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之我见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ljok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优于一般教学方法的显著特点。
  一、科学探究和探究性学习
  探究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家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种种活动。” “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它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订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通过实验或其它方式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并且交流探究成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它可以替代的解释”。
  二、探究式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方法,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生的探究可以分成六个层次:①教师提问、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②教师提问、教师启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③学生提问、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 ④学生提问、教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⑤学生提问、教师启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⑥学生提问、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简而言之,探究式教学就是不直接把知识告诉学生,而是教师与学生共享获到知识的过程。
  三、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化学探究性学习课题主要是指对某些涉及化学知识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化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和其它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精神。确定研究性学习课题应以所学的化学知识为基础,并且密切结合身边的生产和生活实际。
  科学探究作为新课改的突破口,既是学生的学习内容,也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科学探究目标的实现是基于探究教学的开展。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下面就我参与由市教研室曹发根主任主持的国家级课题《初中化学探究式典型课例实验》的一些经验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1.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在日常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提倡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化,尊重并鼓励不同的学生在解决相同问题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在学习活动中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表现和内心体验,鼓励学生与其他学生进行比较,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
  2.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创造良好、有效的学习环境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已有的经验也就是现有的知识水平,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提出驱动性的、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从而维持和促进探究活动的展开,达到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如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教学中,可以提出以下问题:①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说明空气的存在?②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如何证明这些气体成分的存在?③要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中所含的氧气,可用什么方法?除去时可能会有什么现象发生?④有哪些因素可能对结果的测定有影响?当然,探究教学中仅有教师提出问题是不够的,因为这是较低层次的探究。教师还必须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在民主、和谐、开放、灵活的氛围中通过各种途径,如实验、观察、阅读教材、交流讨论等发现和提出问题,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认知,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探究能力。
  3.明确探究目标,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层次上得到全面发展
  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每次探究活动的时间有限,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应达到的探究技能水平,结合化学知识的教学进程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帮助和指导学生明确每次探究活动的学习目标,使探究教学沿着教学目标的轨道不断向前延伸。如讲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对实验的装置进行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指导学生的探究过程要相对完整
  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这八个步骤是实验探究教学的一个完整过程,但对于有限的教学时间来说,对于某个特定的教学内容来说,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成所有的探究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仔细分析某个环节的能力因素和可以培养的目标,取其中一、二个环节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某个环节相对完整,让学生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探究环节,这样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就会把多次不同的探究环节逐渐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意识,自然而然地,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水平就会在一定量的基础上(量变),达到一个质的飞跃(质变)。
  探究式教学已经在我省全面铺开,并且不断深入,相信在所有一线教师的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的过程中,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多年来的教学活动中,我感觉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愉快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适当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只要对某个
期刊
目的 分析对于骨折急诊手术患者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对降低其并发症率以及改善焦虑情绪的护理价值.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结果 观
作文,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是语文学科的一个重点内容。它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能力的具体表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写作的兴趣,是当前课程改革中作文教学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经过10年来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必须循序渐进,寻找学生的写作困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努力帮助学生寻找解决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作文教学
期刊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应目的
期刊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探究式教学发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就是引导学生象科学家搞科研一样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习和获取知识。初中物理实验探索式教学模式更能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更能遵循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或者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物理情景,提出研究课题,然后让学生设想实验方案,并通过学生亲身做实验,验证实验方案,得出实验结论,最后把结论应用到生活中,解决与物
期刊
摘 要:高中物理课程是一门相对复杂、抽象的课程,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本文将从分析高中物理课程的特点入手,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解题能力;培养  高中物理课程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就必须要培养学生基本的物理解题方法,帮他们了解物理解题的
摘 要:评价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优化有效的评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教育过程,自然离不开对其实施的各环节及其结果和目标实现程度的价值判断,这种判断过程就是教育评价。本文主要围绕课堂评价语,从准确性、幽默性、引导性、互动性五个方面来谈如何正确应用课堂评价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激励性;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EBN)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46例我院入诊AMI后心律失常患者(2018年1月~2019年3月),分组,
摘 要:初中语文教材中美的要素有很多,初中语文教师要挖掘教材的 雄浑之美,对称之美,悲怆之美,意象之美,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这也是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材;美学;要素  爱美是每个人的天性,能够发现美、感受美、抒发美则需要每个人去努力习得。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很多,初中语文教材更是集中了古今中外、名人雅士的优秀作品,作为培养和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深
叶圣陶老师曾经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我就根据自己在近10年的教学实践中来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一定要让全体学生养成认真听老师讲课的好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1道大门。学生听讲能力强弱与否,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