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丝绸之路的现代故事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代表人民日报社参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際研讨会,更多的是想从一个媒体人的视角,探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媒体作为。
  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曾经是一个光辉的起点。700多年前,正是从这里出发,中国航船远涉重洋,在辽阔的海洋间搭起经贸之网,架起友谊之桥。那时候,泉州港闻名于世,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东方最大海港。
  如果从唐代中期中国第一份古代报纸诞生算起,可以说,媒体缺席了张骞策马西行的壮举,却见证了郑和扬帆西下的时代沧桑。千年前的丝路辉煌,铺展在报人墨客的笔下,日出万绸、衣被天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让世人至今能一阅春秋。
  媒体人常说,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具体到丝绸之路,岁月的爬犁耕耘的道义数千年一以贯之:这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新时期的媒体,在传承、振兴的历史进程中,该有怎样的作为担当?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解读丝路
  如果描述“丝绸之路”这一概念的文化内涵,开放、包容、互惠,可能是谁也无法否认的概括。今天我们在国内种植的西红柿、马铃薯、玉米,最初都是拉美的特产。还有考证认为,西瓜最初种植于非洲,也是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联通来到了中国。而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帕皇宫,藏有10世纪以来的中国陶瓷10358件,其中就包含了世界藏量第一的40件元代青花。物资的交融带来精神的沟通,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激活现代世界的因子。
  当今时代,互联互通的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丝绸之路最鼎盛的时代。一度沉寂的丝绸之路,蕴藏着人类文化交汇的密码,也是贯穿欧亚大陆这个世界唯一东西走向大陆的通道。以互联互通精神,重新激活这条古老的道路,“丝路复兴”正当其时。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不到一个月,他到访东南亚,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个宏大倡议,合称“一带一路”。世界上最长的两条经济大走廊、文化大长廊,自此走出历史,重新出现于东方版图。“一带一路”引发强烈反响。亚洲、欧洲、非洲,甚至大洋洲……应者云集。很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主动提议,加入到“一带一路”中来。他们纷纷找寻同“一带一路”的战略契合点,积极对接发展战略、国家规划。
  “一带一路”的倡议之所以引起热议和支持,归根结底是因为它道出了沿岸各国人民的心声,符合沿岸各国的共同利益。从历史到当下,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内在精神气质延续不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一带一路”有了丰富的现代性,成为打破民族国家之间天然的阻隔,在区域与区域、国与国之间形成共同体的一个尝试。站在历史和世界的层面思考丝路,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解读丝路,正是每一个负责任、有远见的媒体的使命。
  讲好“一带一路”大故事
  从叙事的角度看,历史就是故事。当今世界的发展变化,也是一个大故事。世界故事,最精彩的篇章,可能就是“中国故事”。而“中国故事”中,最精彩的篇章,可能也莫过于“丝路故事”。媒体是丝路的守护者、倡导者,有责任呵护丝路的根基,维护丝路的畅通,传播丝路的理念,有责任为未来留下我们时代精彩的丝路故事。
  此前,我做了一个统计,《人民日报》有关“一带一路”的报道,多达千余篇。“钟声”是《人民日报》重要国际评论品牌,仅在该栏目,有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言论就已达21篇。而人民日报社的新媒体方阵,包括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更是铺天盖地,以万为单位计量。翻开一篇篇报道,历史的、现实的,乡土的、都市的,悲欢离合,尽展人生百态。丝路故事,可说精彩纷呈。
  当前,在加快自身发展、实现民族复兴方面,中国同两条丝绸之路沿途沿岸各国都有着同样的信念和梦想。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已经发出,具体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国一起商议,共同推进。但是,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沿岸各国人民真心真意的支持,将是决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推进速度、发展深度和广度的关键因素。
  媒体是丝路的守护者,有责任呵护丝路的血脉,维护丝路的畅通,传扬丝路的理念。
  在讲好“一带一路”大故事、发出各国合作好声音方面,我认为媒体需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讲清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秉持的和平属性。
