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粮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 晚稻生产每亩获补11元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z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当前秋粮尤其是晚稻生产面临的困难,国务院及时出台了南方双季晚稻促早熟施肥补助政策,每亩补助11元。
  记者近日采访了农业部、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请他们就当前秋粮生产形势和相关扶持政策进行了解读。
  问:当前秋粮生产形势如何?
  答: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70%以上,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取决于秋粮。总的看,今年秋粮生产形势较好。播种面积有所增加,尤其是高产作物玉米增加较多;大部分地区雨水充沛、墒情较好,加之光温条件适宜,长势普遍较好。目前秋粮生产已进入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晚稻刚刚栽插结束,生长发育进程才开始,加强田间管理和抗灾减灾,争取丰收有很大的回旋余地。
  目前看,秋粮生产最大的不确定性是晚稻。受持续低温洪涝影响,今年早稻收获普遍推迟,影响了腾茬,洪涝严重地方农田需要排水,晚稻栽插期相应推迟,长江中下游地区栽插期较常年推迟7天左右,造成秧龄偏大、分蘖力减弱、生育期延后,增加了后期遭遇“寒露风”的风险,可能导致抽穗扬花受阻、空壳率增加。同时,今年长时间、大范围的洪涝灾害给稻瘟病、纹枯病、褐条病等病害蔓延创造了条件。
  此外,东北地区秋粮后期还要过伏秋旱、早霜等关口,尤其是今年春播推迟,遭遇早霜的风险比常年增大,夺取秋粮丰收任务十分艰巨。
  问:国务院为促进秋粮尤其是晚稻生产发展,出台了哪些政策措施?
  答:针对当前秋粮尤其是晚稻生产面临的困难,国务院及时出台了南方双季晚稻促早熟施肥补助政策,每亩补助11元。这项政策指向明确,就是以“两促两防”(促生长、促早熟、防“寒露风”、防病虫害)为目的,通过苗期增施分蘖肥促快发,抽穗扬花期喷施壮粒肥促齐穗,加快晚稻生育进程,确保安全成熟。农业部门将与发改委、财政部门加强协作,强化价格市场监管,防止农资借机涨价,继续保持农资价格基本稳定:加强政策落实监督和技术指导,确保补助资金真正用于晚稻生产。
  此外,国务院还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促进水稻生产的政策措施,及早研究公布支持秋冬种生产的政策措施。
  问:针对当前农业生产遇到的特殊困难,农业部门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答:针对当前秋粮生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农业部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促进秋粮生产发展。重点是争抢农时,确保秋粮面积落实;强化技术服务,狠抓田间管理;科学抗灾减灾,努力减轻灾害对秋粮生产的影响。
  针对洪涝灾害对晚稻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农业部先后派出了31个工作组赴各地指导服务,做到扩种晚稻所需种子第一时间下拨灾区,采取异地育秧、集中育秧、早床育秧等形式,保证了晚稻改种补种需要。同时,组建农机助耕队,开展机耕服务,抢排农田积水,抢修灾毁农田,抢收早稻,抢插晚稻,做到洪水退到哪里,机耕队进到哪里,退出一块、翻耕一块、栽插一块,加快晚稻栽插进度,保证晚稻种植面积。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和新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医疗市场的竞争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病人作为消费者角色必然会寻求知名度高或信得过的医院、学科及专家.因此医院要扩大市场份额,就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在实施中以人为本,创造宽松的适合人才成长的环境;把申报基金项目作为支撑点,坚持科研与临床结合,正确处理"引进"与"创新"的关系;同时加强学科内涵建设,适时适量重组相关学科,使学科特色久盛不衰,促进医院整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