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水井大大爱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ma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孩子用自己的力量献爱心,这才是爱的教育。
  夏日晚饭后,唱妈和唱唱坐在小院里,读《莱恩的愿井》的故事。
  那一年,一个叫莱恩的加拿大小孩读小学一年级。一天,放学后,妈妈发现莱恩闷闷不乐,一问才知道,原来,下午上课时,老师告诉他们,在非洲,人们生活非常困苦,其中一个最严重的问题是没有干净的饮用水,数以万计的人因此生病,甚至死掉。
  莱恩简直不敢相信,怎么会这样?在他家里,不仅有饮用水,洗澡、游泳、浇花,打开水龙头就行了,想用多少用多少。非洲的孩子竟然没有干净的水喝而死掉,太让人难过了。老师还说,有些人为了寻找水源,一天得走二十公里,即使找到了,也可能是又脏又臭的水,哪里敢喝?
  老师还告诉大家,只要七十加币就可以在非洲凿一口井,让一个村子与附近的人有干净的水可以喝。
  唱妈心里一动:喔,加拿大的老师会给一年级的孩子讲这种问题?
  莱恩决定向爸妈要七十元钱,给非洲的孩子打一口井。
  爸爸妈妈很赞同莱恩的想法,但不打算就这样把钱给他。不论莱恩的想法多好,动机多么无私,这笔钱都要他自己赚。爸妈要让莱恩做家事赚钱。如果他真的要在非洲凿井,就必须凭自己的努力证明这一点。
  这一点让唱妈深以为然啊!我们做家长的一听说孩子献爱心,或断然拒绝,或慷慨解囊,而忽略了事情本身对于孩子的锻炼啊!值得学习。
  爸妈不是很确定莱恩是不是做得到,毕竟他只有六岁。一、两天没问题,甚至可能维持一、两星期,但最后应该会失去兴趣。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坚持啊。何况是孩子。这也是唱妈的担心??
  事实却出乎父母的意料。莱恩很努力地做家务:洗窗户,得两元。扫地板,一元。到祖父母家捡松果,一元。暴风雪后到附近捡树枝,又多了几元。四个月后,莱恩的饼干盒里存了七十元硬币,足够在非洲凿一口井了。
  四个月是好多天吧,妈妈?莱恩好棒,对吧。唱唱抬起头看着我。是啊宝贝,四个月有120多天呢,莱恩真的很棒的,妈妈没有想到他能坚持这么久。
  在父母帮助下,莱恩联系到一个叫“浇水桶“的公益组织(全称为“协助贫穷国家享有安全的用水公益团体”),表示要把钱捐给非洲的孩子凿水井。
  然而对方的回应让人失望。“浇水桶”的工作人员说,他们很高兴莱恩可以捐七十加币,但凿一口井的全部花费要两千加币,还远远不够。但他们表示,七十加币还是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的,莱恩应该感到自豪,很少有孩子能像他这样付诸于行动。
  妈妈担心莱恩会沮丧,但莱恩惊讶过后,平静地说:“没关系,我再多做一些事就是了。”
  回家的路上,莱恩开始计划如何赚到足够的钱凿井──不过就是多花一些时间罢了。对父母来说这可是个好消息,莱恩会帮忙做很多家事。但他们也担心要赚到两千加币可得花很多年的时间,莱恩迟早会觉得无趣而放弃。
  唱妈想到:这里,父母的态度太关键了。不盲目鼓励,也不横加干涉,尊重孩子的选择。他们用平常心在告诉莱恩:我们会支持你,但这终究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也是莱恩能够坚持下去的原因吧。
  莱恩这个愿望,被“浇水桶”组织在媒体上公开,在加拿大引起轰动,一笔笔小额捐款寄到了莱恩的家中,30元、50元,莱恩盒子里的钱越来越多。
  小额捐款捐的是真诚和爱,也是对莱恩的尊重啊。如果一个富商一掷万金给莱恩,是不是会破坏了这份简单的坚持?
