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枪印象(2)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njia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16是一款“有故事”的枪械。
  大概是8年前,笔者就接触了M16。作为一款极具特点的世界名枪,M16就像陈酿,需岁月才能品出味道,很适合伴随一名设计师成长。遗憾的是,当年的笔者只顾着玩,流连于各国枪械的同时,却多多少少轻视了M16。
  此后笔者对M16的认知经历了多次反复。从一开始的好玩到批判地接受,接着高山仰止,再到现在的感同身受。如今的M16已经成为美国历史上装备时间最长的枪械,从这款垂垂老矣的名枪上,我们依然能够发现那些时光暗淡不了的天才设计。

M16的基本知识


  M16是世界上第一款大批量装备的小口径突击步枪。
  就枪械领域而言,二战中的美国是一个很矛盾的国家。一方面,在强大国力的保证下,美国是二战中唯一一个普及了半自动步枪的大国,这种“全军半自动”的配置可谓豪华。但另一方面,只能半自动射击的M1伽兰德步枪客观上存在很大不足,设计也过于保守,特别和德国的Stq44相比,M1步枪可谓是相形见绌。
M14(上)、M1伽兰德(中)和M1卡宾枪,与两个二战前辈相比,“小20岁”的M14一点也不显得前卫,设计保守也是促成M16列装的“最大功臣”
美国时任国防部长的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左二)对M14有如下评语:“我认为这个项目(M14)简直是个耻辱,我不是针对军队,而是就整个国家而言,相比于制造卫星、导弹和登月舱,制造步枪明显应该是更简单的事情”

  作为二战的最大赢家,美国迅速开始了自己的枪械升级之旅,但这个旅程却相当魔化,直到二战结束后的第15年——1959年,美国人才推出他们的下一代步枪——M14。但此时苏联已经推出了AKM步枪,捷克人也已经开始装备Vz58,以中国为代表的国家都已经在苏联援助下生产AK47的本国版本。
  Stq44之后的时代属于突击步枪。“十五年磨一剑”的M14使用新设计、老思想的7.62x51毫米NATO枪弹,这种后坐力巨大的枪弹注定M14和突击步枪这个概念无缘。作为一款“魔改连发M1伽兰德”,M14在设计上也十分保守,甚至还在使用旋转后拉式步枪风格的长枪托,与时代格格不入。果不其然,M14在越南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以至于被美国时任国防部长评为“国家耻辱”。终于,身处越南的美军“火线换枪”,一款“名不见经传”的枪械——ARl5开始走上舞台,并获得“M16”这个正式名称,开始了它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服役史。
  M14过于保守,M16又过于激进。作为世界上第一款大规模装备的小口径步枪,M16采用了很多新技术,美国的军工企业和军队不仅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反而搞出了一些让人目瞪口呆的“神操作”,因此战争初期,应急上马的M16照样丑态百出。但不同于黯然退场、神秘“转行”的M14,M16逐渐站稳了脚跟,并且一服役就是60多年。在“爷爷用,爸爸用,儿子也在用,甚至孙子可能还得用”的调侃中,
  “超长待机”的M16已经逐渐成为了美国人的象征。
早期的AR15 样枪之一,采用位于提把内的拉机柄,而不是后来AR15/M16特色的“T”形拉机柄
M16A1卡宾枪。M16的各类改型非常多,除了M16A1之类的军方名称,还有诸如M603、M610之类的工厂名,型号之间外观差异很小,非常难识别
這一支同样不是M4,而是XM177卡宾枪,并且是现代复刻品。原版的XM177设计于1960年代,美国空军采购了部分并命名为GAU-5/A
M16/ M16A1 、M16A2、M16A4 大致外观区分,M16/M16A1采用三角形护木,M16A2采用了圆护木,M16A4则采用了可拆卸提把

