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凤冈地区早寒武世牛蹄塘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来源 :华东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uan8146067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低温液氮实验、CO2吸附实验及高压压汞实验等分析手段,对贵州凤冈地区早寒武世牛蹄塘组页岩钻孔岩心最优孔隙段进行了综合分析。牛蹄塘组页岩各种孔隙发育较齐全,连通性好,是良好的页岩气储集层。微孔及纳米级孔隙发育,孔隙形态为墨水瓶孔、圆锥状等无定型态孔隙,为吸附气提供了较大的比表面积;有机质孔、粒内孔、晶间孔、粒间孔较发育,连通性好,孔径多数为100 nm~5μm;大孔(>1000 nm)连通性好,有利于气体解吸、扩散及渗透,具有较大的孔隙体积和比表面积,为气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出,对于小学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鉴赏层面以及绘画方法的提升层面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使得学生真正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由创造力的一些策略,希望能为以后的美术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创新性。
传统版式设计多停留在二维平面空间信息载体阶段,主张将色彩、文字、图片等元素进行排列组合,创造出全新的视觉形象。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及技术的创新,数字媒体普及应用,版式设计不再局限印刷工艺,以二维平面空间为基础,通过衍生发展,可以产生立体空间、连续空间、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虚拟空间。因此,本文以视觉语言为切入点,进一步提出不同空间环境下版式设计视觉语言的表达要点,旨在为优化版式设计提供有效价值建议。
自然资源通常被称为天然资源,是在未经加工和雕琢的状态下就具备某些方面价值的事物。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对自然资源加以有效运用不仅符合幼儿对事物认知需求,还能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情感,让幼儿体验到自然界带来的乐趣。本文将对自然资源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运用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并提出自然资源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新课程改革标准背景下,教育水平逐渐提升,而在现如今的教学环境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已经成为教师关注的难题之一。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由于很多学生觉得音乐这门学科不是主要的科目,不用考试,所以被学生和家长忽视,当然在中职音乐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导致学生不喜欢这门课程。因此中职音乐教师要适当的改变教学方案,培养学生主动性,使得学生学好英语这门学科。
浙东象山石浦附近出露1套火山沉积岩系,前人称为石浦组,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泥岩、砂岩与叠层石虫管生物礁灰岩互层;上段以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为特征。长期以来,关于石浦组层位归属和生物礁石灰岩的时代存在争议。文章对在象山石浦组上段流纹岩和下段沉积岩中新发现的玄武岩夹层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测得它们的年龄分别为(117.8±2.2)Ma和(116.1±1.0)Ma,表明象山地区石浦组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经区域地层对比研究,确定石浦组与馆头组层位相当,属于同期异相地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如何全面培养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成为了教育行业所关注的重点内容。高中音乐需要对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乐感、音乐鉴赏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培养。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在新课改形势下对高中音乐教学进行创新,成为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河南出土发掘的古代墓室彩绘壁画数量众多,且不乏精品,随着近年来的博物馆热,博物馆展示的古代壁画艺术也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因此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壁画珍品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通过对大兴安岭火山岩带中北部地区北岸林场一带中酸性火山岩进行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特征研究,探讨其形成的年代及构造背景。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表明,中酸性火山岩形成时代为(166±1)Ma,属于中侏罗世,岩性为粗面英安岩和粗安岩。在主量元素组成上,SiO2含量为59.58%~68.34%,(Na2O+K2O)为7.78%~8.84%,K2O/Na2O值为0.73~0.82,
目前兴趣大增的发展问题与演奏风琴艺术的悠久历史有关,研究问题涉及到科学分析国内许多知名教师和演奏家的丰富实践。这一领域的音乐科学已获得最紧迫的重要性,因为表演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它们与俄罗斯音乐文化的演变,音乐和表现手段的变化的直接联系被认为不是孤立的,而是在欧洲音乐艺术的背景下。
我国东部中低山区是否存在第四纪冰川作用一直存在争论。冰川作用使山体遗留冰蚀遗迹,通过研究冰蚀遗迹可进一步分析山体地貌的演化过程,辨识是否存在冰川作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大视域俯视观察山体地貌,可突破地面视野对山体地貌观察的局限性,为冰蚀地貌结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喜马拉雅山广泛发育现代冰川,冰蚀地貌清晰且典型。通过研究喜马拉雅山脉冰蚀地貌结构,发现了冰蚀三角脊链,揭示了山体冰斗集群发育过程及规律。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