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之声,竹之魂

来源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kanhaow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笛之声,清,亮,低则回转于空,高则响彻云霄;竹之魂,刚,直,外实内空、虚怀若谷,弯而不折、高风亮节。我与竹笛相伴数年,爱其音色,钦其魂。
  竹笛虽小,其声却如风从洞中卷过,清晰明了,丝毫没有半点杂音。气流在竹管中回转,振动着那用芦苇制成,轻薄胜纱、密布丝纹的笛膜,发出的乐音沁人心脾。其声似一泓清泉,又似一缕清风,抚慰着困乏、忧郁人的心头,使人忘却忧愁,如品清茶一般变得心平气和。
  竹笛貴为民乐之王,我自觉是当之无愧的。它不以体积服人,而以响亮的音色赢得人心。民乐队中,竹笛将前排之位让给了丝弦一类音色较为沉闷、音量较低的乐器,自己置身其后。但每当它奏响时,便主导了全场的气氛。民乐合奏之中,每每有它的加入,整章乐曲就变得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顿时令人心情为之荡漾。无论是低回宛转的曲调,还是高亢激昂的乐章,都让人难以忘怀。
  竹笛在独奏之时,更显其独特的魅力。即使是在高楼之上吹奏,那清亮的乐音也会穿透空气直抵你的耳畔。若驻足细听,便觉是一种非同寻常的趣味。听得越细,越能从中感觉到吹笛人要诉说的话语、要表达的情感,内心不由得泛起涟漪。
  我爱竹笛的清亮之声,它令我的身心总是保持舒畅。相比之下,西洋长笛虽也悠扬,但声音总不似竹笛自然,所演奏的乐曲也少了许多变化。这使我更加热爱民乐,尤爱竹笛,它那空灵的声音似乎能穿透一切,撞进我的心房。
  竹笛由竹而来,竹因其身有节,一直被视为有气节之物;其形直而挺拔,寓含高洁傲岸之意。我不由想起郑燮的《竹石》一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是我最喜爱的古诗之一。它一直激励着我,使从前那个柔弱的我逐渐变得坚强起来。竹笛自然继承了竹的这般风范。每当我将它拿在手中,轻抚着上面的竹节,便仿佛触摸到了它的灵魂深处。于是,我日日与它为伴,勤勉练习。功课劳累之隙高奏一曲,顿觉神清气爽,精神为之一振。
  笛之音,竹之魂,二者完美融合。我与竹笛相依,永爱其声,永钦其魂。
  (指导老师:刘骐)
  编辑/胡雅琳
其他文献
前几年见到治江时,他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只是额角的灰色印记依稀可见。见到那特殊的標记,我的思绪不禁飘回了童年。  小时候,我的上牙左侧长了一颗很大的龅牙,尖尖长长的牙齿凸出来,把整个左上唇顶得像要翻起来似的,要多难看有多难看。那时候的我不敢露齿笑,说起话来也不由自主地用手掩住嘴巴,更有和我同龄的一些小家伙们跑前跑后地叫着“龅牙齿、龅牙齿”……我只能悄悄躲在角落,看他们玩耍,再也不敢和他们天天玩在
期刊
亲爱的朋友,你好!我现在正踩在十七岁的尾巴上,眺望十八岁的模样。与此同时,我刚刚结束了我高二的学习生涯,即将踏入高三的生活。  常常听人说,文字是有魔力的,褪去华丽辞藻伪装的真实或许会引起人们的共鸣。所以这次我想试试,希望世界某个角落的某个你,当看到这篇文章,也许能看到一个相同的自己。  这些文字里或许会有不安,有焦虑,甚至还有一些叛逆,可它很真实,是一个真实的十七岁。  如果很不凑巧,我没有引发
期刊