  在“超长待机”的过程中,M16经历了数次改进。1964年,美国空军把XMl6正式命名为M16。但此时刚刚拿到“美军户口”的M16问题连连,各种改进层出不用,改型多且乱。在1967年,美国陆军将XMl6E1正式命名为M16A1,M16的生产逐步走向稳定期。1980年代初,随着北约选弹工作结束,FN公司的SSl09枪弹击败了美国的M193枪弹(M16/M16A1所用枪弹),成为北约制式枪弹,随后在1982年,美军推出了改用SS109枪弹的M16A2。   除了枪弹不同,M16A2和M16A1的一大功能区别在于,早期的M16和M16A1都具有全自动功能,但在M16A2上,美国人把全自动功能替换为3发点射,也就是说M16A2不能像M16一样全自动射击。到了2003年,美国海军陆战队率先正式装备M16A4:提把可拆卸,提把下方藏有皮卡汀尼导轨,其圆护木可以更换为带有4面皮卡汀尼导轨的护木。
  一些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M16步枪的改进型号中有M16A1、A2、A4,唯独少了M16A3,那M16A3到哪里去了呢?其实M16A3是M16A2的衍生型,但保留了全自动功能,而不是像M16A2-样选择3发点射,除此之外两款枪械没有根本区别。M16A3没有获得大规模装备。
  无论是M16、M16A1、A2、A3还是A4,它1门者B是使用长枪管(20英寸/508毫米)的步枪,全枪长都达到了1米左右,且受制于设计,M16无法折叠枪托。
  对于现代战争而言,过长且无法折叠枪托的枪械会显得格格不入。因此,美国人很早就开发了基于M16的短步枪/卡宾枪。
  在短步枪/卡宾枪方面,M16的短步枪诞生得很早,数量也很多,比如XMl77卡宾枪以及M16A1卡宾枪。这些枪械在当年就配有可调节的伸缩枪托,外形和今天的M4卡宾枪也十分相似。但遗憾的是,这些武器最终都没有获得美军的“正式户口”。到了1991年,美军才装备了第一款“有户口的正式工”——M4卡宾枪。而后的M4A1卡宾枪,则是把M4的3发点射功能改为全自动,除此之外无本质区别。
  需要注意的是,M4虽然是卡宾枪/短步枪,但并不是“小众枪”、“配套枪”。在很多国家,短步枪/卡宾枪只是步枪的补充,比如当年的XMl77卡宾枪就主要装备特种部队和二线部队。但在M4时期,M4卡宾枪已经与M16A2/A4地位相同,美国陆军就大量装备了M4/M4A1卡宾枪,并将其作为主力枪型,而M16A4步枪虽然名义上是“大哥”,但在如今反而要比M4/M4A1少见。
各个M16主要改型的参数对比

