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培养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62298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是各式各样的,高质量的语文教学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语文潜能,还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坚持做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指导给学生们自学的方法;和寻求自学语文知识的规律这几大关键方面,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学能力;有效培养
  如今大多小学语文教师还是在运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认为教学过程就是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只重视自己的教学,而不去重视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这就阻碍了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该论题进行深入阐述。
  1 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上来,对语文自学方面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多一点的时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将課堂充分利用起来,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主人公。
  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们掌握了基本的基础知识之后,对于要学习的新知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自己看书,然后进行同学间的讨论,最终教师向同学们抛出一个有关新学课本中的内容鼓励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回答,教师也参与进来,与同学们一起思考。例如在学习《观潮》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向同学们提问“阅读课本感受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当时人们的心情是如何的”,同学们就会从课本中、与同学们探讨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再通过总结出“人们心情是十分激动、无比喜悦和自豪的”这一问题的答案,来完成学生们自学工作的一部分。
  2 指导给学生们自学的方法
  只有掌握了自学的方法才能够有自学能力的体现,学生们一旦掌握了一定的自学方法,就能够自己主动的去学习新知识。在语文课的课堂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们语文知识,还要告诉学生们如何进行语文自学。学习语文知识应当是由浅入深、由容易到有难度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们理清楚一般语文课文是如何进行自学的。首先是初次阅读课本时,应当将课文后面要求学生们掌握的生字和新词语在课本中寻找出来,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第二次就是细细的品味课文,体会课文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一遍阅读课本时为了能够自己独立的完成课后的练习题。
  例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们应当如何自学古诗:初次阅读古诗时应当将古诗读通顺,做到能够熟读古诗,了解诗人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明白题目所要表达的意思;第二次阅读古诗时应当在脑海里浮现出古诗中所要描绘的画面,猜想古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一遍阅读古诗就要抓住古诗中的诗眼,能够积累住古诗中运用的技巧。例如在这首诗中“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第一点 “挂”字用的就十分奇妙,就是把动态转换成静态,作者把瀑布比作成一条悬挂在飞檐绝壁上的丝绸,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山水图。第二点就是“川”字非常自然的引出了后面的“银河”。
  3 寻求自学语文知识的规律
  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发展的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们听说读写的能力,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只是从课本中的教学理论出发,小学生不会得到充分的锻炼。因此教师应当从听说读写的实际出发,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通过多给学生们列举实际例子、通过各种实例之间的比较和归纳,让学生们能够领悟到自学语文知识有什么规律。小学语文教师引领学生们运用教材中这些规律性知识,就可以为他们奠定独立自我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能够让学生们自己发现规律,提高自学语文知识的水平。
  例如,在认识生字的教材中,就有很多规律能够被同学们所发现。将各个生字分类,有形声字、基本字带合体字、同音字、反义词类的生字、量词类的生字和部首类的生字等等,通过以往的经验和课本中对生字的理解,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们找到这些不同分类生字的主要特点,并且能够自己将这些生字对号入座。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也有规律可循,比如记叙文就是有写人、景物、叙事的几个类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当要求学生根据这几类记叙文的特点来找到自学记叙文的规律。写人的记叙文就是要重点分析出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领会此人物形象所要呈现出来的意义是什么;叙事的记叙文就是要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学会分析事情的意义;写景物的就是抓住景物的外貌特征,体会到作者对于景物观看后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所想表达的寓意何在。一旦学生们领会到如何去学习一篇记叙文,他们在自学过程中也不会感到吃力和无趣,会带着一种方向去阅读、学习。
  4 总结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时,要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使其成绩的提升,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 翟丹.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培养的意义及策略[J].小学语文,2016(09).
  [2] 韩沐辰.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发挥角色作用[J].小学语文,2017(11).
  (作者单位:广州市南沙区灵山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复杂多样,根据新课标改革要求:初中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注重教学书本上的内容,同时加强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写作、语言表达等各项能力。其实从外面来看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是挺多的,但是从深层研究就会知道这些教学内容都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在语文的教学中对于教师和学生们共同的难题应该就是“作文和阅读”,这也是初中语文内容最重要的两大板块,因此针
期刊
摘要:初中英语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基础学科,学生的英语成绩直接影响着其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成绩,更为其接受进一步的教育提供重要支撑。而决定英语成绩高低的因素中,课内外作业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业设置又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书写态度和书写质量,反过来,学生的书写习惯和书写能力又成为影响作业设置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书写能力;作业设置;设置原则;技巧策略  1 作业设置的意义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不断的进步,信息也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近些年信息技术走进教育领域,使教育事业踏上新征程。教育的改革对学生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数学学科上拥有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象限以及数学运算和分析等数学核心素养。要求老师学会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这样将老师与学生的信息素养相结合,形成优质的信息化课堂,从而提升数学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课堂积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想要为了学生的全面性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注重文化课的创新教学,而且要重视体育教学。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创新传统教学方式,要积极研究出有趣味性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而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自主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体育中。在本文中根据现在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而且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进行了研究,而且提出合适的教学策略。  关
期刊
摘要:拓展训练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拓展训练借助户外的环境,通过一些体育项目,让学生参与到项目中通过活动中问题的发现解决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拓展训练对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拓展训练已经成为了我们教学的一种主要的手段,对初中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通过拓展训练得以实现,从而更好地提升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力。  关键词:拓展训练;心理健康;初中生教育  在拓展训练中融入了很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新时期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从前单纯的应试教育,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有效了,同时教育也实实在在的变成了学生取得进步的工具,而不是应付升学和考试的敲门砖。由此美术课也获得了更高的教学时长和教学地位与其他学科不同,美术课侧重于学生艺术敏感性和学生气质、性格、和情感方面的培养。得到了好的美术教育,让学生们懂得如何用美术去表达情感,抒发内心。对学
期刊
摘要:在高中体育田径项目的训练中,力量的训练至关重要。短跑速度的提升,跟力量训练息息相关,在提高相应力量的情况下,才能够让短跑的速度提升上去。由此可见,想要提高田径运动的速度,就一定离不开相应的力量训练。而在训练过程中,老师应当利用合理的训练方法,科学的提升学生的力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短跑速度。  关键词:力量训练;科学训练;合理教学  1 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力量训练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体能,在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入下,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差异。高中历史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们的个人核心素养。所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既要积累课本知识又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从而建立高效的课堂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高中历史涉及到了广泛的知识。因此高中
期刊
摘要:在当前的教学中,学习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书法作为我国的国学,以我国独有的汉字为基本载体,其中富含了独属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对于教师来说,开展书法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书法技能,掌握书写的基本规范,也要充分发挥书法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良好品质。  关键词:书法教学;培养;良好品质  对于书法教学来说,其独特的核心精神在于培养学生具备一定良好的品质,书法教学有着其自身的独特含
期刊
摘要:在新时代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育提倡“以人为本”,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俗话说:“一个麦粒一个缝,一个人一个个性。”由于各种先天和后天的各种因素,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和能力,高低强弱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作为老师要一视同仁,极力做到教育的“培优扶弱”。  关键词:培优扶弱;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引言: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其身上存在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需要得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