  妈妈,为什么别人都会给莱恩寄钱啊?那是因为他的爱心和坚持感动了很多像他一样的人。宝贝,一个人如果拥有爱,就可以有很大的力量,影响很多很多的人。
  一年后,在乌干达的安哥拉小学附近,一口新井冒出干净清澈的水,这是莱恩集众人之力送给非洲的第一个赠礼。到2007年,莱恩已募集超过150万加币,在非洲、亚洲、南美洲14国凿了286口井,改善了50多万人的生活。一位6岁男孩莱恩的凿井梦,使非洲、亚洲、南美洲50多万人的生命从此不同,莱恩把善念化为行动,在别人的需要中,实现了关怀贫弱的梦想,大家都亲切地叫他“愿井英雄”。
  妈妈,我要去数数我的储钱罐里有多少钱了,我再也不乱花钱了,我要把零钱都存起来,给那些没钱的小朋友买书看,买玩具,好吗?唱唱说着跑到屋里去了。
  好啊,宝贝,妈妈相信你能做到。唱妈笑了:一颗爱的种子正在发芽。
其他文献
每年,都会有孩子自杀??  辽宁师范大学的刘文教授来给《祝你幸福·最家长》的读者做“生命教育”讲座时提到,现在,自杀已经成为学生死因的首位因素,比车祸还多。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起过自杀的念头吧?那是不是一种极端无助、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逃脱的绝望?那绝望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用狗狗做实验,生动地演示了绝望形成的过程。  塞里格曼找来两条小狗,一只进行实验处理,另一只什么都不做,作为对照
期刊
人与人的差距,有时就是读书的差距,它影响到对人、对社会的深入理解。读书多的人,不会在低层次上重复冲突。  同学问我让孩子看什么书。这事我没仔细想过。我们小孩已经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我已经不怎么去管。我女儿爱书如命。前些日子放暑假,带他们去学校,每天他们都泡在学校儿童图书室内,抱着《暮光之城》的大部头看,我看每本都几百页。平时速度稍慢一些,但是基本看书从不间断,而且阅读量是惊人的,哪里还要我去督促。我
期刊
嘘,安静些,现在进入"最家长"时间,我们开始画画了——  端午节,本刊与百花洲传媒主办了“2012粽情恒隆亲子喜乐汇”,在恒隆广场开展了一系列的公益活动,一向热衷于公益活动的《祝你幸福·最家长》杂志当然要参与其中了。  “我画我家”亲子绘画吸引了很多孩子和好奇的家长,听工作人员介绍完规则,孩子们拿起纸和笔,开画。家长好奇地关注着。  孩子画得十分投入。心理咨询师在一旁悄悄地看。  济南圣悦心理咨询
期刊
山东省80后新生代农民工,有62.9%的父母把子女留在了老家。我们不知道过年回家的打工者是否能看到我们的杂志,这就是为您准备的——    老公要回国工作,我并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但自己的女儿,却不能让她有任何心结。她和爸爸要分开了呀!她愿意吗?可是,怎么对她解释呢?我在图书馆里找到这么一本图画书,说的就是父亲在外工作。这本书没有交代那个父亲为什么要在外地工作,正符合我的期望。于是,我便将它混在一堆其
期刊
什么是创造力?非得像爱迪生一样发明电灯?这些大发明的背后,其实都是些生活中的小创意:换种方式切苹果,就发现了苹果里的五角星;换种角度看问题,就能解决一个难题;换种方式玩玩具,就能让玩具重新变得好玩??我们的孩子在这方面可都是天才呢,你会发现孩子的创造力,静下心来观察孩子,你就会被宝贝的创造力“雷”到。问题是,你会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吗?
期刊
相信孩子的理解力,让孩子受到尊重。  ……  场景一:  老大早上不到六点就起床来找我,一点多刚睡下的我迷迷糊糊的就跟他玩去了。六点半,老大正在书架上找书看,姥姥来到他的房间,跟我说:“把他交给我,你去睡吧!”边说边示意我赶紧走。随后,姥姥一边跟老大说话一边用身子挡住他,怕他不愿意让我走,纠缠不休。  分析:  姥姥采用的方法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并不陌生。首先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之后再让妈妈离开,等孩子
期刊
读者来信:  昨天是我生日,可是晚上因为一点小事我和老婆闹不愉快了,我试图和老婆理论,可是她闷在一边不肯说话,我感觉她压抑着怒火,就说,你要是想发脾气就发吧。没想到老婆忽然大哭着跑进了厕所里,天昏地暗哭了足足半个小时!她红着眼睛出来,对我说:“小时候每次被妈妈骂哭的时候,妈妈都严厉地让我把眼泪憋回去,我憋不回去,就找个理由说要去上厕所,然后偷偷在厕所里哭,所以后来我只要想哭了就会尿急。”我非常奇怪
期刊
如果孩子说可以很自由地飞翔,可以随意把握飞翔的高度和速度,说明孩子的自我的感觉良好,觉得周围环境非常友善。  读者来信:  成实宗老师,看了您的解梦案例之后,我突然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个梦。我睡在爸爸的书房,梦见夜晚来临,我走到走廊上倚着栏杆看夜空,夜空慢慢靠近放大,最后月亮似乎要砸下来的样子,非常巨大而清晰,我大叫爸爸快来看月亮,爸爸说等会儿,我大叫快来啊快来啊!然后我双脚轻轻一蹬地,脱离了重力飘进
期刊
《新周刊》说:国人造假,是从小学生作文开始的我们要鼓励孩子说真话,不仅是写作文的时候。    某天,上四年级的女儿带回来的作业是:《我有一个的家》。老师要求先补充题目,然后写一篇小作文。   只见女儿写的是《我有一个温暖的家》。开头是:“我的家可温暖了,我爸爸很疼我,我妈妈也很爱我。有一次”很常规,貌似所有孩子都可以这样写,没有什么打动人的地方,孩童写的东西要有孩子的味道才好。   “你们班肯定有
期刊
聆听孩子  女儿:咱家像猪窝,如假包换  你会爱吗  当母亲恐惧生活时,孩子会绝望  帮助孩子用“嘴”表达自己  你错了  当孩子受伤时你还忙着吵架  开裆裤造就不健康人格  新养道  我也是偶然当上你爸的  咨询师手记  当孩子做了好事听不到感谢时  问问咨询师  4岁的女儿话太多  3岁的儿子脾气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