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深圳市德兴小学以“和而不同,止于至善”的和善教育为办学理念,以“和善”文化为载体,坚持“人本、实践、发展”三原则,重视人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把体现学校教育人文本质和培养学校的人文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让全校师生浸润文化氛围,共享“和善”生命成长,取得了丰硕成绩。在挂职学习期间,我深受感染,决定以此为契机,回去以后对我所在的学校进行改革,大力推行“和善教育”办学理念,以促进我校更好更快地向城市化发展。
【关键词】和善教育;引领;农村教育改革发展
和善教育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学校以“和善”文化为载体,培养学生“和”的综合素质,教导学生以“善”为准绳,做到“善心、善行”。在培养学生“和谐”的综合素质上,突出因材施教原则,尊重“不同”的个性,通过教育引导、培养训练,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至善”的个体,为终身发展奠基。
结合农村小学的办学特点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实施,从而推进学校的教育改革及发展。
一、规范文明的“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的形成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最终确立新的行为准则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基本的规范要求。规范行为必须在制度保证的前提下,通过反复磨练长期积淀才得以形成学校文化,因此我们需要在学校文化形成中关注细节环节的文化效应,学校将结合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中界完小学生一日常规》《中界完小学生文明礼仪十不准》等行为规则。开发校本德育课程《中界完小学生养成教育评价手册》等,旨在规范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务必要在“小、细、实、严”上下功夫。
二、丰富多彩的“活动文化”
根据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及发展趋势,依据人本发展理论,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精神。 目前学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有如下方面:
1、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有:广播站、文学社、田径队 、乒乓球队、合唱团 、舞蹈队、鼓乐队、书画小组、趣味数学小组、演讲与主持小组等。
2、以教师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有:书画协会;文学业余创作社团;舞蹈队;工会俱乐部;教工男子篮球队等。
3、以展示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有: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扫墓、风华四月读书活动、“五、二八”艺术节、祖国在我心中红歌演唱赛、冬季运动会以及两年一届的重走长征路大型体验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师生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为了更好地发挥每一个中小人的个性,追求“和而不同,止于至善”的至高境界,我们还需继续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细、更实。
三、大力开发“科研文化”
1、努力开发校本课程。
我们将在原有校本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和善教育”理念下的学校书香校园建设工作,组织教师进行研究、开发学校的校本课程,集思广益编印校本课程教材,规范校本课程管理。
2、申报研究课题,升华研究成果。
为引导教师进入研究的状态,引导学校进入变革的状态,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使课题研究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保证课题如期完成。我校將实施《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使之逐步成为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明确“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组长”、“课题组副组长”和“课题组核心成员”;规定课题管理的办法;强化课题过程管理的机制。我们将积极倡导教师将理论学习与自己的教育行为结合,确定研究课题,努力开展校本研究活动。
3、突出教科研的实效性。
深入开展学科课题研究,重视在实践中的研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推进新课程教学向纵向发展,力争做好课题研究的“三结合”,突出教科研的实效性。
四、打造专业成长的“师资文化”
1、建设教师队伍。
学校将更加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重视教研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重视继续教育工作,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培养奉献型、学者型、科研型的教师,形成一支敬业精神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一靠“狠抓”作督促,二靠“制度”作保障,三靠“练功”作手段,通过课堂大练兵比武、说课比赛、论文评比与交流等活动,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同时,学校每年将派选大量教师外出学习,增长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的思想转变,观念更新,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2、创设教研组特色。
教研组要创建一个教师认真学习教学理论,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刻苦钻研各课教材,努力提高教学技能,大胆改革教学方法的风气,要发扬合作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营造团结互助、积极探索,注重实效、争创精品的氛围。
3、强化班主任队伍。
学校要建设一支政治上可靠,管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的班主任队伍。具体要求:政治思想上,要求班主任具有敬业奉献、不怕吃苦的境界,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关爱问题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在语言、行为、情操、品德和礼仪等方面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管理能力上,要求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和管理知识,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提高班级管理水平;队伍结构上,以中青年为主体。
五、构筑浓郁的“书香文化”
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在读书中汲取精神营养的习惯,学校将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积极创建书香校园
1、以教育教学改革着手,全面发展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文化读本及唐诗、宋词等系列教材,倡导朝诵、午读的读书方式,深入开展大阅读、读书月等系列活动,营造读书氛围。
2、以经典文化为主题,精选师生行规、学习、成长、励志等内容,制作牌匾,全面改造学校墙刊文化。
3、挖掘教室布置的文化内涵,引导各班在统一的大背景下保持班级的个性。
4、以书香校园活动为载体,开展师生层面的 “读书笔记展览”、“我读名著”“作家进校园”等活动;开展教师层面的“读书沙龙”、“读书经验交流会”;开展学生层面的“中华经典诵读”、“名著片段表演”、“我为名著画插图”等活动。
