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发现能力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et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电子计算机日新月异的时代,仅教授教科书的知识是不能跟上时代要求的。从操作系统Windows 98更新到Windows XP,界面和操作就有许多的变化。如果学生们不能及时发现其中的差异,就可能失去体验新功能的乐趣。然而,我们使用的教材并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新技术出来了,教师就要不停地研究,改变自己原有的教授方法,帮助学生善于发现新的功能,适应变化。
  在课堂上,我经常鼓励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发现来学习这门课程,学生的发现有助于我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与应用。例如,在教授三年级学生学习画图这一课时,若要全部擦除已经画过的图,我通常是用“新建”一个新的空白画板的方式或者用“图像”中“清除图像”的办法进行处理。有一个学生发现用“橡皮”也可以做到这一点。原来他用一个很大的“橡皮”三下两下,就将错误的图画擦除完。我就问他这个大“橡皮”如何做出来的。他说“我发现选中橡皮这个工具,按住小键盘上‘ ’,橡皮就变大了”。我当场表扬了他能够发现这个很实用的技巧,并在全班推广了这个方法。
  学生们的发现能力是无限的,只要让学生去尝试,总能发现很多东西,并且能在学习中加以应用。教师在教学中也不能把所有东西都教授完毕,今天学习过的东西,明天就可能落后了,所以一定在学习中要求学生学会发现,培养学生发现能力。当年三年级的学生现在已经升到六年级,暑期学校把电脑升级了一次,操作系统由Windows 98换成了Windows XP。六年级的学生进入电脑室,打开了电脑,我在课堂讲:“这节课是让大家找自己曾经学习过的东西,看一看原来的东西在不在了?比一比谁找得快。”大家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学生说:“现在‘所有程序’和原来‘程序’是一样,许多东西就藏在这里。”有的学生说:“许多的菜单都隐藏了,但利用下拉符号,就能展开隐藏的菜单。”有的学生说:“我能找到许多新的工具。”还有的学生说:“我发现经常不用的工具会自动隐藏。”这样提问既可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又锻炼了学生们手脑并用的能力。
  在教授如何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时,教材中并没有提到艺术字的形式,但学生通过发现,找到了艺术字形式的多样性,从而在学习这一课时自己创立了艺术字的形式。“发现”的过程是一个探究过程,让学生在迷宫中开启知识的大门。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让学生自由去发挥,不断地去发现。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技术技能过程中体验成功,更重要的是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都渗透对学生自信心、创造精神、竞争意识及人际关系和交往能力的培养。在研究探讨如何实施成功,如何引导孩子走向成功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把孩子的潜质与潜力同“成功”两个字联系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发现”是引导孩子走向成功的关键和前提,没有“发现”就很难实施成功的信息技术教育。
  
   (作者单位:安徽淮南市高皇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介绍ZD9-S双杆转辙机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安装调试及应用。ZD9-S双杆转辙机是针对复式交分道岔4 mm密贴调整问题而专门设计和生产的。该机型通过两套动作锁闭结构转换4根
大中小学生注意转移的实验研究林镜秋一实验目的及依据在心理学文献中,自1871年W·S·耶文斯撒豆实验以来,关于注意的品质已有许多研究和测定①-⑥。但注意四项品质中,唯有注意转移品质
以印度某项目为例,从建立预警机制、信息上报、突发事件预防措施、资产和资料保全、应急响应和应急终止,就如何开展海外项目安全风险管理进行探讨。
三网融合这个提法已经十余年了,只有电信在悄无声息地低调实验性、试探性开展一些业务,多数广电企业一直在埋头大睡。2009年也只是在说三网融合如箭在弦,直到关于三网融合的国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