M4卡宾枪的导气管与导气箍(准星座)。M16的准星座体积并不小,但其绝大部分体积是作为准星座而存在的,作为导气箍存在的部分,重量、体积都很小

现代的M4/M4A1。作为M16家族中最常见、影响力最大的枪械,M4辨识度很高,甚至比M16还高。就外形而言,M4和M4A1之间并不好区分

AK步枪就是典型的大头活塞,活塞大头(在导气箍内)后方有连杆,连杆又固定连接在枪机框上。活塞大头的存在导致导气箍很粗,重量也不会小

优劣鲜明的M16


  现代步枪为了兼顾多方面性能,会在设计上多方妥协,故而现代步枪大多高度“趨同”,往往性能均衡而特点不足,而M16是个特例——它简直是太有特点了(以下本文中的M16和M4均为统称,不特指某一款M16或者M4)。
  极佳的精度
  影响枪械精度的因素有很多,枪弹质量的好坏、枪械加工的优劣、射手的训练水平,甚至枪械的保养状态都会大幅度影响精度表现。但抛开那些我们无法改变的东西,在现代突击步枪中,M16确实具有一流,甚至堪称世界第一的单发和连发/点射精度。M16的诸多设计,几乎都是为了精度而优先考虑的。
  气吹式自动方式
  M16采用了现代枪械中极为特立独行的自动方式——导气管式/直接导气式/气吹式,这种导气系统没有活塞,而是通过一根长长的细管(导气管),将一部分火药燃气从枪管引入到枪械的自动机内。被引流的气体在枪机和枪机框组成的“空腔”内(俗称内活塞,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活塞)膨胀。膨胀时,M16的枪机锁入节套中无法运动,气体反向推动枪机框向后运动,赋予枪机框速度和能量,完成开锁、抽壳、抛壳等一系列自动动作。
  气吹式自动方式是一种优劣分明的自动方式。它赋予了M16重量轻、重心好、开锁动作温柔、精度好等一系列优点。
  传统的导气式自动方式,无论是短活塞导气式还是长活塞导气式,枪械都必然需要活塞。枪械的导气孔大多位于中低压区,也就是枪管的中前部,故而活塞往往也位于枪管的中前部,离枪械的自动机很远。因此,枪械的活塞除了有一个大大的“大头”(即活塞头)外,“大头”后方还带有长长的连杆,以便传力。短活塞导气式的枪械,活塞后方一般还会有活塞簧。
  作为传力件,活塞必须采用耐热、耐冲击的钢材制成,重量不会太小。和活塞配合的导气箍同样是个“大个子”。对于有托枪而言,活塞、活塞簧、导气箍悬在枪管前方,严重影响到枪械的重心。
  相比之下,M16采用的气吹式自动方式就很独特——它不需要活塞,或者说用“内活塞”替代了传统活塞,没有质量。长长的、细细的导气管也很轻,这些能小幅度降低枪械的重量,却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枪械的重心。此外,由于导气管很细,M16/M4的导气箍小到足以和准星座合二为一,节省了不少的结构重量。相比之下,现在以HK416为代表的活塞AR,它们的重心就要比以M16、M4为代表的“正版AR”差不少。   气吹式自动方式还具有“动作温柔”的特性。火药燃气虽然很“猛烈”,但毕竟是流体,推动活塞的过程相对比较温柔,但活塞推动或者说撞击自动机时就是纯粹的“硬碰硬”了。得益于内活塞设计,M16的开锁过程中,火药燃气直接推动枪机框向后,赋予了M16开锁动作相对“温柔”的特性,枪械内部的振动、冲击更小,也更利于提高精度。因此,气吹式的还一大特点是精度高。在传统导气式武器上,无论是短活塞导气式还是长活塞导气式,活塞头需要一定的做功面积,也就是说活塞都有一个“大头”,这样无疑会“垫高”活塞的高度,导致活塞轴线不能和枪管重合。我们希望枪械的后坐力垂直向后,而不是“扭秧歌”似的又后坐,枪械又上跳。相比之下,M16的内活塞完全和枪管重合,理论上能消除活塞轴线和枪管轴线不同轴所造成的翻转力矩(实际上不可能完全消除),大幅度降低了枪械的枪口上跳,枪械的连发/点射精度自然能够大幅度提高。
HK416步枪的活塞和导气箍,这些额外的结构重量注定HK416的重心一定比原版M16/M4差,重量也更大
M16/M4的自动机三维模型,红框内是内活塞。和传统活塞相同,内活塞也有闭气、泄气设计,因而M16枪机上有闭气环,枪机框上有泄气孔
M16的自动机实物。记得在刚刚接触M16时,笔者就对M16枪机上的3个“铁圈”(闭气环),以及枪机框上的2个“洞洞”(泄气孔)感到非常好奇,这都是M16的特色机构
在国外的民间比赛场上,脱胎于M16的半自动枪械一直具有极佳的口碑,这些昂贵的比赛枪完全展现了M16的理论精度优势

  因此,对于M16而言,气吹式自动方式天生具有重量轻、重心好、开锁动作温柔、精度好的独特优势。
  当然,气吹式自动方式的缺点同样明显。它的小缺点(大缺点往后再讲)是比较脏,进入内活塞的火药燃气往往喷得到处都是,火药残渣很容易挂在零件或者小机构上,非常不好清理,额外增加了枪械的保养量。火药残渣在腐蚀枪械的同时,还很容易和空气中的灰尘混合,对枪械的可靠性不利,这在扬尘比较严重的荒漠、沙漠地区非常致命。如果枪械所用的枪弹比较脏,残渣很多且腐蚀性较大,或者士兵不清理枪械,这些问题都会被放大。
  相比之下,虽然短活塞/长活塞自动方式有一系列缺点,但它至少可以封闭燃气,不让火药燃气过多进入枪械的核心零部件内,能够大幅度降低工作量,这是气吹式完全做不到的。

“枪托当做机匣用”与“活动部件完全同轴”


