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高校武术教学中灌输“以人为本”理念的分析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sh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8-000-01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迅猛发展,武术这项中华民间历史悠久的传统式体育项目也已经逐步走进了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中,而“以人为本”乃是新课改中的核心思想,故此在我国的高校武术教学中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乃是目前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当务之急。本文基于“以人为本”这种教学理念之上,针对我国高校武术教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新的教学模式革新策略,希望以此能够促进我国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校教学 武术专业 以人为本 新课改 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目前我国毕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这就要求高校对其学生必须加强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而将武术这种传统文化引起高校课堂便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方式。但是,随着新课改的颁布实施,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中还存在着许多弊端,所以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科学有效的革新,乃是高校武术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的义务与责任。
  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概念阐述
  坚持“以人为本”的这一要求是由我国的第十六届三中全会中的《决定》首次提出的,而后在新课改的内容中,也明确表示应该以这种思想为教育核心。“以人为本”式的体育教学模式其先决条件在于对学生个性的充分肯定、认同,要保证学生们在体育教学当中拥有主体地位,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发展,维护学生自由学习的权利。除此之外,因学生的先天条件及成长环境不同,教师还应当承认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并且注重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提倡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而且,应当注重培养学生们对于体育教学内容的积极性与能动性,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得。“以人为本”这一现代体育教学理念的核心思想不再是制约与管理,而是以人性为切入点,充分展现出人与人的尊重与理解。
  二、“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作用性分析
  武术教学的教育内容本身便是一种动态的,可供师生双方产生交流互动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故此,将“以人为本”这一理念运用到武术教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是具有很强的可行性的。“理念”这个词汇在《辞海》中的解释为“看法及思想,乃是思维活动所得到的结果”。它既是观念,又是行动,所以在武术教学中,将教学理念融合进去,在极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高校武术教育工作者对于这种教学理念的领悟与认知,并且可以将其充分融合进课堂教学当中,且灵活应用。详细地说,“以人为本”这种理念在高校武术教学当中的应用内容具体如下:
  (一)教学课堂中的核心主体应是学生,在教学内容的开展过程中应始终关注学生的进步发展空间
  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乃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可以双向互动的教学活动,这便对教师有了一种新的要求。高校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身份,将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充分发挥自我的个性及能动性。所以,高校体育教师必须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基于将学生作为课堂主题的理念基础上,开展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促进高校武术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倡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就目前高校的武术教学现状而言,其设定的课程内容大多都是非常规范化的武术套路。例如说青年拳、经过改编简化的太极拳,虽然在当年这些武术知识的普及的确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可是随着时代的转变,社会的进步,这些规范化的武术套路并不能满足目前高校学生的需要。所以,现代的高校武术教学内容应当充分尊重学生们的个体差异,在教学模式的设定上也应当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如此才能充分提升高校武术教学的教学效率。
  三、高校武术教学模式的革新策略研究
  在现有的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上,其上世纪五十年代所编排的武术套路依然予以沿用,这对于成长在多元化社会背景下的高校学生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可言。所以,对于当今的武术教学来说,其教育改革已然成为了刻不容缓的新课题。故此,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结合武术的自身实际特点,将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建立起以学生为灵魂核心的“从招式到套路”的高校武术教学模式。简化传统教学中枯燥、繁琐、难懂的武术招式,创造出短小精悍、便于记忆且实用性强的组合套路,而且可以结合地域特色文化进行不同的创新。除此之外,在对教师与学生进行月度、季度评估时,应当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这一教学理念的思想要求,如此才能使高校武术教学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武术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时间并不长,就其他科目而言起步也较晚,但随着新课改的颁布实施,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融合加深,武术教学的价值会顺应着新课改的要求,在高校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随着武术教学的深入发展,我国的高校学生也会得到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培养,高校也会因此得到推动,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樊艺杰.浅析“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在我国高校武术专业教学中的体现[J].搏击(武术科学).2011(12).
  [2] 王飞.普通高校武术公共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04).
  [3] 刘旭东.试析“以人为本”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运用——兼论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策略[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12).
  [4] 李胜恒.我国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0(08).
其他文献
初遇豫园,在郭沫若的诗里,“玲珑玉垒千钧重,曲折楼台万姓游.坐使山河增添色,豫园有史足千秋.”自那时起,豫园之景便成了我的魂牵梦绕.rn当我真正踏进这方水土,我仿佛置身于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8-000-01  摘 要 篮球运动的普及和开展不仅丰富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促进学习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更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同时,篮球运动对促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也有着积极作用。本文主要就篮球运动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各个层面影响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篮球 高校 校园 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8-000-01  摘 要 大众健美操作为一种集音乐,舞蹈,体育,美学于一身的一种运动方式,在全民健身计划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以合肥的市民为调查对象,分析他们的运动休闲方式等,折射出大众健美操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根据结果提出对全民健身运动的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全民健身 国民体质 大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8-000-01  摘 要 目前的社会建设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经济建设,而是逐渐面向休闲文化建设发展,并且在东、西方休闲文化渗透和交流的同时,也对休闲文化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而大众体育在休闲文化的作用下,逐渐由竞技性向健康、娱乐和休闲的方向转型,并且经过研究显示,大众体育和休闲文化相互促进的作用下,能够推进两者的共
题记rn“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追忆那段时光.献给曾经唯一的知己,祝愿你学业有成,实现理想.愿幸运与快乐处处伴随着你.rn——此致逝去的、永远无法再追寻的、短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8-000-01  摘 要 传统意义上的养生术和现代体育思想在运动项目的选择、生命观与认识论价值取向、社会文化背景、体育项目、人文精神方面与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的,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关键词 传统养生术 现代体育思想 区别和联系  现代体育思想是通过比赛和对抗来表现自己,为竞争和荣誉来实现某种目的
目的 筛选对媒介蚊虫有驱蚊灭蚊活性的植物资源,进行驱蚊灭蚊效果研究,对蚊虫进行防治,为植物源杀虫剂和趋避剂的开发研制提供基础.方法 浸泡提取植物中的活性成分,过滤浓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