  东盟秘书处公共事务主任李键雄在《人民日报》上讲述了一则故事:在新加坡拉柏多公园附近,曾有一块高6米、形状似龙牙的巨石,据传郑和的船队以此石作为航线的标志。后来巨石被英国人炸毁,新加坡修建了复制品,命名为“龙牙门”。在他看来,和西方殖民主义者带来枪炮和战争不同,中国船队带来的是满载丝绸和茶叶的商船;千百年来,中国正是通过自身的和平发展,促进了中国同东南亚的经贸、文化交流。
  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代表处主任赫尼姆?塔哈?西博黎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深情回忆说:“在我的家乡伊拉克,古港巴士拉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陆上,因为成熟的铁路和公路网,中东一座座四通八达的‘旱港’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历史经验一再证明,不同的民族为了共同的利益可以携手并进,密切的商业活动、人文交流可以使人们远离争执和敌对,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积累越来越多的共识。”
  这样的故事和话语,不经雕琢、不加修饰,朴实自然,却最是打动人、鼓舞人。从历史到现实,海上丝绸之路凝聚着和平、包容、文明互鉴的宝贵精神。如今,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同样体现了沿岸各国和平发展、共赢发展的共同愿望,也是沿岸国家维护和平、深化友谊的坚强基石,最终将为沿岸各国带来持久和平、共同繁荣。我们需要大声讲出和平友好的故事,让它们在“一带一路”的建设、共赢中不断地滋润沿岸各国人民的心田。
  第二,讲清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创造的共同机遇。   “一带一路”建设符合沿线各国利益,不是人為强行推动的一体化方案,而是自然形成的合作构想。如何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蕴藏的诸多合作机遇讲述清楚,是摆在媒体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今天,“一带一路”昼夜跳动的经济脉搏中,两组数据,格外引人瞩目:一组是它在世界经济中的权重。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覆盖约44亿人口,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一组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大盘子中的比重。中国是不少沿线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主要投资来源地。近10年,与这些国家贸易额年均增长19%,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6%,更积极在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并设立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
  阿拉伯名著《一千零一夜》中,有一篇脍炙人口的《辛伯达航海旅行记》,有人推测故事的原型是航海家阿布?奥贝德。1200多年前,他把亚麻、棉花、乳香和药品远渡重洋带到中国,并带回了丝绸、陶瓷和樟脑,他出发的阿曼港口苏哈尔由此被称为“通往中国的门户”。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本来就是商旅之路、贸易之路。“一带一路”的倡议,有利于各区域间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建立和健全亚洲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使区域合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媒体是真实的记录者,我们媒体人有责任、有义务引导人们意识到,这决不是争夺海上霸权、决不是零和游戏,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联系和提升,是共同繁荣的愿景。媒体应该秉承客观理性的态度,最真实最客观最生动地报道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及主要城市的发展,促进沿途各国以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同推进这一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第三,讲清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文明互鉴。
  1419年,郑和船队带回来的“麒麟”,引发南京城万人空巷的围观盛况,其实这是从非洲带回来的长颈鹿。法国皇帝弗朗西斯科将中国瓷作为私人的“秘宝”,放在壁橱中收藏以便随时赏玩。纵观人类文明进程,古丝绸之路以其连接文明形态之多、跨越历史时期之长而著称于世。
  习近平主席曾说过,“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促进文明互鉴”。世界不是只有一种颜色,一带一路沿线的各个国家,人种不同、宗教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但历史与现实都已经证明,这并不会成为沟通的障碍。相反,正是因为这样的不同,才让这广阔的区域,呈现出更丰富的色彩,这正如中国古语所说的:“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去年夏天,《人民日报》召开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去年底,《人民日报》又以“共建海上丝路、联通亚太梦想”为主题,邀请来自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巴基斯坦等17个国家46家媒体的96位媒体代表、外交使节等,召开了东盟与中日韩媒体合作研讨会。这两次论坛上,与会代表都表示,一路一带沿途各国,应该加强互联互通、促进互利合作,在夯实媒体合作、助力民心相通等议题上也展开了热烈讨论,达成多项共识。介绍这两个论坛的成果,正是想说,“一带一路”给媒体合作一个巨大的舞台,这也是促进文化交流、加强互相理解的重要内容。