  如果说世界上还有哪一款有托步枪不能折叠枪托的话,M16一定会站出来大喊一声:“我啊!”那些活塞AR,比如HK416也会站出来高喊“还有我、还有我”。
  M16無法折叠枪托是有原因的。M16的自动机几乎是和机匣同长,在后坐时,自动机要缩入枪托内,占用一部分的枪托空间。因此,M16完全不可能采用折叠枪托——如果枪托折叠了,自动机就要像剥香蕉一样“重见天日”了,这样无疑很危险。
  对于绝大部分的枪械而言,它们的自动机在机匣内运动,并不会进入到枪托内,或者即使进入,也只是进入一点点,比如AK步枪,我国的95式、德国的G36,甚至今天的FN SCAR也是相同的设计。但M16的自动机就“明目张胆”地在枪托内运动,即枪托部分发挥了机匣的功能。
  “枪托当机匣用”的显著好处在于使M16的机匣得以缩短。因此,M16的机匣非常紧凑。如果我们默认所有枪械都不折叠枪托的话,那么M16的超短机匣让其一跃成为最紧凑的有托枪之一。
G3家族的枪械大多没有设计折叠枪托,但他们的伸缩枪托可以大幅度收起,收起后的长度和折叠枪托相差无几
AKM和M16的机匣长度对比,可见M16的机匣明显短了一大截。但要注意的是,在有托枪中,AK 步枪的机匣也是比较短的,我们只能说M16的机匣太短,而不能说AK机匣太长
M16/M4/AR15的枪托内藏有枪托管,枪托管由铝合金制成,自动机、复进簧、缓冲器就在枪托管内工作。在采用PDW 风格的枪托的枪械上,我们能直接看到枪托管
  “枪托当机匣用”的另一个好处在于重心。枪管是一个很重的零件,枪管离人体近一些,枪械的重心就好一些。M16的超短机匣赋予了它在有托步枪中相当优异的重心,虽然无法和无托枪相提并论,但要显著好过AK步枪。特别是用惯了95式步枪的人,更能明显发现M16的重心优秀。
  “枪托当机匣用”的最后一个好处是空间充裕。M16不仅在枪托内,准确说是枪托管内安置了复进簧,还安置了一个巨大的缓冲器。在步枪中,M16缓冲器的体积完全是“豪华”级的,这给M16带来了极佳的缓冲和防反跳效果,对精度大有裨益。此外,缓冲器和复进簧布置在枪托里,进一步减轻了有托枪“头重脚轻”的问题。最为重要的是,M16实现了复进簧、缓冲器、自动机、内活塞、枪管完全同轴,“活动部件完全同轴”是有托枪中最佳的精度布局。
  但“枪托当机匣用”的设计导致M16不可能采用折叠枪托。如今网络上对于折叠枪托有很大的偏见,很多人认为折叠枪托无用,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对于士兵而言,枪械短一些还是很方便的,毕竟士兵经常要“蜗居”,比如越战时美军“掏地道”的时候,对于现代战争而言,士兵“背枪”的时间要远远多于用枪的时间,此时折叠托就更有用了。
  作为补偿,美国人很早为M16开发了可伸缩的枪托。在缩到最短时能或多或少减小长度,其可伸缩枪托多个档位可调的设计也能提供更舒适的抵肩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潮流。

