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都能“动”起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z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应不断提供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抽象的公式、定理、法则等得以验证,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发现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能及时对课堂教学反馈的信息进行评价,使学生的思维在动手操作中显露出来,以便教师采取相应的措施,纠正学生的思维错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动”起来,尽可能给学生创造“多动”的机会,使他们各自亮出风采,展现自我。
  一、创建和谐的环境,让学生个个动情
  传统的课堂,教师唯我独尊,学生循规蹈矩,这样的课堂怎么会有创新与发现?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发现问题和发表见解。因此,教师要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人,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用现实生活中圆形的物体举例,使学生认识圆与其他图形的不同之处,至于怎样画圆我先不做示范,而是让学生自己想方设法大胆去尝试。“你们会画出标准的圆吗?看谁的方法最多。”这样,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人人动起来,很快学会了画圆的方法。我及时表扬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然后问:“如果要建设一个圆形大花坛或者大泳池,能用圆规画出来吗?”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实践,他们终于发现了用标杆和绳子可以画较大的圆。这样的数学教学,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使学生兴趣盎然,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大胆探索,不断获得新知识。
  二、提供观察的机会,让学生个个动眼
  眼睛是思维的窗户,“看”是获得知识必要的前提。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观察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品质。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首先演示多媒体课件:小白兔举办运动会,它们开着红色的小车围绕圆形大操场行驶。在鲜艳的色彩、动态的画面及活泼的音乐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接着,教师用电脑演示红线绕操场一周,然后提问:“刚才小兔子跑过的路实际上是圆的什么?”学生饶有兴趣地看完动画演示后,很快得出了结论,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供说的机会,让学生个个动口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化过程。让学生用语言表述新知识,可促使学生理顺思路,发展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每个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首先,教师要启发学生说思路,然后借助多样的教法形式,如个人陈述、同桌互说、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全班共议等,使他们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
  例如,教师出示题目:“新庄苗圃今年培育了880棵松树苗,比原计划多培育10%。原计划培育松树苗多少棵?”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能畅所欲言,我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并在课堂上选择四位学生让他们说解题思路。
  生1:880-880×10%=792(棵)。
  师:你能说说每个步骤的意思吗?
  (生1仔细看题目,并自觉地在黑板上画起了线段图,然后指着图分析,突然她说:“哎呀,我错了。”)
  师:为什么错了?
  生1(非常自信地):因为单位“1”不知道,列式为880÷(1 10%)。
  (生2先认真开始读题,读了好几遍,约两分钟后她在本子上写了“1 10%”)
  师:“1 10%”是什么意思?
  生2:因为实际比原计划多10%,所以实际是原计划的110%,列式为880÷(1 10%),因为知道的880是计划的110%。
  生3(先看了一会儿题目):我崇尚节约,用比例分配解,一次到位,即110×10/11。
  ……
  (学生精彩的发言,使得课堂掌声不断)
  师:刚才生1为什么出错?
  生4:她显然是把“今年培育的树苗比计划多10%”反过来变成“计划比实际少10%”来列式,我想,这也是我们班一些同学常常犯的错误。因为要求原计划培养多少棵树,从题中可知实际培育棵数比计划多,从实际培育的棵数中去掉实际比计划多培育的棵数就是计划培育的棵数,而问题在于相差的棵数并非是880的10%。但是,当老师要求她说出每一步算式的意思时,她意识到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线段图帮助她解决了问题。看来,我们解决问题时一定要仔细分析,动手画图,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题意,正确解题。而生2思考比较周全,由于初次接触这类题目,她显得非常谨慎,在反复读题后她对信息进行了加工,首先写上1 10%,然后思考谁是谁的1 10%——880棵是原计划培育的110%,接着就可以用880÷(1 10%)来求出原计划培育的棵数……(这位学生的发言还未结束,教室便响起热烈的掌声)
  ……
  学生面临新的问题时各抒己见,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疑难点,都能在师生热烈的讨论中迎刃而解。这样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学而不厌,既激活了思维,又使学生的观察、思辨、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四、提供思考的机会,让学生个个动脑
  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思考,让思维的绚丽之花灿烂地开放在每个学生的心中。
  例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的复习课时,教师出示题目:“某班有学生6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7/8,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教师先引导学生沟通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然后提问:“你们是怎么样理解‘男生人数是女生的7/8’这一条件的?”这一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的说女生是男生的8/7倍;有的说男生比女生少1/8;也有的说女生比男生多1/7;还有的说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为8︰7……接着教师进一步鼓励:“试一试,看看哪位‘小一休’想出的方法多。”这样促使学生想出多种解题方法,既有用比例方法解的,也有用比例分配方法解的。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从这一道题中,你得到什么启发?”这样的训练,既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意识,获得了新知。
  五、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互动
  在教学中开展积极有效的合作交流,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能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增长见识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并在学生交流时精心组织和引导。对讨论交流的内容,教师要做到有的放矢,充分发挥民主性,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从中学习他人优点。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勇于发现问题,并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此外,教师还要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倡导学生间互问互答,使他们会说、乐说。对有争议的问题,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交流学习的机会,让全体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改革开放”,注重为学生提供“多动”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主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获得新知,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以采用合理的安全措施管理办法,准确地分析防止意外发生的方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法回顾分析入院治疗的200例神经内科住
俄罗斯萨哈林海域钻井项目由于位置和环境等原因,施工面临诸多挑战。该项目在作业中结合具体风险情况,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有效化解各项难题,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根据多年来理论框架的完善及不断进行的实践,测绘地理信息这一工作与矿产工作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在进行矿产普查、矿产开采、矿山环境治理以及矿政管理等工作时,都难以脱离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给予的支持。掌握地理信息不仅能给矿山生产建设提供准确的服务,还能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进行数字矿山开发以及数字地矿建设时,地理信息在科学预测矿产资源、防治地质灾害以及保护环境、合理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等工作上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是在课堂中生成的。”教学过程中的很多变化情况和因素是无法事先“约定”
案例介绍了2011年前叙利亚国家石油市场,回顾了某中方石油公司于2008年至2011年间,在叙利亚开发市场、处理社会公共关系、管理用工、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并展示了解决
全球化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不同的人以不同的目的来谈论和诠释它.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全球化怀疑和超全球化论都是很危险的,因为它们要么使发展中国家全面拒绝全球化进程,
本文结合镇海炼化法律管理工作实践,对其成功做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分别从业务驱动、制度建设、风险防控、宣传教育四个方面总结了相关经验。
简要介绍了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并对其中的某些关键环节做出详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