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51例临床分析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aoyi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的治疗情况。结果:51例宫腔粘连患者术后l-3个月临床症状(闭经、经量少,腹痛)改善,治愈39例,有效12例,无效2例。7例治愈患者术后6月-2年妊娠,其中2例足月阴道分娩,2例足月剖宫产,1例现孕3月,1例自然流产。结论:宫腔镜是治疗宫腔粘连的可靠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宫腔镜;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IUA)又称Asherman综合征,指子宫腔、子宫峡部及子宫颈管因宫腔手术操作或放射、感染等原因造成的腔壁相互粘连,临床表现为腹痛、月经减少或闭经、不孕及习惯性流产等。文献报道,90%以上的IUA由人工流产刮宫过度或产后、流产后出血刮宫损伤引起。随着人工流产率及人工流产次数的增加,其发病率近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我院对51例IUA患者进行宫腔镜手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1例IUA患者,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宫腔镜检查,确诊和估计粘连分型。患者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27岁,均已婚或未婚同居,43例有宫腔操作史,有1次宫腔操作史29例,2次宫腔操作史10例,3次或3次以上宫腔操作史12例;临床表现:继发性闭经13例,经量减少27例,腹痛19例,继发不孕22例,习惯性流产3例。轻度IUA患者15例,中度IUA患者27例,重度IUA患者9例。有生育要求者35例。入院后通过检查排除卵巢、垂体、下丘脑部位病变引起的闭经,术前经宫腔镜检确诊为IUA后进行手术治疗。
  1.2分类标准
  根据欧洲妇科内镜协会(ESGE)IUA的分类标准将宫腔粘连分为I—V度[1],I度:宫腔内有多处纤维膜性粘连带,两侧宫角及输卵管开口正常;Ⅱ度:子宫前后壁之间有致密的纤维粘连,两侧宫角及输卵管开口可见;Ⅲ度:纤维索状粘连致部分宫腔及一侧宫角闭锁;IV度:纤维索状粘连致部分宫腔及两侧宫角闭锁;V度:粘连带瘢痕化致宫腔极度变形及狭窄,粘连带致宫腔完全消失。I度为轻度,Ⅱ、Ⅲ度为中度,Ⅳ、V度则为重度。
  1.3 方法
  1.3.1 手术时间:手术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后5d内,闭经患者可随时进行手术,要求5d内无性生活。
  1.3.2 术前准备:术前各项检查按腹部手术准备,手术当日患者禁食。手术前1d下午在阴道清洁准备后宫颈插入一次性导尿管,后穹隆置入米索前列醇400ug,以软化宫颈便于宫颈扩张。
  1.3.3 手术方法:51例均做全身麻醉(同时腹腔镜手术),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探查宫腔,扩宫棒逐号扩张宫颈至10号。用5%葡萄糖液作膨宫液,膨宫压力80~120mmHg。排空灌流管内气体,边膨宫边将宫腔镜插入宫腔,观察宫腔内粘连部位、范围及性质类型。根据粘连情况,采用电针推压分离或针状、环状电极电切分离,分离完全的标志为宫腔恢复正常大小及形态、双侧输卵管开口清晰可见。宫腔形成良好后结束手术,宫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2ml后宫内放置气囊导尿管支持宫腔7天,拔除气囊导尿管后置入圆形节育环一枚防宫腔粘连,术后抗感染治疗,并给予补佳乐3mg口服,一日3次,3-6个疗程。
  1.3.4 术后随访:术后1个月随访,了解月经量和月经周期的变化;3个月宫腔镜检了解粘连恢复情况、取环,必要时再次行粘连分解术,并根据恢复情况调整雌激素用量,对有生育要求者进行排卵监测及指导受孕,长期随访,了解妊娠情况;对无生育要求患者,月经恢复正常即可。
  1.3.5 临床疗效标准判定:术后6个月评估,(1)治愈:月经恢复由无到有,由少到多,宫腔形态恢复正常;(2)有效:月经恢复,月经量较手术前增多,但经量仍少,宫腔形态基本正常;(3)无效:月经未恢复,术后宫腔再粘连。
  2 结果
  本组51例患者在腹腔镜监测下经宫腔镜手术治疗,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0~100min,术中出血不多。术后随访轻度IUA患者15例,宫腔形态均完全恢复正常;中度IUA患者27例,宫腔形态完全恢复正常21例,基本恢复正常6例,无再次粘连患者。重度IUA患者9例,宫腔形态完全恢复正常3例,基本恢复正常6例;另2例宫腔重度肌性粘连患者术后随访检查发现宫腔再次粘连,行二期手术。13例继发闭经患者中,6例月经恢复正常,5例月经恢复但量少,2例无效;27例经量少中,25例转中等,2例较术前无增多;腹痛19例中经期腹痛者8例术后得到不同程度缓解,11例腹痛消失;有生育要求者手术后6例妊娠,其中2例足月阴道分娩,2例足月剖宫产,1例现孕3月,1例自然流产;临床疗效治愈39例;有效12例;无效2例。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子宫腔的前后壁紧贴,但因内膜完整,即使月经时子宫内膜剥脱,也不会发生粘连,因为剥脱的只是子宫内膜功能层,基底层仍保持完整[2]。可是任何造成子宫内膜损伤,使肌层裸露的创伤均可造成IUA,如人工流产刮宫过度、药物流产后清宫等,为了避免及降低IUA的发病率,应注意做好健康生殖宣教,避免意外妊娠。宫腔镜手术治疗效果与IUA的程度密切相关,一般术后月经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月经者可达90%左右[3]。本组51例患者,治愈39例,有效12例,无效2例。由此可见,宫腔镜手术能有效地改善月经和恢复宫腔形态。术后宫腔再粘连是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也是临床治疗的棘手问题。目前国内外最多采用的是宫腔镜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及人工周期激素治疗3个月的方法,本组51例患者在宫腔镜术后即注入透明质酸钠2ml,透明质酸钠(HA)可抑制炎性细胞的激活和聚集,减少受创伤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增加血浆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的聚集,从而防止受损组织发生粘连;其润滑特性能够避免创伤愈合过程中的摩擦,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移动和增生,抑制出血和渗出,减少形成永久性粘连骨架的血块数量,抑制血浆纤维蛋白的沉积,这可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防止术后组织发生粘连;HA还可刺激浆膜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使创伤浆膜达到生理性修复[4]。所以手术结束后使用HA可修复操作中受损的组织,屏蔽损伤组织的疼痛传递并减少损伤组织的瘢痕形成。放置气囊导尿管可充当支架作用,防止子宫前后壁粘连,7天后拔除气囊导尿管再置入圆形节育环可刺激子宫产生前列环素,使月经增多;应用大量雌激素治疗的目的是刺激对生理剂量激素无反应的子宫内膜上皮化而得以再生,但目前尚缺乏可靠的理论依据。与传统方法相比,随访月经恢复率为90.6%,较传统方法治愈率高。由此可见,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并放置气囊导尿管,取出后宫内放置圆形节育环,同时应用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是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夏恩兰.妇科内镜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02:103—107.
  [2] 陈小影.联合诊治宫腔粘连23例临床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6,12(2):210.
