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手车智能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煤矿机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pi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黄陵矿业公司变电站开关柜手车、接地刀闸需就地操作以及无法查看手车是否操作到位等诸多问题。探索建立变电站手车智能化系统,从而实现对设备电气特性、机械特性及温度特性的参数实时监测,建立全周期设备档案。该项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开关柜手车由传统的人工操作向可视化远程自动操作,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其他文献
在不加入其他制动能量回收装置的前提下,单纯从控制策略结构的设计出发,使得能量回收分为收加速踏板阶段、滑行阶段和踩制动踏板阶段。整体设计以模糊控制作为辅助,同时与电机负载信号EM_Load_Signal的计算与修正相结合,使得电机快速、稳定和安全地进行制动能量回收。最后对多阶段控制策略和其他两种控制策略在中国轻型乘用车工况下进行联合仿真。从仿真结果看,所设计的多阶段能量回收控制策略在电池SOC和制动能量回收效率以及续驶里程贡献度上都有所提升,验证了该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教师以自己为中心开展教学,学生的主动性难以被调动,师生关系也不平等。目前,以生为本逐渐成为教师积极践行的教育理念,教师更关注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也致力于营造和谐、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就当前的教育趋势而言,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加强互动学习,有利于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中,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为提升四旋翼无人机的控制性能和抗干扰能力,设计基于STM32的四旋翼无人机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由遥控装置和四轴飞控两部分组成。其中,飞控核心为STM32F407处理器,惯性传感单元采用MPU6050传感器,定高测量采用超声波HC-SR04模块,遥控通信选用2.4 GHz无线通信模块;遥控装置由STM32F103处理器、nRF24L01无线传输模块和遥感电位器组成。系统通过遥控装置实时操作四轴飞控及定高。通过测试平台的调试可知,四轴飞控能快速准确地响应遥控装置的指令,顺利定位相应的高度,说明所设计系统具有较好
转体系统是桥梁转体施工的核心机械设备,其设计和施工安装精度对于转体施工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以石家庄和平路跨石太铁路矮塔斜拉桥转体施工项目为例,对转体系统的设计、安装和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阐述,可为类似转体施工工程提供参考。
双轴升降能够平稳运行的关键要素是左右升降伺服缸的同步误差受控,但轴同步功能块只有西门子S7-1500系列高端PLC才具备,而西门子低端SMART系列PLC虽然在价格上更有吸引力,却并不具备同步功能,所以一般不会将其作为双轴控制器来使用。承接某交通集团非标双轴提浆机设计生产任务后,通过优化程序,采用SMART系列PLC使双轴运行同步误差保持在设计范围内,为低端PLC的应用扩展了新思路。
全断面矩形快速掘进机是集机械、电子、液压、控制、陀螺仪测量导向等技术于一体的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大型煤矿掘进设备。其电动机回路控制由3300 V和1140 V两台矿用组合开关分别控制截割系统、液压系统、水系统、润滑系统及刮板运输系统共17个电动机。主控制系统采用西门300系列PLC和哈威电液控制模块,利用CAN总线的通信方式控制掘进机上所有的比例阀,同时采集设备上的各个传感器信号。主控PLC与上位计算机通过环网接入器,采用以太网通信方式实现数据交互,其传输至环网接入器的数据,通过环网内的千兆光口与井下大环
以福建省某国道桥梁加固工程为背景,针对桥梁主要受力构件出现结构性缺陷,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分析缺陷成因并提出采用碳纤维网格复合层加固的方法。碳纤维网格与配套高强砂浆组成的复合层充分发挥了两种材料的性能,对桥梁结构加固起到很好的作用;目前该加固技术的施工工艺已日渐成熟,适合在桥梁加固工程中推广。
建立某型装载机落物保护结构的仿真分析模型,对其FOPS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及预测,并与认证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仿真分析得到的结果数据与实验数据吻合度较高,仿真分析精度较高,本次分析结果可为其他防落物结构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在富水砂层地质条件下,采用双螺旋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比采用泥水盾构、单螺旋土压平衡盾构有较大优势。依托施工案例,详细总结了双螺旋土压平衡盾构的工艺原理、特点及施工控制关键技术。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形成以下结论:二级螺旋输送机的采用,拓宽了盾构机的功能,能够有;效保持渣土仓稳定,减少突涌事故的发生,保持密封仓内水土压力,避免发生地表塌陷;与采用泥水盾构相比,双螺旋输送机盾构节约成本达392万元,经济效果显著;采用二级螺旋输送机可有效降低盾构掘进喷涌事故的发生,减少了施工现场泡沫剂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周围环
针对装配式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不足问题,提出采用防屈曲约束支撑和自复位防屈曲约束支撑两种减震装置对结构进行保护。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两种装置的减震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自复位防屈曲约束支撑不仅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而且还具有较好的自复位变形性能,可大大降低震后结构的损伤和减震装置的更换频率,可在建筑工程中予以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