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_wp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日的:观察应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纳入研究范畴中,采取抽签分组,患者各分做2组,每组40例,组名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均行运动、饮食干预,并采用降糖治疗,观察组额外增加甲钻胺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较对照组更突出(92.50%>72.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甲钴胺可有效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甲钴胺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5-0085-01
  糖尿病神经病变属于糖尿病患者中发病几率较高的并发症,该病为慢性病变,为临床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该病具有致残可能,临床需重视对该病的治疗。患者发病后,通常出现感觉神经受累,患者肢体出现麻木、疼痛感,症状主要包括感觉减退、多汗、发热、腹泻、难以排尿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该病病情进展缓慢,且发病较为隐匿,患者的症状逐步加重,且难以逆转,临床应当重视对该病的治疗。甲钴胺对神经蛋白质、核酸、脂肪具备促进代谢效果,有助于修复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损伤。本文重点探讨应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中收治的8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加入本项研究范畴中,抽签形式将患者分做观察组、对照组,组员各40例。观察组有男23例,女17例;年龄45~76岁,平均(54.21±3.18)岁;糖化血红蛋白平均(10.27±2.06)%。对照组有男21例,女19例;年龄44~73岁,平均(52.68±3.28)岁;糖化血红蛋白平均(10.12±2.18)%。P>0.05,组间差异無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主要为饮食控制、规范运动,胰岛素降糖,或口服其他药物降糖。观察组在采取以上方式的同时,还采取甲钴胺(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812)进行治疗,每日用药3次,每次用量巍峨0.5mg,口服用药。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情况。判定疗效标准:显效:患者的不良症状显著下降,或完全消失,肌电图提示神经传导速度提升幅度高于5m/s,或已显示正常;有效:患者不良症状有所下降,肌电图提示神经传导速度提升幅度低于5m/s;无效: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无改变,且肌电图无明显改变。总有效率主要统计显效、有效总数,并将其与总例数相比得出。
  1.4统计学方法:以SP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为计数资料比,(x±s)为计量资料,各以x2、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较对照组更突出(92.50%>72.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糖尿病神经病变属于慢性疾病,临床较为多见,患者的病情较为隐匿,且患者的进展缓慢,临床症状表现呈现多样化特征,随着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提高、年龄逐步增长,该病出现的概率将逐步增高。临床对该病发病的机制、原理尚未明确,通常认为该病是由于患者糖代谢、血管出现异常,引发其自主神经、周围神经、髓鞘、神经元等损伤。部分研究认为,该病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血氧供应失常、遗传、氧化应激、生长因子不足、高血糖水平等均为导致该病的重要因素。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水平,体内的多元醇通路被激活,患者体内葡萄糖过剩,被激活后的多元醇旁路所代谢,醛糖还原酶活化将葡萄糖还原,变为山梨醇,山梨醇受到山梨醇脱氢酶作用影响,患者出现果糖,致使果糖、山梨醇在周围神经附近堆积,最后患者出现继发性发肌醇缺乏,导致第二信使作用下的Na+-K+-ATP酶活化程度下降,并因此引发患者生理异常,如脱髓鞘、炎性浸润、轴突丧失等。代谢出现障碍,导致过度糖基化,促使平滑肌细胞增殖,神经中枢血管出现硬化,神经的生长因子数量降低,引发脂质氧化过度,氧化应激作用显著增高,患者的脂肪酸代谢出现异常,最后导致病变。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通常为继续应用血糖控制治疗,并给予神经营养,帮助改善患者循环。
  甲钴胺属于辅酶B12,具有内源性,其结构中将甲基基团于中央钴分子结合,故其与物质的甲基转换间存在密切联系,可参与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转甲基反应。相比氰钴胺,甲钴胺进入神经元细胞器的难度更低,可参与到脑细胞、脊髓神经元胸腺嘧啶核苷中的合成,促使核酸代谢加快,增强叶酸的利用度,有助于提升核酸于蛋白质的合成效果。且其对轴突再生、运输功能具有促进作用,能够维护坐骨神经轴突骨架蛋白的正常运输,对于因阿霉素等药物诱发的神经退变、神经疾病具有一定抑制效果。其可帮助.恢复神经递质数量,改善神经突触的传递功能,可使神经纤维的兴奋提升。在外周神经中,甲钴胺相比于维生素B12含量更高,档期进入神经细胞中,以甲基的作用,对轴浆蛋白、血旺蛋白、卵磷脂之间的合成产生刺激效果,有助于帮助修复轴突受损区域,使其再生,帮助髓鞘修复,进而对神经传导的速度产生改进作用。作为合成蛋氨酸的辅酶,其在神经细胞合成、轴突结构蛋白组成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将甲钴胺用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中,能够营养神经,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改善其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发现,观察组疗效明显较对照组更突出(92.50%>72.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采用甲钻胺能够有效缓解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优推荐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中Smad4(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homolog4)基因启动子区及第1外显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TGF-β1蛋白表达之间的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1月-2018年5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治疗,联合组则采取常规方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联合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血气指标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善时间、血气指标以及血流动力学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出血事件相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