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长效机制初探

来源 :当代经济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eichunxing89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摘要旨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在欠发达地区反而遭遇严重困难。不少地方几近停滞,其原因有财政困难、编制短缺、重视不够、政策不到位等,因此建立该计划的长效机制可以考虑采取这些措施:把该政策制度化和法律化;做好相关政策的配套工作;加强培养、管理、考核、监督;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增加激励政策。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初衷是解决两大矛盾:农村人才短缺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矛盾,农民信息缺乏和大学生占有信息却闲置浪费的矛盾。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士秋指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可以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可以培养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从长远解决党政干部来源单一的问题,形成来自工农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但在广大中西部地区,该计划要想实现预期目标,不致于半途而废,还必须认真探索出长效机制方可。
  
  一、欠发达地区“村官”计划遭遇的困境
  
  “大学生村官”工程自某些市县率先探索、2008年全国普遍推行以来,人们发现一个显著特点,在北京市和上海、浙江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这个工程发展势头良好,成效斐然。但是在经济、文化、社会相对落后的地区,却步履维艰,几近停滞。
  比如,海南省“大学生村官”计划实行7年,选拔工作已经停滞了。曾参与负责“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廖红处长认为,海南各市县自行负责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之所以陷入窘境,主要是受财力、编制等条件限制,对他们的后续安置问题没有做好。
  另一位崔处长说:“大学生在农村干不长。待遇太低,基本生活条件不好,甚至出现身份得不到承认的窘况。昌江就是这样,当初这个县组织招聘了一批‘大学生村官’,现在都不承认了。”他分析,在北京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优越的工作环境、丰厚的待遇以及优惠的政策,对人才有着极大吸引力。然而,海南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要把这项计划具体操作起来。就显得很吃力。突出表现在地方财力不支、少编缺编、缺乏配套机制和社会保障。不能确保政策的延续性。
  另一位工作人员认为,“大学生村官”吃的是财政饭,因此,地方财政收入多少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待遇情况。儋州、安定是海南的贫困市县,最缺人才,但是大学生来了,地方能给他们什么?目前,海南各市县机关和事业单位严重超编。一方面,基层单位需要人才,但另一方面,没有编制,没有办法引进人才。他认为,“大学生村官”计划从选拔招聘开始,就应该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作。
  四川省10年来先后选拔8600多名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但统计显示,现在仍在村(社区)工作的不足3000人,流失率达70%以上。四川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刘中伯认为主要有四个原因:工作重视不够。经济待遇偏低,教育管理工作没跟上,政治激励不到位。
  
  二、欠发达地区村官计划的长效机制探索
  
  针对上面所列举的因素,我认为在欠发达地区要想把“大学生村官”计划深入持久地推行下去,取得实效,发挥作用,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努力:
  
  (一)把该政策制度化和法律化
  鉴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已经把“大学生村官”计划上升到国家人才战略的高度,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说:“此事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北京市委组织部部长辛铁樑对此理解很正确:“大学生村官工程绝非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制度性建设,目标就是打造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各地区、各级政府部门,无论发展水平高低,都要认识到这一点。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市县级政府部门。一定要克服消极应付、敷衍塞责的心态和做法。
  200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应该以这个《意见》精神为指导,把“大学生村官”计划制度化、法律化,增强可操作性,形成一整套村干部选拔、录用、考核、培养、锻炼、升降、管理体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和约束这个干部选任途径,成为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党管干部之后的又一条道路。制度化、法律化的实现是与对“大学生村官”作用意义的认识水平的提高相联系的,“大学生村官”政策成效的凸显,必将带来“大学生村官”政策的体制化、法律化。
  海南等地实践之所以陷入困境,原因在于它是由各市县自行负责选聘的,没有国家统一政策规划,随意性大、领导职务变动等均影响了该计划的执行。
  
