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拮抗细菌菌株(Pseudomonas fluorescens) Pf7-14,(Pseudomonas sp.)P13,均显著地抑制水稻纹枯病.离体测定表明,两菌株并不相互抑制,其为一个亲和性的组合.在温室条件下(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通过分批播种,接种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在水稻分孽盛期喷雾拮抗细菌,并采用定期取样,平板稀释分离法在含不同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回收细菌,测定该组合Pf7-14+P13-R(Pf7-14是天然的抗萘啶酮酸菌株;P13-R是P13的利福平抗性突变体)中菌株Pf7-14和P13-R以及单剂菌株Pf7-14和P13-R在水稻健株及纹枯病株上的种群数量.2批试验结果均表明,混剂中菌株Pf7-14和P13-R的种群动态的变化是不一致的.在健株上,在相同的时间内单、混剂中菌株Pf7-14的种群数量基本保持相等;但在病株上,混剂中菌株Pf7-14的种群数量在应用后的一段时间内却显著地高于单剂的群体数量,第1批试验中,显著性差异发生在拮抗细菌应用后1~4 d,单、混剂中菌株Pf7-14群体数量相差可高达3.99倍,第2批试验中,显著性差异发生在应用后4~7 d,群体相差可高达3.17倍.相比,无论是在健株还是在病株上,在相同的时间内单、混剂中菌株P13的种群数量基本保持大致相等,没有显著性差异.这些结果表明混剂中菌株Pf7-14比P13在病斑上具有更强的营养竞争力.同时表明,理论上这个亲和性的拮抗细菌组合是一个增效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