  2014年,中国有两个与交通有关的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一个是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一个就是沟通东西的丝绸之路。这也充分说明,“一带一路”的构想,不仅仅有经济的意义,在文化上也有着同样深刻的价值。作为媒体人,见证和推动文明的交流与进步,正是最大的幸运。
  “丝路媒体”需要三个“E”
  丝绸之路,是打破千山横亘、万水阻隔,让天涯若比邻的友谊之路。今天,“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媒体,可以说都是“丝路媒体”。如果说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推动了发展道路之间的互联互通,媒体交流促进的就是彼此心路之间的互联互通。心路互联互通,就会成为沿途国家的和平之锚、繁荣之桨和幸福之帆。我们共同的责任,是在各个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心灵之间,搭起一条“心的丝路”。在此,我倡议各位媒体同行,以三个“E”,共筑“丝路媒体”精神,共促“一带一路”大业。
  第一个E,eyes,目光。
  摒弃傲慢与偏见,以诚恳尊重讲述丝路故事。
  第二个E,extensiveness,延展。
  拒绝偏激和狭隘,以开放包容共铸丝路精神。
  第三个E,exchange,交流。
  告别画地为牢,以交流互动谋求文明共识。
  一片土地的历史,就是在她之上的人民的历史。
  海上丝绸之路,是用生命与执着蹚出来的经贸往来之路,是用信念与希望蹚出来的文明交融之路,是打破千山横亘、万水阻隔,让天涯若比邻的友谊之路。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第一大报,真诚希望与各国媒体开展合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途各国民众相知相亲作出新的贡献。相信我们的携手努力,能够让海上丝绸之路在新的时代,编织出和平友谊、互利共赢的巨幅锦绣。
  (此文系2月11日作者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小标题系编者加。)
  责编:谭震
其他文献
固沙压尘、锁住水分,为沙化地区初植苗木生长奠定基础。5月中旬,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用科技手段实施综合治理沙漠、遏制沙尘暴研讨会"上,广东环宇绿奥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仿真
遂昌县有4个国有林场,随着天然林禁伐工程的深入,国有林场的生存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林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滞后;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日渐突出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加大扶持力度;
本课题源于导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连续震源的煤层反射式槽波精细探测理论研究”,旨在完成对弹性波回波的特征提取与分类识别,为基金项目中弹性波在实际煤系地层中
7月25日上午,“视觉符号与国家形象塑造专家研讨会暨中国主题视觉符号项目启动会”在中国外文局召开。来自国际传播、艺术设计、文化产业、动漫生产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
设计(design)存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是一种文化行为,也与环境密不可分。从design的语义和语源入手,探讨了design在现代社会的真正涵义,阐述了设计与传统的关系、设计与环境的关
我过去几年在美国多次参加有关中国在非洲的研讨会,但真正到非洲一线采访中资企业,去年8月还是头一遭。我的目的地:埃塞俄比亚(以下简称埃塞)。  作为驻华盛顿的记者,埃塞可以说是最熟悉的名词之一。华盛顿及周围地区居住着约25万埃塞俄比亚裔人,数量仅次于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在华盛顿,埃塞饭店到处可见。坐出租车和逛商店,也会常遇到埃塞裔司机和营业员。  而当我在华盛顿杜勒斯机场埃塞俄比亚航空柜台办理登机
农户开办养殖场,因管理粗放,往往会导致鸡群同时患上几种病。从江苏滨海鸡养殖场的鸡群发病切入,描述了鸡群的发病症状,并对病鸡进行了解剖,在实验室进行化验,查出鸡群同时感染了新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西方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日益增多。西方媒体在不得不承认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更加激烈地抨击中国政治制度、军
2016年春天伊始,我远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Rothman骨科研究所以及内华达大学医院参观访学,主要学习髋、膝关节置换及运动医学损伤关节镜手术治疗技术,收获颇丰。现将学习期
我把许愿灯打开,把蜡烛嵌在许愿灯底部的铁丝网上。爸爸说:“拿好上面,我要点火了。”火苗在风中忽明忽暗,很不容易点着。好一会儿,蜡烛终于点燃了。许愿灯被热气撑开,变成一个椭(tuǒ)圆形的“大灯笼”。我和爸爸慢慢松开手,许愿灯晃晃悠悠地升上天空,我赶紧闭上眼睛许下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