  (二)做好相关政策的配套工作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干部必须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撤换村委会成员,这意味着村干部只能由户口在本村者担任,这成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硬伤。欠发达地区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困惑是他们难言的尴尬事,也影响到“政治待遇”。关于户籍制度的瓶颈,可以从地方实践开始逐渐取消城乡户籍制度,让“大学生村官”获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使人才流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大学生村官”突破地域的限制,更多地体现文化交融。
  改革完全禁止人员自由流动的户籍制度,是众望所归。户籍制度建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政府全面规范社会生活的一大制度工具,计划经济等其他制度是以此为基础的。现在人们广泛注意到的是这一户籍政策最显著的特征:禁止人员从乡村流入城市。但其实,户籍制度的目的不止于此,它禁止一切人员在任何方向的自由流动。城市人口也不得流向农村,人员也不能在城市之间自由流动。北京人迁徙到上海同样不能获得户籍。
  对于编制问题,最有效对策是裁撤冗员。对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精简,可以为“大学生村官”的升迁提供岗位,防止机构臃肿,为“大学生村官”腾出职位空缺,使干得好的能上得来,有助于地方政府落实政策,兑现诺言。
  关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的相关规定,随着户籍等制约制度的消失,城镇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城乡二元模式的进一步打破,使农村原有的宗族模式等传统模式逐渐淡化,使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存在的基础产生动摇。
  
  (三)加强培养、管理、考核、监督
  一项调查显示,在回答“现在农村最需要哪种人才”时,40%的农民认为最需要的是“有组织能力,能够维护农民利益,促进村民当家作主”的人才,“懂农业科学技术的人才”和“带领村民致富的人才”分别为29%和26%。组织能力之所以成为农村人才需求的核心能力,跟当下中国农村社会人心难以凝聚不无关系。因此,把好选拔关,建立严格、科学的选拔机制对欠发达地区开展好这项工作是极为重要的。第一,要进行充分调研,了解基层组织的需求状况,保证因地制宜地输送人才,输送农村需要和农民欢迎的人才。第二,制定严格科学的选拔标准,选拔时不仅要考核学生的思想 政治素质和社会工作能力,还须考虑学生服务农村的热情、专业对口和生源地等方面,尽可能选择热心农村工作、所学专业在农村有一定适用性和志愿回原户籍地就业的大学生,淘汰持功利心理的应聘者。此外,选拔程序要严格,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统一组织比试、面试和考察工作,把高校毕业生中的精英分子挑选出来,充实到村官队伍中。
  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切实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是这项计划的生命力之所在。首先是建立培训制度,包括任职前培训和任职中培训两个环节。任职前培训包括对大学生的心理指导和调适,与农村相关的政策、法规、基层工作的方法和技巧等方面内容,以便于大学生以从容健康的心态开始基层工作,并尽快掌握工作性质和特点,较快地进入角色。另外要通过集中培训、工作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加强任职过程中的培训,促进大学生村官知识更新,激发他们的事业心。其次是考核激励制度。完善选聘村官考评办法,定期组织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发放地方补贴和职务任免的主要依据,对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作为后备干部培养,按照一定的条件和程序选拔使用。镇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或公务员时,宜优先面向他们招考。这方面务必废止地方主义做法,排除人情关系等陋习的干扰。切实贯彻《意见》中的要求“把这批人员作为将来补充乡镇、街道干部的重要来源”。
  对这批雏鹰一样的年轻人,既不能抱急功近利态度,希求他们到来立刻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又要敢于对不称职者说不。像安徽凤阳县那样坚决辞退违反聘用合同、长期脱岗、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少部分人。
  
  (四)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增加激励政策
  经济待遇偏低、收入微薄,甚至入不敷出,是欠发达地区“大学生村官”流失的最重要原因。高等教育产业化改革后,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投入日益加大,不少贫困家庭大学生还是靠借贷、勤工俭学完成学业的,走上工作岗位后希望获得相应回报是情有可原的。而中西部不少地方市县级财政捉襟见肘、财力窘迫也是实情。
  经济支持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欠发达地区解决了经费问题,是保证大学生村官计划深入持久进行下去的基础和前提。我认为努力的方向有两个,一是坚决裁汰冗员,减少不必要的财政开支,把节省出来的经费用在“村官”计划上。二是《意见》上指出的中央财政要“不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规范转移支付的程序。近10多年财政收入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国库充裕,财力雄厚,完全有能力拨出一定比例的资金来支付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稳定这支队伍。这些年不少学者都将我国经济分配形势概括为“国富民穷”,2008年甚至产生了“多收7000亿怎样花”的问题,既然“大学生村官”计划“具有长远战略意义”(胡锦涛语),那么中央财政投入若干资金予以支持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在河南省的调查显示,虽然“大学生村干部表示最大困难是工资低”,他们的月工资大专生是474元,本科生是499元,远低于河南省人均工资水平,但“80%以上的大学生仍然满意选择基层工作”。相信在提高了经济待遇之后,更可以稳定队伍,培养一支干得好、留得住的青年人才大军。为中西部广大农村建设发挥作用。
  