总之,经过近两个月来的学习,回去之后,我们将在“和而不同,止于至善”的和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加强教科研研究,创设优良的育人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将时代精神与学校文化有机渗透,彰显校园文化的张力,浸润师生之生命“和善”历程。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和善教育;引领;农村教育改革发展
和善教育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学校以“和善”文化为载体,培养学生“和”的综合素质,教导学生以“善”为准绳,做到“善心、善行”。在培养学生“和谐”的综合素质上,突出因材施教原则,尊重“不同”的个性,通过教育引导、培养训练,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至善”的个体,为终身发展奠基。
结合农村小学的办学特点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实施,从而推进学校的教育改革及发展。
一、规范文明的“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的形成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最终确立新的行为准则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基本的规范要求。规范行为必须在制度保证的前提下,通过反复磨练长期积淀才得以形成学校文化,因此我们需要在学校文化形成中关注细节环节的文化效应,学校将结合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中界完小学生一日常规》《中界完小学生文明礼仪十不准》等行为规则。开发校本德育课程《中界完小学生养成教育评价手册》等,旨在规范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务必要在“小、细、实、严”上下功夫。
二、丰富多彩的“活动文化”
根据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及发展趋势,依据人本发展理论,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精神。 目前学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有如下方面:
1、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有:广播站、文学社、田径队 、乒乓球队、合唱团 、舞蹈队、鼓乐队、书画小组、趣味数学小组、演讲与主持小组等。
2、以教师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有:书画协会;文学业余创作社团;舞蹈队;工会俱乐部;教工男子篮球队等。
3、以展示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有: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扫墓、风华四月读书活动、“五、二八”艺术节、祖国在我心中红歌演唱赛、冬季运动会以及两年一届的重走长征路大型体验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师生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为了更好地发挥每一个中小人的个性,追求“和而不同,止于至善”的至高境界,我们还需继续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细、更实。
三、大力开发“科研文化”
1、努力开发校本课程。
我们将在原有校本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和善教育”理念下的学校书香校园建设工作,组织教师进行研究、开发学校的校本课程,集思广益编印校本课程教材,规范校本课程管理。
2、申报研究课题,升华研究成果。
为引导教师进入研究的状态,引导学校进入变革的状态,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使课题研究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保证课题如期完成。我校將实施《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使之逐步成为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明确“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组长”、“课题组副组长”和“课题组核心成员”;规定课题管理的办法;强化课题过程管理的机制。我们将积极倡导教师将理论学习与自己的教育行为结合,确定研究课题,努力开展校本研究活动。
3、突出教科研的实效性。
深入开展学科课题研究,重视在实践中的研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推进新课程教学向纵向发展,力争做好课题研究的“三结合”,突出教科研的实效性。
四、打造专业成长的“师资文化”
1、建设教师队伍。
学校将更加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重视教研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重视继续教育工作,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培养奉献型、学者型、科研型的教师,形成一支敬业精神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一靠“狠抓”作督促,二靠“制度”作保障,三靠“练功”作手段,通过课堂大练兵比武、说课比赛、论文评比与交流等活动,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同时,学校每年将派选大量教师外出学习,增长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的思想转变,观念更新,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2、创设教研组特色。
教研组要创建一个教师认真学习教学理论,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刻苦钻研各课教材,努力提高教学技能,大胆改革教学方法的风气,要发扬合作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营造团结互助、积极探索,注重实效、争创精品的氛围。
3、强化班主任队伍。
学校要建设一支政治上可靠,管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的班主任队伍。具体要求:政治思想上,要求班主任具有敬业奉献、不怕吃苦的境界,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关爱问题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在语言、行为、情操、品德和礼仪等方面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管理能力上,要求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和管理知识,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提高班级管理水平;队伍结构上,以中青年为主体。
五、构筑浓郁的“书香文化”
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在读书中汲取精神营养的习惯,学校将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积极创建书香校园
1、以教育教学改革着手,全面发展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文化读本及唐诗、宋词等系列教材,倡导朝诵、午读的读书方式,深入开展大阅读、读书月等系列活动,营造读书氛围。
2、以经典文化为主题,精选师生行规、学习、成长、励志等内容,制作牌匾,全面改造学校墙刊文化。
3、挖掘教室布置的文化内涵,引导各班在统一的大背景下保持班级的个性。
4、以书香校园活动为载体,开展师生层面的 “读书笔记展览”、“我读名著”“作家进校园”等活动;开展教师层面的“读书沙龙”、“读书经验交流会”;开展学生层面的“中华经典诵读”、“名著片段表演”、“我为名著画插图”等活动。
总之,经过近两个月来的学习,回去之后,我们将在“和而不同,止于至善”的和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加强教科研研究,创设优良的育人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将时代精神与学校文化有机渗透,彰显校园文化的张力,浸润师生之生命“和善”历程。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