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经济金融非均衡与金融深化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jjs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代科技不断进步的背景之下,经济也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为了缩小不同地区存在的经济发展差距,应当采用各种方式解决配置不均衡这一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快不同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并且制定相应的政策,大力开发中西部地区,最终推动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文章就我国区域经济金融非均衡与金融深化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区域经济金融;非均衡;金融深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5.015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而西北地区的经济由于受到自然因素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发展缓慢且差异十分明显,这也严重制约了不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不均衡是发展中国家常见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当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推动改革开放的步伐,推动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
  1 区域经济金融非均衡现状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我国的经济社会以及科技发展状况十分不均衡,因此不同区域由于发展情况的差异,交通运输以及科教文卫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也有所不同。我国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以及对外开放的程度将区域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东部、中部以及西部三个经济区。我国这三个经济区域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自然条件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从地域这一角度来看,西北地区面积较大,东部地区面积较小。从人口上来看,西南地区的人口较少,而西北地区的人口是最少的,沿岸地区的人口比较密集,因此西北地区往往地大物博、人烟稀少,而东南地区的人口十分密集,东部地区的交通运输情况较好,可以依靠航运进行运输,西北地区的铁路密集度较小,交通设施较差。西南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情况较好,进出口贸易十分频繁,而东部地区的经济活力较强,西部地区较弱。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一些不发达的地区需要加大经济的投资,才能够走出低水平的区域。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的背景之下,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在于资源分配不合理,而导致资源配置不平衡的原因是金融的不均衡发展[1]。由于中西部地区的金融体系不健全、市场不发达等各种原因投资的渠道十分狭窄,这也导致回报利率较低,因此中西部的金融发展状况存在一定差距。
  2 区域经济金融非均衡与金融深化策略
  2.1 调整组织体系
  通过缩小不同区域之间经济金融出现的差距,调整相对应的组织体系,能够提高金融机构的融资效率,从而避免不同金融机构之间为了竞争而出现的秩序紊乱的情况,对于一些中西部地区具有发展能力的县城可以保留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从而适应金融对外开放的需求。通过鼓励银行到中西部地区设立机构,在保证资金不断引进的前提之下,创新金融模式累积经验,通过大力扶持中西部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加强农村信用社之间的竞争,避免一些贷款业务的盲目投资导致资产质量下降,以及相应的金融风险,因此应当对农村信用社等机构进行合理的布局,从而有效解决农村存在的金融问题,通过对信用社的相关业务开展创新并且增加相应的管理程度,使得信用社成为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平台保证,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培养中西部的金融市场。通过引进投资资金,并且加强投资者对于地区发展的信心,提高资金的流转力度,从而确保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够适应金融发展多元化的实际需求。
  2.2 找准自身定位
  在对金融机构业务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找准业务的定位,同时结合金融机构的经营定位以及相对应的流动性管理策略进行探讨,通过弱化以利益为中心的原始定位,提高资金调配以及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并且开展流动性的管理。在当前形势下,在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应当避免全面发力,通过结合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优势以及所具备的资源逐渐转变经营方式,优化产品结构,从不同领域出发进行着力突破,最终使得企业发展走向特色化经营这一道路[2]。首先,通过强化对于客户的综合营销以及管理能力,从而对业务开展集约化经营及专业化操作,提高金融机构业务发展过程中不同部门的业务协调能力以及工作效率,从而为获得收益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应当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通过不断调整产品原有的结构,提高资产业务的占比,加快资金的运转速度以及流动性,提高资产收入贡献。其次,应当加快对于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通过运用货币、市场、资金等一系列产品,不断优化企业的金融工具使用,提高资产投资的收益率。
  2.3 完善法律体系
  首先,作为政府应当构建企业的金融平台并且完善与之相对应的法律法规,通过搭建金融平台,更多的依靠互联网吸收社会成本,不断拓宽互联网背景之下企业的金融渠道,使得企业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开展金融,通过搭建企业互联网金融平台也能够构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金融担保体系以及综合化的服务体系。除此之外,想要针对互联网背景之下企业金融活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能够有效约束不同利益主体的行为,并且明确责任和权利,使得金融机构在运用互联网开展金融模式创新的过程中能够有法可依[3]。
  2.4 拓展金融渠道
  作为金融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资本生产要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金融机构应当选择相对应的金融方式,不仅可以选择科學合理的金融模式,同时也可以选用多种金融模式,使其相互补充,最终推动金融机构的发展。作为金融机构想要获得可持续发展,不能够仅仅依赖政策的扶持以及银行信贷,而应当打破传统的借款模式,通过了解互联网背景之下金融领域的动态以及发展模式,并且根据自身的阶段性特点,探索当下阶段符合金融机构发展的金融方式以及渠道,克服在发展过程中盲目被动的方式[4]。与此同时,需要金融机构注意的是在金融机构发展的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创意的重要性,一个缺乏创意的产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即使具备充足的资金保障也很难获得可持续发展。   2.5 完善互联网金融体系