  注释:
  ①资料来自于《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第160页.
  ②张家智:《“大学生村官”热中的冷思考》,《调研世界》2007年第6期,第50页.
  ③段小力:《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公共选择视角》,《江西农业学报》2008年第10期,第141页.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国家军队体制的调整,武警交通部队除了个别支队在西藏等地执行养护任务外,其他支队被完全推入市场,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交通部队融入市场的支队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困难,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本文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交通部队;人才流失;分析;对策    目前,一般人们对于武警部队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对武警内卫部队的了解的基础上,对于其他警种部队关注甚少,武警
期刊
摘要:介绍了一种紧凑型传播电阻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两口井为例,介绍了该仪器在水平井随钻测量中的应用情况。所测得的实时电阻率曲线可以实现地层的准确判定,较好地控制井眼轨迹沿油层最佳位置钻进,避免各种工程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随钻测量;电阻率;地质导向;水平井    引言  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钻井技术,它是利用带地质参数的无线随钻测量仪器在钻进过程中实时测量地层地质参数,并根据
期刊
摘要:引发于次贷危机的金融海啸是一种新型的金融危机,其发生机理与以往历次危机具有明显的差异。本文以新的视角深入剖析其复杂成因,结合大量危机事件带来的经验教训,讨论了改进当代监管的适宜模式,以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金融海啸;金融危机;次贷危机;金融监管    金融海啸区别于一般性金融危机的显著特点,是其冲击波频发、覆盖到全球。次贷危机已经爆发两年,回首以往可以发现,这次海啸波及的广度和深度一再超出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管线综合规划的概念的阐述,指出管线综合规划在营区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分析现阶段营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笔者的一些意见。  关键词:营区管线规划;地位作用;存在问题    1.管线综合规划的概念  所谓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就是在搜集建设项目周边范围内各种单项管线现状资料和远期规划设计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平面规划和竖向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和统筹安排,将电力、通讯、燃气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经济保持着高速增长,而能源消费强度却在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呈现下降趋势。为了分析影响新疆能源消费强度变化的主导原因,本文运用Laspeyres指数及其分解模型对新疆能源消费强度进行分解,得出效率因素是导致新疆能源消费强度变化的关键。  关键词:新彊;能源消费强度;因素分解    1研究目的和意义    能源消费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区域在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对能源的技术水
期刊
摘要: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人们对知识分子承担社会责任问题的重视。作为高校知识分子,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应如何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也成为国内社会讨论的热点。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了解了当前知识分子社会责任的现状,发现高校知识分子承担社会责任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尽完美的方面。基于此。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提出一个既有压力和约束,又有激励和体制保障的社会、学校、教师互动的进一步完善高校知识分子社会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种危机事件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各种公共危机事件不断发生,使各级政府认识到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提升政府危机预警能力,迅速有效地处理危机是政府所面对的严峻考验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公共危机预警应急能力是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基础,对危机的控制和解决发挥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公共危机;预警;对策    在过去的60年里,我国政府始终重视对公共危机的管理,也
期刊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从起源开始。经历了不同的社会时期,每一时期对企业社会责任定义和要求都有所不同。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和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转变观念,重视社会责任问题,将其上升到战略高度,纳入战略规划体系,发挥它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才能实现企业长期的稳定与发展。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发展战略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
期刊
摘要:21世纪是信息时代与知识经济时代,机遇与挑战共存。充分学习掌握新的管理知识和企业管理前沿问题,有利于企业在新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企业管理;前沿问题    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其维持和发展必须依赖于管理及其相关科学;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又给管理科学提供了更多的现实问题和发展可能。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组织体系的完善,人们在逐步意识到管理重要性的同时,也开始越来越多地
期刊
摘要:基督教几次传入福建的基本途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截然不同,入闽传教士随之采取的传教策略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尤其体现在传教对象的选择上。笔者以基督教在福建传播的几个不同时期作为蓝本,试图对近代入闽传教士的传教对象的具体表现、转变原因予以勾勒澄清。  关键词:入闽传教士;传教对象;转变    基督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加上进入福建的传教士人数有限等原因,不可能一来就为当地大众所接受。为了最大限度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