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对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浙江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_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索试验地播期对藜麦农艺性状影响及藜麦对气候条件的响应,以陇藜1号为试验材料,在土壤肥力等级Ⅱ级的油茶林下布设2(D1)—8月(D7)共计7个播期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7个播期的藜麦皆能正常成熟,播期≥10℃有效积温为1410.8~2310.0℃,生育期89~139 d,随播期推迟,呈长—短波浪式滚动趋势。不同播期藜麦农艺性状相差较大,以D6、D7播期植株高度最高、主穗最长、生物量最大。不同播期藜麦产量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以D6、D7播期产量最高。其中,D1、D2播期苗期受低温影响,生长不佳,成熟期受雨
其他文献
通过2018—2019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钾量对宁夏春玉米叶绿素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天赐19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6个梯度钾肥量处理,K0(0 kg·hm-2)、K1(60 kg·hm-2)、K2(120 kg·hm-2)、K3(180 kg·hm-2)、K4(240 kg·hm-2)、K5(300 kg·hm-2)。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增强玉米的荧光特
6月1日,全省涉林垦造耕地问题整改现场会在丽水市龙泉召开,省林业局一级巡视员王章明出席并讲话。全省11个设区的市和桐庐县等16个县(市、区)自然资源(林业)部门分管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6月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文同意在浙江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三叶青西红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月3—4日,全省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启动现场会在建德召开。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胡侠出席并讲话,省林业局一级巡
期刊
一座颇具浙江民居特色的四合院  四合院的构造。郭庄分为“静心居”和“一镜天开”两部分,“静心居”为宅院部分,是主人居家、会客的场所。郭庄的左右厢房与后堂构成了一个小院,院内地面清一色由灰黑色的石板铺就而成,中间是一个由石板围砌而成的方形小池,池中涓涓细流,与雨滴触碰水面而奏起的清脆声响形成了动人的交响乐章。这是一座颇具有浙江民居特色的四合院,却又不失江南居民特有的恬静氛围。  第九届西湖荷花展开展
期刊
在《盛世花开》的舞蹈表演中,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林业局、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共同承办的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以下简称“花博会”)浙江日活动开幕式于6月20日上午在上海崇明区花博会复兴馆主舞台徐徐拉开了序幕。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学忠、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贵玉、中国花卉协会秘书长张引潮出席并致辞,浙江省林业局局长、党组书记胡侠主持,上海市领导、第十届花博会组委会领导,浙江省林业局、浙江广播
近几年,浙江稻虾(小龙虾)模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也存在产品产量低、重虾轻稻、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根据浙江省稻作制度的特点,创新了一种不开挖环沟、不破坏稻田结构和土壤耕作层的稻虾高效绿色种养模式,该模式增加了一季小龙虾的收入,不影响水稻产量,且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同时,配套开展了“公司+农户+季节性流转”的发展经营模式,以县(市、区)域为单位,按共生与轮作面积1∶4~5的配置发展稻-小龙虾种养,实现了稻虾模式稳定的苗种供应,提升了稻虾种养的技术到位率,推动了稻虾产业的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稻虾
为达到水稻化肥减量增效之目的,在长兴县开展水稻化肥减量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化肥减量10%水稻经济性状指标与产量没有明显差异,减量20%水稻经济性状指标与产量虽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
春天在窗外喧闹着:“缙云至仙居的苍岭古道集历史人文与美貌为一体,可以一探。”为此,在春之三月,与阳光作伴,前往古道寻幽。  蒼岭古道是浙江省十大经典古道之一,是古代婺州、处州通往台州的交通要道,史称“婺(金华)括(台州)孔道”。苍岭古道西起缙云县壶镇镇的苍源村,直到仙居县的苍岭坑村,全长约10千米。后来,由于壶镇至南田公路的修建,苍岭古道变得断断续续。1958年,缙云至仙居公路建成通车,苍岭古道繁
期刊
在离开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准备前往勐腊县的时候,小顾告诉我,在勐腊县有个地方的雨林中,有很多蛙类,晚上很值得去看一看。到达那里后的当晚,我开车带着女儿,来到小顾所指点的那片雨林寻找蛙类。  “飞蛙”与闪鳞蛇  7月正值版纳的雨季,不时而来的阵雨,在雨林边缘的路旁形成了很多水沟、水坑。这些地方成了蛙类的繁殖乐园。晚上7点多,我们一到那里,就听到了“咕咕”“叽叽”“呱呱”各种热闹的蛙鸣声。不到1
期刊
为探讨有机肥和炭基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设置不施肥(CK)、纯化肥(CF)、50%有机肥替代化肥(COF)、炭基肥(CBF)处理进行试验,采样分析水稻籽粒、秸秆中氮含量,并用全收获法测定水稻产量。结果表明,与CK相比,3个施肥处理均显著增加水稻籽粒、秸秆产量,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3个施肥处理间水稻籽粒、秸秆产量和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水稻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排序均为COF>CBF>CF。与CF相比,COF、CBF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7.9、7.1
在江苏泛亚虫草健康农场内开展蝉花菌质有机肥种植小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蝉花菌质有机肥作为基肥施用不影响小麦生育期,但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千粒重、有效穗和产量;对小麦籽粒的蛋白质、总膳食纤维、VE含量和容重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提高淀粉含量、降低脂肪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