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画而石怎么玩 产地石友中肯建议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blepa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画面石正在成为业界新热点,关注的外地石友也越来越多。但画面石欣赏需要与赏玩质色石完全不同的思维,怎样培养画面石欣赏的思维,以便更快地进入状态?本期我们对话产地石友,听听他们的中肯建议。
  周旭东:
  对长江石这个石种要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在长江石上找珠光宝气是不妥当的;一定要去江边亲身感受长江和石头,对好石的稀少性和石头的品种和形成也可增加了解;要积累足够多的知识。
  王毅高:
  很多人了解长江石都是通过网络,这不够全面。刚接触的人最好能到产地藏家家里来看一看。别的石种,掌握了几个方面的评判标准之后,基本上能把握。但长江石品种太丰富,表现形式和内容也很丰富,只有深入地了解,才能知道什么样是最好的。如果了解不够,就很难把握某块石在长江石中的地位与定位。
  李茂林:
  泸州没有好石馆,产地基本上是家庭仓储式,好东西大多在藏家家里,所以要多看有影响力的藏家的藏品,可以从这些藏品中受到启发;如果只在市场上走马观花,容易觉得长江石不过如此。也要多向本地石友请教,可以更快更多地了解长江石的品种和表现方式。总之,要在这个环境中培养欣赏画面石的思维。
  田捷:
  刚玩的话,要由浅入深,先从便宜的淘,锻炼买的勇气、眼光、判断,然后过渡到高端;花钱买石头来提高是比较快的,钱又不多,普通石友都可以接受。可以先从翻堆子开始,然后和周围的人交流。我自己的经验还有:要确立关于长江石的正确的审美观和去河滩上感受、学习。
  丁涛:
  不同产地玩石各有不同特点,不同石友的切入点和他自身玩石的经历有关。比如我认识的外地藏家里,山东石友比较多,这和他们有玩画面石的经历有关。所以外地石友不妨根据自己的赏石经验来玩,自我一点,这是从特性上来说;如果从共性上来说,要想真正玩好就应该从了解长江石入手,地理情况、资源现状、石种、不同的表现方式、表现力,好的东西是什么样、最好的东西是什么……都要了解。具体方法就是先看资料、文章;然后到产地来,有条件最好能住下来,慢慢地去品味,寻找感觉;多跑多逛,多和朋友交流。
  董其武:
  外面的好多人对长江画面石文化内涵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或是基本面,所以不能走马观花一晃就走,要静下心来看,才能体味其魅力和内涵。能待几天当然更好。除了店里的,藏家家里的也得看一看,才能淘到满意的东西。不要只看外面的十块钱的,不然高端的东西、好东西就会落下。
  罗焱:
  首先看大藏家的石头。不要一开始就去淘石堆子。把自己欣赏的境界拔高,再回头看市场上的东西,这是外功,借助别人的力量拓宽自己的视野。其次练内功,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把生活节奏放慢,泡茶、听古典音乐、欣赏书画,多被琴棋书画熏陶。外功内功都做好了,再入手买。买时,把钱分成三等分来花,比如有十块钱,一块钱买玩了就扔的石头,五块钱买我喜欢别人不一定喜欢的石头,四块钱买自己喜欢其他人也认可的石头。这个方面要多向杨雷学习,杨雷是新生代外地藏家中的翘楚。
  牟祚平:
  长江画面石我个人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石头。长江石上的文化符号很多和传统文化重叠,其他的石种是达不到的,所以欣赏长江石首先本身要有一定的书画方面的修养。其次,光在网上看图片不行,这样提高太慢,
  “学费”也会交得多,应该到产地来看,看真实的石头,经过实战,才能快速提高。第三,现在很多人对长江画面石认识上还有误区,所以咱们《中华奇石》的“五问”(本刊2013年第3期53页)“问”得特别好!外地石友对长江石就有诸多这样的误解,走出这些误区才能玩好长江石。
其他文献
