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输电线路走廊空气密度实测

来源 :中国电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sh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西藏4300 m以上海拔高度输电线路走廊附近的气温、湿度、气压实测,获得了3个海拔高度、1年以上的实测数据,确定了气温、湿度和气压对高海拔空气密度的影响差异,统计分析了3个典型海拔高度的实测空气密度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按照3种统计参量分别计算了实测点空气密度相对于空气密度标准值的降低率.3个实测点空气密度降低率大都高于现行规范计算值,即在4300~4900 m海拔范围,按现行规范确定的空气密度进行输电线路抗风设计偏于安全.空气密度按照实测最大值考虑时,海拔高于4300 m地区的基本风压比基于标准空气密度的基本风压至少降低31.7%.研究结果可为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抗风设计和运行维护提供参考和依据.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配电网投资缺乏合理的分配方法,提出适用于中压配电网多地区和多类项目投资分配模型.首先从投资需求、区域电力需求、问题现状和规划目标、投资效益、项目管理水平和风险分担能力等维度分别梳理提炼中压配电网投资分配评价指标和评分方法,引入面板回归分析,建立地市供电公司各地区中压配电网投资与指标综合评分的函数关系.其次基于多目标优化决策技术,分别以投资均衡和整体效益、单位投资效益最优为目标,提出增供电量、提升供电可靠性和降损效益等大类项目和各功能项目的投资分配模型.实证分析表明:所提模型可为地市供电公司中压配电
为了解决现有频域反射方法仅能在离线情况下对电缆缺陷进行定位检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反射法和电磁耦合技术的电缆缺陷在线定位方法.首先,依据电缆分布参数模型对含有局部缺陷的电缆进行仿真建模,分析了不同电容变化程度的缺陷点与不同测试频率对电缆缺陷定位效果的影响.然后,探究了传感器结构对信号注入效率的影响.最后,分别在实验室105 m和500 m电力电缆上进行验证,在离线测试情况下,通过改变105 m电缆末端负载阻值,模拟不同电缆负载下的线路情况,并分析其对局部缺陷处和电缆末端处反射强度的影响.在带电测试情
目的:提供一种后脱羧协同超临界萃取制备大麻二酚(CBD)的方法.方法:工业大麻花叶预处理及干燥后进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萃取温度为20~50℃,压力为10~30 MPa,二氧化碳流量为500~900 kg·h-1,时间为1~4 h.萃取物经过前处理后进行脱羧.脱羧后的CBD粗油通过分子蒸馏及高效液相色谱纯化,真空浓缩,结晶,制得高纯度CBD晶体.结果:与脱羧前相比,脱羧后CBDA含量明显降低,转化率在75%以上.制得的成品CBD晶体纯度均在99.7%以上,平均质量分数为99.86%.结论:脱羧协同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