独此一家的自动机


  这个世界上的步枪有很多,它们的心脏——自动机也有很多,但你很难找到M16这样“圆头圆脑”的自动机——大部分枪械的自动机都是“方头方脑”的。因此它也是最有识别度的那一个。
  圆头圆脑的自动机的最大优点是便于加工。以M16的枪机框为例,其基本轮廓就是标准的回转体,外形非常简洁,表面光洁度也高。虽然其外表面看起来有一些凸起,但都是额外加工后安装在枪机框上的。归根结底,M16的自动机是高度“特化”、“仅此一家”的,毕竟M16的自动机后坐时要缩进枪托内。
  M16自动机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包裹性好,或者说引导性好。M16的枪机框足够长,因而枪机是完全被枪机框包裹的。M16的自由行程较短,开闭锁行程也较小,这些导致M16在开锁时,枪机只是稍微伸出了枪机框,引导性很好,而不像AK步枪一样伸出很多。在枪械后坐、复进的过程中,自动机以开锁状态运动,良好的引导能够降低枪机的晃动,增加运动的准确性,降低撞击和碰撞,对提升精度同样有好处。
  此外,M16采用了弹性抛壳挺。抛壳挺位于枪机上,依靠抛壳挺簧的簧力弹出弹壳。坦白而言,弹性抛壳挺的可靠性上限并不高,尽管它在一些步枪上表现良好,但它毕竟不如刚性抛壳挺可靠。而刚性抛壳挺的缺点在于会把枪机框、枪机“分割”得四分五裂,比如AK步枪枪机框的枪机孔是一个标准的圆柱,但被抛壳挺“割了一刀”,变成了一个“C”形,刚度必然不如圆柱,引导稳定性自然逊色。而M16枪机框的枪机孔就是标准的圆柱,引导性自然更上一层楼。
M16步枪的剖视图。图中的红线和枪管同轴,红线上集中了全部的主要活动部件,这样的布局无疑有着极佳的理论精度
开锁(下)和闭锁状态的M16自动机,可见开锁状态枪机只是稍微伸出了枪机框
M16的枪机框三维模型。除了枪机框外,M16的枪机的基本外形也是标准的回转体,也非常便于加工
AK步槍的枪机框,可见枪机孔右下方被“割”了一个口子,成了C字形