杭州概况  近三十年来,奇石原产地市场在石界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广东、云南、内蒙等地形成了一大批极具产地优势、规模庞大的原产地市场,在屡次掀起市场投资热潮的同时,也创造了原产地市场的“黄金时代”。广西柳州如此,内蒙左旗如此,云南龙陵也如此。而在资源匮乏、产地奇石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非产地市场的投资价值被越来越多人重视。这类终端市场没有资源优势,却因经济实力和文化积淀成为奇石的高端消费区。随着奇石
期刊
一块墨绿欲滴的孔雀石,质地坚密细腻的同心环状花纹,花团锦簇、热闹非凡——这是盛夏才有的绿,浓烈、凝重;这是滴水穿石的精神展示,团簇、稳固;这是生命的象征与昭示,蓬勃、欣然;这是每一个热爱生命之人的共同梦想——以最纯净的色彩,演绎最纯粹的生命历程。
期刊
雨花石晶莹剔透、纹奇色丽,被誉为“天赐国宝”、“石中皇后”。雨花石小巧玲珑,可供手玩、家庭陈列和案头摆放,易于观赏、品鉴、收藏和交流。雨花石不仅单枚意趣无穷,而且可以多枚共组,构成反映一定题材和意境的组合石,深受中外观赏石、宝玉石收藏家和爱好者的青睐。  “雨花石”一词始见于明末清初,并沿用至今。雨花石作为观赏石,它并不代表雨花石组的所有砾石,而是“南京雨花台组观赏砾石”的简称,因此,雨花石应是产
期刊
楼宇千重,巍巍乎壮如山岳,登高极目,纵怀骋意远。眠伴西风,心有明月。自古料峭多抱负,凝辉常记凌云志。月有痕,星依旧,旧事有新颜。  题名:【醉月抱星辰】  石种:武陵穿孔石  尺寸:38×28×23cm
期刊
霓裳着衣  翠玉雕琢  青翠点  绛紫笼  一曲妖娆飞凤  恋恋销瑰处处  不知身已近  顷刻醉金黄
期刊
此仙都丹玉雕件质地净、细,色泽艳、丰。看其第一眼,便被硕大的蜂巢所吸引。大、小六角形的蜂房,镂空且颜色深浅变化自然、真实,最为难得的是雕刻者把贮存蜂蜜的蜂房零星地填满了蜜,让此品不仅有了真实感,更使得赏者蜜满心头。蜂巢之上,卧裹着种类繁多的果实,颜色之美、形状之真实,使人不禁想张口品尝。  此作品雕工效果美轮美奂,意谓富贵吉祥、五谷丰登。
期刊
六、玛瑙色带及纹带的基本类型及形成原因  玛瑙的色带及纹带的形成原理,与沉积岩在水体里形成“层理”的原理相似。当火山岩的孔洞中聚集的二氧化硅溶液(离子溶液或大分子胶体)沉淀或脱水固化时,先固化的沉淀在最下层,后固化的依次沉淀其上,再后固化的必然处在更上层。由于每次沉淀固化的条件改变,如微量元素或色素离子的浓度改变,就生成了不同的色带或纹带。如果整个沉淀、固化的过程中,环境条件和成分、浓度都保持稳定
期刊
何虎  电话:13989869198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1965年参军,历任作训参谋、团长等,1996年晋升为武警少将,浙江省第十届省委委员、中共十四大、十五大代表。除了将军的身份外,他还是一位笔力雄厚的书法家,他的字端庄大气、厚重而有神韵,着实让人震撼。参军期间与石结缘,深陷其中,与书法结合,可谓相得益彰。  林兼  电话:18958071288  《中华奇石》杂志杭州通联站站长,致力于当
期刊
一条河,从远古走来流向未来,冲刷了岁月的荒芜,沉淀着黄土的厚重。上天的苍茫映衬着晚霞一样的柔美,那少女般的羞赧,更是没有一点儿遮遮掩掩的虚情假意。几个潇洒的回旋弯转,是有力的臂弯将原本的辽阔搂入怀中,私语窃窃,细琐的话语一辈子也说不完。  时空是被编造出的方舟,想象是被放入杯中的醇酒,当时空和想象遭遇,就只剩下了喜怒与哀乐,一条河,一个分界。
期刊
2010年,黄龙玉在争议中大热,成为市场中最受关注的现象之一。临近年底,芒市、龙陵、昆明三地相继办展,吸引全国的黄龙玉藏家齐聚云南,将黄龙玉的年度大戏推向高潮。    芒市泛亚珠宝工艺品博览会    (记者其实)芒市泛亚珠宝工艺品博览会率先于12月26日开幕。此次博览会由德宏(国际)珠宝小镇及芒市珠宝商会共同举办,有来自昆明、广东、浙江及斯里兰卡、印度、缅甸等地的珠宝商参展。全国著名珠宝专家摩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