  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之下,发展的同时也应当逐渐改变自身的金融生态,从而推动企业金融模式的创新,给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这有利于破解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难这一困境。然而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之下给金融机构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通过运用互联网开展金融模式创新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对应的政策保障机制,同时金融机构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的规范化以及法治化,使得企业在金融模式之下能够有效甄别信息,并且加强相对应的风险管理,健全信用体系建设,最终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5]。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金融机构在拓宽金融渠道的过程中,也应当完善互联网金融体系,实现金融体系的规范化以及法制化。在企业金融的运用过程中如何进行风险管理以及信息识别,并且加强与金融渠道的深度融合是产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金融行业的发展仍然处于野蛮生长这一状态,只有积极探索适合企业金融的机制以及模式,并且培养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才能够推动互联网背景之下企业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6 加强风险管控
  在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回归流动性管理的根本作用,充分发挥资源优化配置以及资金调剂的作用,同时通过加强金融机构质量管理以及风险关口也能够避免出现资金风险。首先,作为工作人员应当健全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机制,从制度、业务流程以及管理架构等各个方面出发,构建科学有效的业务管理体系,并且深化业务治理,避免出现交叉性的金融业务,最终推动金融机构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应当强化业务治理管控风险。在业务推进的过程中,应当始终执行穿透原则,根据资产以及债务人的实际情况对风险进行分门别类,并且准确考虑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规范金融机构业务的投资,严格禁止资金绕通道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情况,从而把控实质性的风险。最后,应当全面掌控金融机构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最终推动业务发展,通过抓住关键性的风险领域并且做好风险管控作用,严格交易对手的名单准入机制,监管投资范围,对于项目的选择以及合作机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管控,從而提高项目质量。做好投资后的管理工作,提高投资的准入门槛,最终把控投资风险在流动性风险管理这一方面,应当运用理财产品以及同业存单等工具,提高金融机构的负债能力,确保资金流动性的安全,在市场风险管控这一层面加大对于项目流程以及行业机构的管控,避免出现金融风险。同时,应当加强对于企业的信用管理,通过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信用程度,为企业的发展树立良好的形象,信用作为市场经济的灵魂,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违背信用的情况会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3 结论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出现了不均衡的状况。随着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扶持,经济差异也在不断地缩小。然而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状况,需要工作人员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从而减少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存在的差异。
  参考文献:
  [1]聂雷,任建辉,刘秀丽,等.金融深化、政府干预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国10个城市群的经验证据[J].软科学,2018(6):1-11.
  [2]武力超,林澜,何春辉,等.劳工汇款与劳动生产率提升——基于金融发展调节效应的研究[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20,17(5):72-82.
  [3]韩珣,李建军.金融错配、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经济“脱实向虚”[J].金融研究,2020(8):93-111.
  [4]庄婷婷.金融深化、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基于海洋经济的PVAR分析[J].海洋经济,2020,10(4):1-12.
  [5]孙志红,周婷,琚望静.金融自由化、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J].武汉金融,2019(11):3-11.
其他文献
[摘 要]乡村振兴是全面的振兴,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总要求、有效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在乡村建设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这也是有效践行新时代的“三农”工作的必然要求。文章从乡村人才振兴的角度,总结了我国乡村人才振兴的现状,分析了我国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乡村人才振兴的措施建议,旨在为我国乡村人才振兴的相关研究和具体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 要]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党中央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旨在深度融合市场经济,优化配置各种资源,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文章分析了“一带一路”对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优化的具体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农业的种植技术,为粮食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同时,需要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完善的农业发展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摘 要]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我国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18年达到了4.6万亿美元,成了全球第一贸易大国,具备较大的经济发展优势。为了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借助经济合作与贸易发展,促进全球各国经济稳定、和谐发展,真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发展奋斗,必须要贯彻“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开展国际经济贸易合作交流,实现经贸合作双方共赢发展。中蒙边境贸易发展须具备一定发展优势,并且两国之间
[摘 要]近年来,旅游产业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全面开发乡村旅游产业,也成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导方向。其中,旅游特色小镇是面向未来的旅游新产业,新常态下建设的特色旅游主要融合创业转型升级、文化资源开发、旅游品牌打造等功能,它是传承旅游文化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平台,实现城乡产业结合、文化建设、旅游开发、生态环保的叠加功能,使乡村旅游更为先进化、特色化、多元化。文章从乡村振兴背景出发
[摘 要]工程物资贸易公司结算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全面、准确、实事求是的工程物资结算,可以有效控制公司经营成本,提高公司预算和决算的准确性,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文章从结算作用、结算原则、结算职责机构设置和结算注意事项四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物贸公司结算管理工作思路和做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以飨读者的目的。  [关键词]工程物资结算;结算机构职责;结算岗位配置  [DOI]1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