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angfeng0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活动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0-0058
  一、自主学习特点
  1. 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能动性的表现形式有:自觉(自律)与主动(积极)。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一种主动学习,这一转,转出了学生无可推诿的主体责任,也转出了原来处于压抑状态时的那种不能自己决定、自己判断的智慧。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他律到自律、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不仅开发出了学生的潜能,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责任心。
  2. 自主学习的独立性。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独立性基础上,自主学习的实质就是独立学习,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要求学生能够不依赖教师和别人,自主独立地开展教学活动。
  3. 自主学习的异步性。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的客观条件,并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并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评估。学习的异步性使不少学生脱颖而出,使暂时落后的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尽快赶上来。
  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策略与模式
  1. 结合课堂教学,培养自主学习方法
  (1)师生角色转换——给学生一个机会,让学生去体验。教学活动是一个双边互动过程,如同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才能更好地教一样,学生如果能了解怎样教就能更好地学。因此,为了让学生尝试“教”,体验一下当教师的感受,了解“怎样教”,通过教学互动来促进教学相长,我们开展了“师生角色转换”的自主学习方法。
  (2)编演课本剧——给学生一个角色,让学生去创造。语文课本中的戏剧,如果只是讲和读,就很难体现剧情氛围,不容易发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不容易展现剧中的情节和人物个性,难以收到好的效果。考虑到现代高中生看过较多的影视剧,有较强的表演欲望,又有一定的表演基础,就组织学生把课文根据他们的理解改编成课本剧,再由学生扮演其中角色,进行表演。
  (3)探究式学习——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去探索。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的模式是:设疑——激疑——释疑。即根据课文内容设置疑点,疑点一般是容易混淆、易生歧义或可以发散思维之处,然后,教师通过适当的提问引起学生对疑点的注意,激发学生对疑点的兴趣,当学生对疑点产生兴趣之后,因势利导,带领学生通过讨论,辩论或查阅资料等途径来解释疑点,最终形成一个统一认识,使问题获得解决。
  (4)研究性学习——给学生一个平台,让学生去研究。研究性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研究情境,让学生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各种信息来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或问题的解决过程。
  2. 紧扣学习环节,培养自主学习方法
  (1)培养学生学会预习。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但学生往往不知道预习什么,怎样预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语文预习的专题培训,精选了关于高中语文应该怎样预习的文章,印发给学生看,并在此基础上举办了“怎样预习”的专题讲座,对怎样预习进行了详细指导,指导学生按照“自主预习制度”的要求进行预习,并按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2)培养学生学会复习。复习是对学习过程的总结。通过复习可以更清楚地認识知识结构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但学生在复习时往往不知从何入手。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复习方法,我们在每一篇课文或者每一单元结束时,都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复习,教学生通过回忆,理清知识脉络,弄清学习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有什么特点,这些知识间有何联系等等,然后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结构,画出知识框架图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认识,对学习过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通过复习总结出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
  (3)培养学生学会阅读。为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方法,我们先精选了关于阅读方法的经验文章,印发给学生学习,让学生明确阅读的方法,然后组织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散文欣赏”“子午书简”,学习主持人、艺术家的阅读方法,在学生自主阅读一段时间后,组织学生总结阅读经验,提高阅读水平。
  (4)培养学生学会检索。为了培养学生的检索能力,我们举办了“怎样使用工具书”的专题培训,然后在每篇新课开讲前,都要求学生结合预习,通过查字典、词典,到图书室和互联网上查阅有关资料,自己先解决生字、生词、文章背景、作者生平以及其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5)教学生学会一些具体实用的学习方法。语文有自身特点,学习语文有一定的规律,对不同特点的课文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针对性强的学习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大有好处的。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不仅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而且引导学生通过回顾学习过程,探索学习语文的一般规律。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的方法与策略
  1. 创设自主学习氛围,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1)巧设问题。针对学生缺乏课堂参与热情,不爱发言,不爱表达自己的观点等现象,在课前引入时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组织竞赛。采用学习竞赛的方式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如查字典比赛、书写比赛、朗诵比赛、纠错比赛等。比赛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是个人参加,也可以组成小组参加,有淘汰赛也有晋级赛。丰富多彩的比赛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   (3)联系实际。语文是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因此,联系实际学习语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平等交流。在研究中,要求教师不仅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平等、博爱、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而且要做学生的学习伙伴,参与到学生自主学习的全过程中,和学生一起去探索、去发现,从而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2. 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
  (1)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教师照着课本一讲到底,根本不留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因此,学生根本无法“自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要求参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规定每节课上课前都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让学生开展自主活动,每节课都至少留5至10分钟给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了不挤占学生的課余时间,通过巧妙布置作业,把自主学习融入到作业中,和作业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做作业中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完成作业。
  (2)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首先是要放弃“手把手”教的习惯方式,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其次是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搞教师的一言堂,不要讲得太多、太细、太死。对于那些学生通过思索能够发现的问题,教师就不要匆忙提出来,要把提出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对于那些学生经过分析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要急于抛出答案,要把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要创设适于讨论的情景,让学生融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开展探究、讨论、辩论等,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要求教师每周至少开展一次课堂自主活动,内容有讨论、讲演、表演等,以保证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
  3. 让学生感受成功,增强自主学习信心
  (1)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在每节语文课开始讲课前,都给学生三分钟自主活动时间,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由学生自己决定,有讲演、朗读、名篇推荐、成语赏析、学习经验交流等。人员安排采取轮流制,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2)让学生在总结评比中感受成功。在研究过程中,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进行总结,对学生哪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都给予热情的鼓励,每个学月或每个单元结束后,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一次总结,帮助他们发现成绩,并进行评比表彰。
  4. 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就只能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培养。我们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的特点,采取了分年级分层递进的培训方法。七年级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基础,应着重于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逐步了解、认识自主学习。八年级的学生在经历了一年的自主学习后,动机和信心都有所增强,又积累了一些自主学习的经验和方法,具备了更上一层楼的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掌握一些自主学习方法。九年级才是自主阶段,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就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教师则重在指导,重在培养学生学会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
其他文献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内分泌代谢疾病,其病因是胰岛β细胞受损伤或者胰岛素拮抗引发的高血糖症,它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致死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通过胚胎干细胞或胰腺干细胞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在形成初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科渗透德育教育会对他们三观的形成影响很大。在英语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教师应充分利用英语课堂学科教学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的机会,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素材,对学生“细水长流”地实施德育渗透,这样的课堂才更精彩、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本文将结合案例,对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进行解读与研究。  关键词:英语学科教学;语言教学;
摘要:重视小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说到底就是要促进小学生个性心理的全面发展。现在的小学生是新世纪的一代,他们的身心发展的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具体来说,是要让小学生逐渐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要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要培养小学生的健康心理,即根据小学生成长发育的规律、特点和需要,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促使小学生人格、个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
学位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因此,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学生的实验能力包括:能识别常用仪器和较为典型的实验装置图;能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化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实验;能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过程和结果,处理简单实验数据,并能得出合理结论;能根据实验目的及要求,设计简单实验进行物质的制备、鉴别、分离和提
青蒿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及遗传转化研究   从中国传统药用植物青蒿(Artemisia annua L.)中提取的青蒿素及其半合成衍生物如蒿甲醚等是一类新型的抗疟特效药,特别
学位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但长期、大量地使用会产生一些严重的副作用,其中包括类固醇性糖尿病(steroid diabetes mellitus,SDM)。类固醇性糖尿病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