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溱湖芦苇和芦苇+香蒲群落中植物对湿地土壤N、P的固持效果

来源 :湖泊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zhang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土壤是湿地生态系统固持氮(N)、磷(P)的重要库,水生高等植物在湿地土壤固持N、P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室外取样与室内实验结合的方法,对溱湖湿地两种主要湿地类型(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和芦苇+香蒲(Typha latifolia)群落)影响湿地土壤N、P固持过程的规律展开研究.分析了芦苇、香蒲各器官生物量和总氮(TN)、总磷(TP)含量及储量对于土壤各土层TN和TP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溱湖湿地对于水体TN和TP有一定的削减作用,且对TN的削减作用更大;(2)芦苇可以增强湿地土壤(30 cm以下的土层)富集N的效率,并且芦苇+香蒲群落中土壤固N效率更高,芦苇植株内TN和TP储量都是根>茎>叶>穗,而香蒲则是根>穗>茎>叶;(3)芦苇和香蒲茎、叶器官的TN和TP含量在夏季均显著高于其他几个季节,尤其是芦苇茎的TN含量在夏季高出其他几个季节70%~84%,而TP含量甚至高出其他几个季节81%~92%;(4)芦苇、香蒲对于P贫瘠的响应机制不同,导致芦苇会消耗土壤P,而香蒲的介入可以抵消这一消耗过程.因此,芦苇+香蒲的植物配置模式可以提高湿地土壤固持N、P的综合效率.
其他文献
编制全国性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涉及到多个学科的大量与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需要对海量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存储、处理与统计分析。GIS信息技术适用于存储、管理、分析与表述各种带有空间分布特征的信息。文中介绍了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工作中“GIS信息系统设计专题”的成果。该专题所设计的系统,可充分利用GIS信息技术的各项功能,对编制地震区划图所使用的各种数据从输入、编辑、处理、分析、图形绘制到输出进行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患者中肝细胞癌病理分化的结果与动态多层CT不同阶段的血管模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6例病理上已经诊断为肝癌的患者(男50例,女6例,年龄介乎29至90岁,平均年龄55)
本文将从恶意注册商标行为的现状出发,分析恶意注册商标的行为内涵,探究行为存在的社会和个体原因,并且通过梳理和考察相关的商标法律制度,以期提出建设性意见以应对恶意注册
写实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自诞生之日起从未停止过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在中西艺术多元化的今天,它仍然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中西写实理念的融合,对于中国画的发展无疑产生了巨大的
间接道德教育既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又有其自身的可能性限度。它是与直接的道德教学互为补益的学校德育的基本存在方式,是德育之非预期性、多学科性、弥散性的必然体现,是弥补直
目的明确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结直肠癌(CRC)107例、结直肠腺瘤(CRA)75例及健康体检者120例的外周血及相关临床资料,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涌现出很多教育理念,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课程的研究、开发、使用和评价的全过程,寻求高中地理课程开发理论和实践模式的共同创新,开发出新的能够推进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