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皮素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er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槲皮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食用的各种蔬菜、水果和中草药中.槲皮素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可调节与众多疾病进展有关的细胞内和细胞外信号通路,抗炎、抗病毒、抗癌、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由于槲皮素的结构特征,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人们经过结构优化对槲皮素进行修饰,合成出了性能优良、溶解性能好、生物利用度高、代谢稳定、毒副作用小、生物活性显著的槲皮素衍生物.笔者综述了近十年来以槲皮素为先导化合物合成的槲皮素衍生物,重点介绍了这些衍生物的药理作用,如抗炎、降糖、抗癌、抗阿尔茨海默病、抗疟疾等,为天然化合物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磺酸化代谢(又称硫酸化代谢)在药物的体内处置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新药研发以及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基础.人磺基转移酶(又称硫酸转移酶)包含4个家族13个亚型,在体内具有广泛的底
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激活并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抑制HSCs活化是阻断肝纤维化进展的有效手段.复杂的肝纤维化微环境阻碍了传统
目的:探究微小RNA(miR)-198对胃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胃癌细胞株系MKN-45、SGC-7901和BGC-823以及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miR-198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对胃癌细胞MKN-45进行miR-198模拟物(mimic)和阴性对照(mimiccontrol)转染,分别设定为miR-198 mimic+control组和miR-198 mimic+FGFR1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
乳腺肿瘤常发于女性且死亡率高.天然产物在乳腺肿瘤治疗上有独特的优势,但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选择性差、易发生不良反应等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发展应用.纳米技术的
目的:就温脾健肠汤治疗慢性肠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肠炎患者,予以温脾健肠汤治疗.结果:经有效的治疗干预
目的:阐述治疗肝胆湿热型酒精性肝病时选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对肝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设定实验时间2019.12-——2021.01完成酒精性肝病治疗效果的统计,对象80名按照信封法分
糖尿病是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一种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其主要特点为终身治疗、反复发作及病程长等。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于2016年的世界卫生日时指出,“应对糖尿病”为一项关注重点及热点。由此可见,糖尿病已逐渐发展为全世界范围的一种公共性卫生问题。最新国际糖尿病联盟报告表明,2015年全球范围糖尿病患者4.15亿,中国为1.09亿,占1/4左右。随着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水平及不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态势,临床中发生高龄糖尿病比率持续升高。
目的:对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护理质量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研究对象为这一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骨科老年患者共80例,按照比
目的:针对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其改进策略.方法:找出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有部分医务人员对医患沟通不重视,部分患者及家属素质不高,医疗卫
目的比较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与直径≥2 cm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之间临床病理特点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且经病理证实的直径≤9 cm PTC患者(n=1 404)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根据肿瘤直径将患者分为PTMC组和直径≥2 cm PTC组,直径≥2 cm PTC再以4 cm为界分为2个亚组,比较各组临床病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