  [3] 严德文,许丽娜.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40例近期疗效评价[J].中国内镜杂志,2006,12(10):1116—1117.
  [4] 段华,夏恩兰,张玫,等. 宫腔镜手术并发症36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7):435-43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依据藏医尿诊理论,形成尿诊量分表,探究尿诊量分表分值变化与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尿液变化规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与专家问卷的方式,整理发掘经典藏医尿诊理论,形成尿诊量分表。依据急性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筛选入组患者,依据尿诊量分表分值,将患者分为≤10分组,>10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液肝功能指标、尿胆原、尿胆红素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入组172例患者,其中急性甲型肝炎
期刊
【关键词】心脑血管病;健康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气候环境及食物污染等因素对人们健康的影响,我国患病人群的几率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从以前靠粮票、肉票购买生活必需品,到现在只要在超市就能买到生活必需品,物质生活的普遍提高,使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心脑血管疾病作为高发病、死亡率高病,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严重威胁人类生
期刊
【摘 要】目的:评价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的时机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4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资料。结果:恢复良好144例,占58.06%;生活自理45例,占18.15%;生活自理困难24例,占9.68%;植物生存11例,占4.45%;死亡24例,占9.68%。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尽早争取手术时间,早期手术可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术后患者致残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
期刊
尖锐湿疣系人类乳头瘤样病毒(HPV)感染所致的生殖器、会阴和肛门部位表皮瘤样增生,属性传播疾病,是当前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我院2010年 7月收治 1例罕见的肛周巨大尖锐湿疣患者,在及时有效治疗同时,加强了护理工作,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患者,男性,45岁 5个月前无诱因于肛周长一粒黄豆大小浅褐色疣状赘生物,未经治疗。近 1 5天赘生物迅速增大,无痛痒,以“尖锐湿疣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方法:我们选取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通过对这8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研究,并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有40例,其余为对照组成员,对对照组采用的是普通路径的护理,而对观察组成员采用的是临床路径护理的方法,并对比两组的两组患者对2型糖尿病患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患者或家属对护理的满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高绒促性素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生命体征稳定的血β-HCG ≥4000mIU/mL的异位妊娠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保守治疗;设同期血β-HCG 0.05;观察组用药总量及疗程、病程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宫内受孕率无明显差别。结论:生命体征稳定的高绒促性素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临床效果肯定,成功率高,但疗程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4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理、生理及社会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自我口腔健康状况满意调
期刊
【摘 要】目的:了解婴幼儿、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特点,提高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2例支原体肺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支原体肺炎例,患儿均起病急,以频咳、喘息为主症,部分患儿均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及呼吸衰竭临床特点。结论:以喘息、频咳为主症的病人要高度重视支原体感染,临床需做相关化验室检测,明确病原学,给予大环内脂类药物治疗。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婴幼儿;儿童;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肺切除术后的呼吸道护理。方法:对12例肺切除术后患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术后护理,认为有效排痰、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是护理的关键、文中着重提出术后呼吸道护理要点:①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②体位护理;③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④疼痛的护理;⑤并发症的预防等。结果:通过以上护理措施,降低了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肺切除术后患者实施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病
期刊
【摘 要】针对护理用药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有效对策,进行环节控制,严格规范药品管理,从而减少了用药差错,提升了护理质量,确保病人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护理差错;安全管理  对策安全是病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据统计,我国2002年的医疗诉讼案件中涉及临床用药纠纷占37%。在美国,用药错误(ME)发生率为每住院病人每天1%,导致药物不良事件(ADE),事实上50%的ADE是可以预防的。  自从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