一朵  与另一朵  白的雪  追着掉下来  建筑物移动  是未完成的草稿  羽毛状的思考  在桌上  凌乱地摆放  杯里有热水  迟早  与玻璃一般冰凉  眉毛上开出雪花  我的听觉  在她的枝头成为风暴  石头黑得苦闷  和脱离躯体的时间  相爱 相融  消逝 永生  此刻  我看到茫茫间  没有温度的火焰  沒有眼神的流星  还有——  一朵  与另一朵  白的雪  追着掉下来
期刊
十七岁时对一个人的喜欢,如水晶般纯粹,急切地想要和他一起穿越人潮去看世界,却又屡次临阵退缩,只能呆呆地躲在远处的杨树旁,偷偷看那个能将普普通通的校服穿出不一样味道的少年。  我与倪是初中同班同学,那时候的我还是个遇事畏畏缩缩的女孩,一次机缘巧合,我在班群中加了倪的QQ,自此,我和他如同相见恨晚的朋友一般敞开心扉,天南地北地聊。谁能想到生活中不爱言语的我们在网上却成了两个“话痨”,从校运会聊到期末考
期刊
潮湿的雨沾湿了昨夜的梦,连呼吸也觉得充满了潮气,骨头在这个漫长的雨季里生了锈,行动显得呆板而僵硬。整个世界是湿的、潮的、阴冷的、暗淡的,散发着腥味和淡淡的垃圾腐烂的味道,像一片落叶失去力气,跃落于一摊积水。  在你没出现之前,我是那枚叶片。  阳光掀开了灰青色的雨幕,正如你掀开了我颓废无望的生活。  怎么会有你这样明亮的人?你的目光落在我身上,我便如饮下一杯蜂蜜酒,得以让堵在喉咙的苦伴随着这温暖香
期刊
老规矩,我在二楼等你  初中的时候,通过补习,我认识了这辈子最要好的朋友森杰。后来补习结束,我们总要在周六的晚上见面,交流各自的所见所得。约见的地方,就在步行街的新华书店。  2005年,还是博客刚刚流行的年代。有个晚上,吃完饭从食堂出来,看到满天云霞粉紫相间,层层渲染,美得惊心动魄,当下矫情病发作,头也不回地跑去机房,透过慢得令人抓狂的网速,在博客上发了一篇几百字的流水账。结尾处,还不忘煽情一把
期刊
我最初与文字结缘并非因为热爱。  刚上小学那会儿,我写字特别丑。“像横七竖八的干柴火。”母亲翻阅着发下来的本子,微微蹙着眉,一本正经地打趣道。更糟糕的是,我的学业一塌糊涂,好像是因为写字丑而被拖累一般,低分的试卷总是怯生生地躲在书包里,暗无天日。  消息传到父亲耳朵里,成了羞愧之事。他以为写好汉字是比成绩还重要的事情,而我没有写好字,大多是他的责任,于是着手帮我改变。父亲是性情温和的人,他并没有买
期刊
一、橘子香水  “你怎么又把桌子弄乱了?”  一阵橘子香气扑面而来。女生推了一下同桌的椅背,把木偶般的男生推到过道上。她侧过身收拾旁边的课桌,就像表演一个魔术,一分钟内将垃圾堆似的桌面整理得井井有条。  男生用脚蹬一下地面,又滑行回来了。上星期,他从家里带来了有轮子和扶手的高档转椅,只要不出教室门,他便一直坐着转椅活动,人送外号“轮椅小王子”。  男生抱怨说自己的课桌失去了灵魂。  “你简直就是一
期刊
一、茯苓  通神而致灵,和魂而炼魄,利窍而益肌,浓肠而开心。  我轻轻推开斑驳的门扉,看见木质老房子向我展示肚子里的全部奥秘:高大的中药柜依墙而立,颤颤巍巍的木梯通往楼上,炉灶鸣响的欢快声音在上方响起。老屋里有着不同于室外的清凉,古旧的空气和药草的复杂香气都被冰镇在这里。  七岁的我攥着布口袋,“噌噌噌”地跑上楼。或许是听见了木梯吱呀的声音,奶奶从厨房中走出来,推了推老花镜,眯起眼笑道:“阿囡回来
期刊
1  她站在那里,像高枝上的一朵百合花。  如果不是因为神经质的动作,高老师看起来就像一朵百合花。会议室顶头的光落在她修长的脖颈上,冷光蓝调衬得人很白,似乎还能看见细小的血管。她得有四十多岁了吧,五十应该没有,不过谁说得准,天知道这种永远优雅的精英女性能在保养上下多大功夫。  剪裁良好的白色套装,薄壳银灰的手表,不用刻意但就是很舒服挺拔的站姿……有某种声音清晰地裂开,会议室里像突然绽开了一朵百合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