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毁誉参半的小说文本

来源 :作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gui198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篇小说《纸婚祭》以林碧微和郑一介的一年婚期为时间线,以婚姻中二人的貌合神离、相互攻讦为主轴线,以周立和许天源、沈虹和周海光的婚姻现状为辐射线,将城市男女婚姻的窘迫、矛盾、疼痛和悲哀进行书写,深刻而生动呈现了城市大体婚姻的原貌,道出了围城中人在物欲沼泽中苦苦挣扎的精神痛楚。
  小说节奏明快,叙述洗练,表达精准,直切要害。作者以写作的酣畅淋漓为读者提供了阅读快感,随着女主林碧微委身婚姻的无奈和野心膨胀的孤注一掷,及至最后被命动击倒在地的悲凉,读来让人心中块垒难消,既有哀其不幸的叹息,也有怒其不争的愤然。小说有力度、有速度、有精度,抓眼、揪心、凝神,是一篇直抵现实层面的写实之作,也是一次直入人心内核的探寻之旅,更是一次直面物欲横流的精神拷问。
  但若认真推敲,《纸婚祭》的小说文本结构、思想表达和最终指向有“三个缺乏”:一是文本结构缺乏平衡感。小说以林碧微和郑一介、周立和许天源、沈虹和周海光这三对夫妻的婚姻现状来呈现围城镜象,目所及处是背叛和算计,是相互攻讦和尔虞我诈,是让人心如死灰和满心绝望的惨淡。诚然,小说的取材和情节设置并不难在现实中找到蓝本,甚至现实比小说更加触目惊心,但作者将婚姻单一化、断面化和格式化的痕迹很重,似乎只是告诉读者,在欲望无边的时代,在光怪陆离的城市,婚姻都是丑陋不堪的,就是被人伤与去伤人的,而隐去了世俗婚姻中仍然存在的哪怕不多的光亮与温暖,将婚姻全盘丑化的文本结构缺乏平衡感,让人难于诚然接受。二是思想表达缺乏纵深度。作者对林碧微和郑一介等三对夫妻的婚姻生活进行解剖,最终指向是婚姻掩盖下的物欲横流,是被高度物质化的世界,是被空前欲望化的人心。小说涉及的人物除了在欲望丛林中狼奔豕突,就是在欲望冲突中受伤后的哀叹与疼痛。诚然,小说不回避矛盾,不粉饰现实,对丑陋的刻画入木三分,发人深省,但作者仅停留于抨击层面,对小说人物内心的开掘和对重建精神世界的指向显然不夠,使小说仅仅成为对某一些现象的批判。三是人文关怀缺乏悲悯心。林碧微的忍辱负重,郑一介的疑人偷斧,周立的阴险狠辣,周海光的声色犬马,沈虹的自怨自艾,将人性中的阴暗、人心中的叵测和人行中的龌龊展现出来,充分印证了婚姻已死,爱情不在。
  小说全篇展示的是一座没有温暖、没有尊严、没有自爱的围城,结尾也以“被命运击倒在地”终结了林碧微的野心。小说叙述过于冷静甚至冷漠,其人文关怀的稀缺无疑是一个遗漏,宛若茫茫黑夜的独行,没有月光、星光或者黎明前的曙光,内心的恐惧与绝望将会盘桓何时啊?
