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野牦牛的分布、种群、致危因素及保育

来源 :野生动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Leno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牦牛是濒危资源性动物,特产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主要分布于中国及印控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野生种群估计为24000~30000头,中国的青海、西藏和新疆等西部地区是其核心分布区,有野牦牛22000头左右。中国的野牦牛有祁连山型和昆仑山型两个生态类型,两型牦牛从外形、生理、生化等方面均体现出对高寒生活的良好适应。野牦牛的最喜好生境为高寒草甸,其喜好食物主要含禾本科及莎草科植物。过度利用和盗猎、生境变化、同社区的冲突及与家牦牛的食物和生境竞争是导致野牦牛种群下降和濒危的最主要因素。为保护濒危野牦牛种群及生境
其他文献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还大大提升了工作质量。在我国民航事业中,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广泛应用,无线环境日益复杂,不仅阻碍了有关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也给
研究了一种新型合成纤维-多微孔型的改性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的孔结构及耐久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改性聚丙烯纤维可以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在一定范围内
水的近红外吸收光谱受温度影响较大,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对水溶液样本进行成分测量时,温度的影响不能忽视。特别对于葡萄糖这种弱吸收成分,温度的微小变化会对其测量精度造成较大影
本文梳理了近十年我国羊肉进出口情况,并从我国羊肉供需关系、国际羊肉价格、人民币汇率水平、疫情等方面对我国进出口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发现:2014年以前我国羊肉进口量
本文客观分析了成人转制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主要问题,总结了成都师范学院以本科合格评估为契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学校今后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
以改良的PVK培养基从玉米和象草根系及其根际土壤中筛选溶磷菌,通过其在NBRIP液体培养基中水溶性磷浓度确定菌株溶磷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限菌砂培试验测定菌株在玉米根际的
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具有快速、等温、特异性高、操作简单等特点,因而近年来基于LAMP原理的生物传感器被广泛开发利用。基于此,对L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建立自我管理小组开展健康自我管理的效果。方法 2010年4月—2011年3月选择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紫藤苑和合欢苑居委会内居住的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
目的:通过对梅州妇女乳腺疾病的调查与分析,为当地卫生决策部门制定预防对策提供参考。方法:2010年9月-2013年9月,采用机会性筛查方法对9428名梅州妇女进行乳腺疾病抽样调查。
目前地铁正在全国性的大规模修建发展中,地铁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高瓦斯隧道越来越多,工程质量管控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本文以成都地铁18号线高瓦斯浅埋暗挖法隧道为例,介绍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