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沉降增加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来源 :生态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hao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微生物是草原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氮沉降增加对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开展连续6年(2010—2015年)模拟氮沉降试验,以N计算,设置:N0(0 kg·hm-2)、N50(50kg·hm-2)、N100(100 kg·hm-2)、N150(150 kg·hm-2)和N300(300 kg·hm-2)5个处理,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测定010 cm土壤特征微生物PLFA生物标记数量并探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随氮添加量增大,土壤微生物总PLFAs、细菌PLFAs、革兰氏阳性细菌PLFAs、革兰氏阴性细菌PLFAs和放线菌PLFAs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以N100(100 kg·hm-2)处理最高。土壤微生物群落PLFA标记的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氮添加下土壤微生物PLFA标记有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革兰氏阳性菌、放线菌PLFA含量、G+/G-与土壤p H值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微生物总PLFAs、土壤细菌PLFAs、革兰氏阳性菌PLFAs、革兰氏阴性菌PLFAs、放线菌PLFAs和饱和脂肪酸PLFAs含量均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合研究表明,连续6年氮添加改变了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p H值和土壤速效磷含量是驱动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正>2004年,我国的楼滨城教授在《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上首次提出了"潜在危重病"的概念,是指表面上没有特定某一器官衰竭的明显表现,若没有及时有效的干预处理,可能在数小
<正>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能,对于维护法制统一、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
从长江上游通天河至黄河源地区的引水线路,是西线南水北调工程可能选择的线路之一。我会南水北调查勘队,于1978年7月~10月对该地区三条引水线路以及通天河干、支流上的十七个
为解决传统打印机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STM32的智能全丝杆3D打印机。该打印机采用四丝杆传动,可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或将扭矩转换成轴向反复
<正>~~
会议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矛盾不断涌现,同时受国际恐怖势力的影响,全社会愈来愈重视自身的安全环境建设。近年来,我国安全防范工程建设需求迅猛增长。军工行业安全防
兰州白塔山宗教建筑众多,通过梳理碑刻史志等文献,认为白塔寺建成时间最早,明清多次重修,其他宗教建筑亦于明清时期陆续修建,白塔山的整体开发与宗教建筑的兴建息息相关。
现如今,水利工程是一项投资大、历史长、技术要求与危险系数高的工程。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之中,经常性的发生诸多影响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因素,要想科学、合理化的控制这
本文主要从质量管理系统建立的角度,介绍如何实现报验管理和质量信息统计分析的功能,从而提高产品过程控制能力。
随着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课题组以四川省甲居藏寨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归因法对政府、社区居民、旅游企业、游客四个核心利益主体在追逐自身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