知训练,每周进行2次,每次60 min,连续训练12周.2组老年人均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治疗师分别在治疗前和干预12周后(治疗后)进行认知功能、觉知水平、焦虑程度和生
目的 比较盐酸多奈哌齐和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帕金森病痴呆(PDD)的疗效.方法 选取帕金森病(PD)合并轻中度痴呆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组(训练组)24例和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组(对照组)26例.训练组给予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第4、8、12周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其认知功能,同时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疾病,病情恢复慢,康复周期长,而康复治疗不仅需要专业医师的精心治疗与指导,更需要系统、有序、连续和持久的康复过程[1].延续护理是利用信息化工具、家庭访视等形式,在护士和患者及家庭成员间建立有目的的互动[2],是一种医院走向社区且可有效地利用专业人力资源的延伸护理服务.本文通过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开展延续护理服务,旨在探讨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期刊
大会概况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ISPRM)第八届世界大会于2014年6月1日~5日在墨西哥加勒比海畔的著名城市坎昆举办.来自90个国家或地区的3200位参会者参加了本次大会,其中来自中国的代表有110人.本届会议由墨西哥Juan Manuel Guzman G.教授担任
期刊
期刊
根据最新版《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28039—2011)相关规定,本刊关于汉语拼音“n”的注音统一改为“Yu”,例如“吕”(Lu)的正式拼法由“LV”改为“Lyu”。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