  除了外形,M16自动机最让人惊讶之处是,它的重量、能量非常小。自动机是枪械的心脏,不同枪械的自动机重量不同,有“等级”之分,比如使用7.62x51毫米NATO弹的枪械,自动机就要比使用5.56x45毫米NATO弹的枪械“大一号”。目前世界上共有3种常见的小口径枪弹,使用这几种枪弹的枪械的自动机重量应该在同一水平。
  但很明显,95式和AK74都是大质量自动机,他们的自动机质量都达到了450克以上,而M16的自动机重量在320克左右,只有95式/AK74的70%。不仅如此,在同样使用5.56x45毫米NATO枪弹的步枪中,M16的自动机也是相当轻的,其自动机能量自然也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用比喻形容的话,M16的自动机就像小轿车,而AK74和95式的自动机就像4座皮卡。对于枪械而言,“温柔”的自动机无疑会带来更小的振动和冲击,枪械的精度会更好,“暴躁”的自动机则反之。但对于可靠性而言,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暴躁”的自动机更可靠。
  M16的自动机是“温柔派”中的典型。笔者的一个朋友说过:M16的自动机重量、能量几乎是5.56毫米口径突击步枪中的下限。自动机很温柔,缓冲器的体积、重量也很大,这注定M16的后坐力几乎是各国枪械中最低的。国内在基于M16的各种试验中也发现了一样的现象——M16真的太好打了,完全没有“撞肩感”。
  当然,小能量也有代价,由于M16的自动机重量偏小,能量冗余度偏低,导致M16无法适应那些比较“暴躁”、“劳累”的枪械工种,比如机枪。如今,根本没有哪个机枪敢用M16这么轻的自动机,以及这么小的后坐能量。在1980年代前后,各国都推崇在步枪上延伸出轻机枪,比如81式、AK74、AUG、SA80等,M16的轻机枪虽然做出未了,但并没有正式批量装备,笔者相信,M16轻机枪的失败有技术原因的。
  以上我们分别讲解了M16的气吹式自动方式、枪托布局和自动机,可以明显看出,“精度为先”是M16的第一原则。为了追求精度,M16甚至有点不惜代价,比如小质量自动机,折叠枪托被牺牲,比较“脏”的气吹式也被接受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些牺牲也给M16带来了极佳的精度,在相同的加工和保养条件下,使用完全相同的枪弹,M16绝对会拥有最好的单发、连发/点射精度,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未完待续)
  【编辑/何懿】
其他文献
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FN米尼米“轻机枪”,实际上是一款真正的通用机枪。  有一次我给文章配图,找到了一张米尼米机枪的图片,图中米尼米机枪正架在三脚架上射击。我给图片配上了这样的文字——“正在射击的FN米尼米轻机枪”,然后就心满意足地睡觉去了。直到几天之后,我才突然意识到了哪里不对:使用三脚架射击的……轻机枪?  很久之前,确实有一些轻机枪可以使用三脚架射击,比如丹麦的麦德森、英国的布伦等等。但
◎ 伊尔-76驾驶舱特写  回顾上世纪苏联阿富汗战争中的苏军飞机,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作战飞机,对于运输机很少提及。其实,伊尔-76运输机从战争一开始就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随后长达10年的阿富汗战争中,伊尔-76运输机架起了从苏联本土通向阿富汗的“空中桥梁”,极大地补充了陆路运输的不足,使苏军得以继续战斗下去。在1989年苏军撤出阿富汗之后,伊尔-76运输机继续承担了向阿富汗运输军援的任务,直至苏联解体
2018年10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美将退出美俄《中导条约》,并指责俄罗斯违反该条约,还特别“点名”了与条约无关的中国。此举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虽然有关《中导条约》的争论由来已久,但由国家最高元首正式公布还是首次。那么,这个被诩为“冷战时期最成功的军控文件”和世界和平基石的条约,究竟惹了谁?美俄在该条约上的主要分歧有哪些?而问题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美俄《中导条约》的分歧  《中导
2019年5月7日,俄罗斯国防部向《消息报》称,隶属俄海军北方舰队的“摩尔曼斯克”BN系统已全部入列。“摩尔曼斯克”BN是自动化的短波无线通信干扰系统,具有作战距离远、机动性能强、运用灵活和功能全面的特点,是目前世界上干扰距离最远的电子战系统,用于探测、削弱和压制飞机、舰艇的远程短波通信,将在遏制美国、北约军队在俄周边侦察活动,维护国家军事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军队-2016”军事技术论坛上展
西部戰区空军航空兵某旅组织国产新型战机歼-16改装训练
2018年3月7日,在美國阿拉斯加温赖特堡的Ladd陆军机场,第25步兵师斯崔克旅的士兵们进行M777型155毫米榴弹炮的吊运训练。温赖特堡基地主要负责战略侦察、预警、本土防空等任务。
二战后,可以平射或直射的迫击炮出现。相比曲射为主的车载或牵引迫击炮,这种迫击炮身管较长,初速较高,弹道低伸。但毕竟平射不是迫击炮的主要职能,所以俄罗斯在发展自行迫榴炮时,关于平射功能的取舍總是举棋不定。线膛迫击炮的萌芽  20世纪50年代,苏联空降兵曾提出:结合榴弹炮与迫击炮的特征,用营属轻量通用化火炮取代榴弹炮、迫击炮和部分反坦克炮,并安装在不超过10吨的空降战车底盘上。1965年,列宁格勒基洛
处于弹道初段的“神剑”制导炮弹的试射图  GPS/INS制导的一大特点在于,它既可作为一种全程制导方式,也可只作用于制导炮弹的中制导阶段。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为了防止造成附带损伤和平民伤亡,美军禁止使用传统的火炮和迫击炮对目标进行大范围的覆盖性打击,这迫使美军加紧了对制导炮弹的研制。陆炮的“神剑”率先出场  美军研制的M982“神剑”155毫米制导炮弹即采取了全程GPS/INS制导方式,是一种
我国为什么有好几种步枪弹  记者(以下简称“记”):朵院士,您好!大家都很关心我国步枪的发展,而据我们了解,各国的步枪弹只有一种,如美国的5.56毫米M85枪弹、俄罗斯的5.45毫米M74式枪弹、比利时5.56毫米SS109弹,等等,都是一种口径一种弹。我国为什么一种口径有好几种步枪弹,如5.8毫米87式步枪弹、5.8毫米95式步枪弹、5.8毫米机枪弹、5.8毫米通用弹?◎从左至右分别为7.62毫
美国的“标准”3 ⅡA等导弹目前已经能拦截中程弹道导弹,那么当它与“萨德”、“爱国者”等反导系统一起构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反导隔离墙时,会大幅削弱地地常规导弹的作战效能。另一方面,地地常规导弹成本高昂,耗费巨大,但从历次战争实践看,其打击效果、获得战绩却不尽如人意,也就是说,与航空火力相比,地地常规导弹效费比并不具有优势。然而,一些经济状况并不怎么好的国家,如伊朗等,似乎并未受周边反导隔离墙不断加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