其他文献
逃避是无济于事的  再说,它也只是躲在角落里  时不时发出几声鸣叫而已  但你无法忍受一只蟋蟀的入侵  毕竟,这是人住的地方  这个事件过了很多日子  你才驀然想起——  那只蟋蟀  是怎么住进  城里的  11楼的
期刊
她的心里藏着一朵花  玻璃的世界,无关节气兴衰  每一片花瓣都豐腴鲜妍  毛孔放大到恰好  保持在荫蔽处,长此以往  她的花不拒绝也不期待阳光插入  假如被插入,她也说不出痛
期刊
你在,你的疾病也在  连同那些没有尽头的痛苦  你不在了  疾病只是医学上的專有名词  而痛苦被切碎  分散在我们的记忆里  当你的身体版图被黑暗瓜分  除了我们,你与这个世界  再无任何瓜葛  这是一件悲伤,又近乎绝望的事  可它也有幸福的一面  因为我们活着  你也就还活着
期刊
你看见夜晚的山,一路的崎岖  和深坳  只有看见树的色彩时才会欢喜  携带的诗只为了长夜  去爱所有的姿势  他们飞过时眼睛里也是慈悲的  去祝福满树的枝叶,缓慢犹豫中  也有鲜活的气息  记录下属于长空的姓氏和口音  谁都有适时的位置  生命是一种减法,已成定局的  就在定局中消隱,无声无息  疾病也是,衰老也是。  从游戏中散去,从搏击中撤离  英雄的孤独无比辽阔  这是他们一次次,落日一般 
期刊
爬上纸端的蚂蚁必然是深刻的  它失意于蚁群  它没有居所,将长久孤苦伶仃  清醒时,逃窜  或逡巡。  柴米與思想之间  总生长着某种古老的敌意  偶然的,是运。适时的位置  成为美好的注脚  必然的,是命。谁弹指一出  或玉殒香消,或沉沙折戟
期刊
有没有某个事物,同时跟我一样  开始战栗  却发不出一丝声响  大雾笼罩啊。我知道  你就在對面,立如峭壁,凝望前方  待我解开你身上的回音、铁锈  捆绑着的大海的波涛  我还在练习分身术、隐身术、还魂术  我曾敲碎鸡蛋  宰杀母鸡,双手沾着鲜血  我曾五体投地,长跪在菩萨脚下  渴求各路神仙纷纷从迷雾中扶我起身  如今,缓慢移动的太阳  即将把我抬到山顶最高的松树之上  我带着一朵蔷薇和一束光 
期刊
曾经,我用大雾掩埋过一座山峰  同时埋葬了一山的鸟鸣  曾经,我在人群围拢的火堆里  取走全部火焰,去点燃大海  曾经,我每爬一步,就拆下一节梯子  自己没有退路,也让星星和云朵无法攀援  曾经,我折下大佛寺前的芭蕉叶  只为拍摄静默的荷花、走动的僧人  曾经,我将砍向敌人的刀斧转向自己  好像得到的谅解就越来越多  曾经,我遇见一句诗:“我承认,  我曾经历经沧桑”﹡。我以为是写给我的  甚至固
期刊
寒郁的小说《纸婚祭》以锋利之筆解剖了当代青年林碧微与郑一介婚姻真相,连带出另外两个婚姻主体周立与许天源、沈虹与周海光,其婚姻实质与他们并无二致,他们都经历了背叛与被背叛。婚姻对这些女强人是一道装饰,她们既没有从婚姻中获得精神生长的动力,也没有获得安全感。传统的家庭伦理建立在夫妻彼此忠诚的基础上,而当下的婚姻却建立在利益需求基础上,一旦夫妻一方不能满足对方的欲望,家庭伦理即刻坍塌,家庭伦理的崩溃直接
期刊
小说中的三位女性,林碧微、沈虹和周立,其人物经历几乎互为映射,出轨周立丈夫的林碧微最后成为了周立那样的人,和丈夫打拼下事业的沈虹落得了也遭受了丈夫的背叛,林碧微和沈虹,也都在追求经济独立的过程中牺牲了爱情。  《纸婚祭》则彻彻底底地呈现了当下普遍的城市男女白手起家的艰辛,以至于连婚姻、爱情都献祭了出去。看这篇小说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当下一些社会问题的关键词:阶层固化、房奴、低生育率、性别歧视等,正是这
期刊
几个不同社会层级人物爱情与婚姻的虚影,勾勒整体伦理性失衡的面孔,凸显了冰冷经济法则对人性人心长久的统御、异化,以及悄无声息的撕裂。郑一介与林碧薇各自为战、彼此苦心经营的婚姻,很快被他们自己所轻易摧毁;毋宁说是他们自己毁了爱情虚构的婚姻圣殿,不如说是高高在上的周立机心报复之使然;其实也不尽然,这一切源于经济物质主导对精神依托的驱逐与绝杀。即便是快意泄愤的周立,并不能使萎地的婚姻起死回生,只不过是一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