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肠道多形螺旋线虫对T细胞诱导的小鼠结肠炎CD4+T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方法 用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CFSE)染色的卵清蛋白(OVA)特异性CD4+助性T细胞转入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中,制作小鼠实验性肠炎模型.将实验模型小鼠分为多形螺旋线虫感染组和无感染组(每组n=5),观察多形螺旋线虫感染7d后小鼠结肠炎性反应的组织学变化;以流式细胞仪检测感染3、5、7d小鼠肠系
【机 构】
:
510180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510180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510180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510180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肠道多形螺旋线虫对T细胞诱导的小鼠结肠炎CD4+T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方法 用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CFSE)染色的卵清蛋白(OVA)特异性CD4+助性T细胞转入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中,制作小鼠实验性肠炎模型.将实验模型小鼠分为多形螺旋线虫感染组和无感染组(每组n=5),观察多形螺旋线虫感染7d后小鼠结肠炎性反应的组织学变化;以流式细胞仪检测感染3、5、7d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中CD4+T细胞CFSE的阴性率,判定肠系膜淋巴结中CD4+T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与无感染组比较,感染组小鼠第7天时有螺旋线虫感染结肠炎性反应明显加重,黏膜固有层细胞浸润增多,结肠上皮破损增加,病理评分明显升高(5.20±0.84比2.00±0.71,P<0.05).感染3、5、7d后,感染组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中CD4+T细胞增殖均比无感染组明显增强,CFSE的阴性率升高[3 d:(7.03±1.61)%比(2.32±0.62)%,5 d:(55.05±13.41)%比(29.10±2.23)%,7d:(76.97±1.89)%比(43.87±5.56)%,均P<0.05].结论 多形螺旋线虫感染在CD4+T细胞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早期阶段促进了炎性反应的加重,可能与促进CD4+T细胞的增殖有关。
其他文献
新华社电,日本京都府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从鸵鸟蛋中提取出了能遏制杉树和丝柏花粉过敏的抗体。研究小组准备与厂家合作,生产能抗上述过敏的口罩和空调过滤器,并将很快开始销售。研究小组在对神户市内饲养的鸵鸟研究时发现,鸵鸟也会患上花粉症,其中27只鸵鸟体内杉树和丝柏花粉的抗体水平很高。
目的 分析骨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情况,为术后患者伤口感染预防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根据本院骨科住院手术患者伤口情况,留取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伤口分泌物并送微生物室进行检验,对其中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与手术切口的分类有关,其中Ⅰ类切口的感染率低,而Ⅱ类和Ⅲ类切口的感染率高[ 5.9%( 14/237)比39.2%( 93/23
目的 采用荟萃分析的方法评价组织工程皮肤(TES)预防腮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系统检索相关中英文数据库,包括CENTRAL(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及Survivin表达的影响,为ATRA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经不同浓度(10-5、10-6、10-7mol/L)的ATRA作用不同时间(24、48、72 h及第5、9、15天)后结肠癌LoVo细胞的周期变化.将细胞分为ATRA组(10-6mol/L)和对照组(RPMI1640培养液常规培养),每组中分
目的 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探讨血清Hcy水平对ACS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本院住院65例ACS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3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2例,同时入选稳定性心绞痛(SA)35例,并以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阴性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Hcy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清Hcy水平,UA组(18.15
科学时报报道,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采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日前为一位73岁的患者实施了人工瓣膜置入,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是成体干细胞的一种,因其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高可塑性、调节免疫应答、易于遗传修饰的特性[1],在细胞治疗及组织工程等领域显示出极大的应用价值.目前,MSC的常见来源有骨髓、胚胎、脂肪、脐带等.一般认为骨髓是MSC的经典来源,而人脐带来源的MSC因其易于获得,获取方法具有非侵袭性及无伦理学问题,故其相关研究进展迅速[ 2].
中华医学会报道,近日,全国高校研究生规划教材《灾难医学》编委会在上海召开,编委均为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学术委员。本书将在明年初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灾难医学分会主委、本书主编刘中民介绍说,相较去年同期灾难医学分会主编的11万字全国高校本科生规划教材,2013版研究生《灾难医学》教材增加到40万字,更加注重宏观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学科前沿的探索,而非仅仅关注于某一项求援技术。
由于癌症致病原因不清楚,过去不少人把“癌症”和“绝症”划了等号。但日前公布的一项新研究证实许多癌症是由病毒、病菌引起的,是有可能预防和治疗的。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22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在22日出版的《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报告称,他们在实验室培养皿中,诱导胚胎干细胞和诱导成体干细胞成功培育出大脑内最常见的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新研究对神经系统失调等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