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中文专业普通话课程建设初探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_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师中文专业普通话教学亟待改革,而搞好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因此,要提高高师中文专业普通话教学的效率,首先要搞好普通话课程的建设。本文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教材建设、课程设置这四个方面对高师中文专业的普通话课程建设做了一点探讨。
  关键词:高师中文专业 普通话 课程建设
  
  普通话是以汉语授课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语言,是教师的职业语言,在每一个师范类专业开展普通话教学都是有必要的,而对于中文专业来说尤为必要和重要。我们学习语言,首先要学好本民族的语言,而且一定要学习本民族的共同语,而教授本民族的共同语,是任何国家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语文是我国的母语教育课程,推广普通话是语文教学的任务,而高师中文专业主要是为中小学教育培养语文教师,因此,要切实搞好高师中文专业的普通话教学。
  在目前的高师中文专业普通话教学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对课程的性质认识不清;没有合适的教材;开课时间不足;与中学语文教学脱节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高师中文专业普通话教学的效率。
  一谈到教学效率的低下,人们首先会认为是教学出了问题,这是一种缺乏课程意识的表现。“课程意识是人们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在课程论的话语体系中,课程是一个大概念,它是学校教育的心脏,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一个环节。如果用课程论的视野来审视教学实践中产生的许多问题,有些可能是教学本身的问题,但更多的可能是课程问题或课程设计的问题,对于课程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教学改革或者教材改革很难完成,应该从更大范围的课程改革入手才有可能取得根本的突破。” 由此可见,搞好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为提高高师中文专业普通话教学效率,我们对普通话课程建设做了一点思考:
  
  一、从走向全球化、面向现代化、普及共同语的高度定位高师中文专业的普通话课程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汉语的国际化趋势日益增强,汉语在全球正逐渐成为仅次于英语的新强势语言,汉语热在国外不断升温。“根据2002年留学基金委的统计,在华留学生就已达8万余人,其中语言生6万余人。从1991年到2002年,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最近十几年上升的速度相当快。而到2004年,据报纸报道,在中国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已超过70000人。在国外学习汉语的人数也不断上升。已达3000多万。已有近90个国家的2300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许多国家的中小学也开设了汉语课程,而且还在不断地增长。” 汉语在走向世界,我们没有理由不说好我们的共同语——普通话。
  民族共同语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春秋的雅言,汉代的通语,明清的官话,民国的国语到新中国的普通话,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程度是其文明程度的表现,也是其现代化程度的标志。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语言是最主要的信息载体,语言文字规范化是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的先决条件。只有坚持说普通话,不断提高普通话水平,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要求。历史已告诉我们,现实正在告诫我们,普通话的推广和应用,是国家的需要,也是民族的需要。
  语文新课标也重视对学生运用普通话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会说普通话,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些都需要语文教师说好普通话并具备指导和示范的能力。
  我们把高师中文专业的普通话教学放入整个社会和语文基础教育的大环境中来认识,可以看出高师中文专业的普通话教学不但是实现高师中文专业培养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且也是师范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能说标准的普通话和具备普通话教学能力不但是中文专业高师生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关系到普通话在全国的普及与提高。
  中文专业的高师生将来到中小学任教,如果都能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那么在社会推广普通话和对后代进行语言教育就有了良好的基础,普及普通话也就可能变为现实,这也有助于提升汉语的形象。显然,高师中文专业的普通话教学是一项走向全球化、面向现代化而且还兼具普及普通话和提高普通话水平这两项职能的重要工作。现阶段我国普通话推广工作任重道远,因此高师中文专业的普通话课程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在正确定位高师中文专业普通话课程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目标
  
  在正确定位高师中文专业普通话课程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目标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确定课程目标,不仅有助于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的衔接关系,从而明确课程编制的方向,而且还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并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根据普通话学科的性质、普通话的特殊身份以及高师中文教育的培养目标,高师中文专业普通话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一)认知目标
  高师中文专业的普通话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突出训练。训练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学生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普通话语音知识(包括声母、韵母、声调、语音流变)以及朗读、说话的技巧。此外,由于普通话是我国的民族共同语,大力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宪法所明确规定的,也是我国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重点;同时推广普通话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要求高师中文专业的学生要了解我国共同语的发展历程和推普历程,掌握我国的推普政策和新世纪语言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任务,这是普通话教学的另一认知目标。
  (二)能力目标
  高师中文专业开设普通话课程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而且要使学生具备准确、流畅、灵活自如地使用普通话的能力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进行普通话教学的能力。普通话教学的能力主要指捕捉语音问题的能力、对语音问题进行评析的能力、解决语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为今后从事中小学的普通话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人文素质教育目标
  当前的高等教育十分关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包括情感态度、思想修养、心理品质、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而语言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条理想途径。“普通话是经过千百年来汉民族代代陶冶锤炼的高度文明的语言结晶”,“是承语言历史之精髓,采百家方言之精华,逐步演化为目前这种最理想的语言”。
  在普通话训练中有朗读训练这一项,教材所选取的材料多是文质兼美的散文。我们在教学时也可以选取一些古典诗词、现代诗歌,或是时下的一些美文作为补充材料,让学生在普通话语音的同时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帮助他们通过对语言的感知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和语言文明程度,启迪心智,增强语言规范意识。
  
  三、以教学目标为依托,加强高师中文专业普通话教材的建设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直接依据,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有理想的教材。由此看来,加强高师中文专业普通话教材的建设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可以考虑以教学目标为依托,因地制宜,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高师中文专业的普通话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指导示范能力为目的,因此教材要围绕训练来编写。
  首先,训练是在理论指导下的训练,教材要有一定的理论性和指导性。其次,训练材料应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再次,我国的方言众多,语言复杂,语音部分应具有地方特色。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方言研究的成果,编写相应的训练内容。编写教材应注意的是,训练所选取的材料最好有相应的音像资料,这是指导学生训练时不可缺少的,也是教学的辅助手段。
  
   四、根据高师中文专业的需求,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
  
   国家对不同测试对象的普通话水平做了不同的要求。同是师范生,中文、外语等专业的学生的普通话等级要求为二级甲等,其他专业的学生达到二级就可以了。同样,同为师范生,不同的专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普通话课开设的年级、时间、内容以及课时的多少不能“一刀切”,采取同一种课程模式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有悖于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此,在进行普通话课程设置时,应根据专业对普通话的实际需求以及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规格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
  对于中文专业,在设置普通话课程时,还应考虑到普通话课程和现代汉语、教师口语这两门课程的衔接问题,因为普通话中的语音知识和现代汉语的语音知识有交叉重合的地方,而普通话训练又是教师口语中的一部分,同时,普通话水平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练习。
  我们认为,可以将教师口语中的普通话语音训练部分由普通话教学来完成,这部分应从教师口语中分离出来,并入普通话课程,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单独开设。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大学,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普通话便成为交际时普遍使用的语言,学生很想改善自己的语言面貌,这时开设普通话课程最合适。教师口语中的一般口语交际训练是对普通话口语的运用,可以在大学二年级开设,因为学生此时有主体意识,思维比较活跃,而且一般口语交际训练又能促进普通话训练。
  教师口语中的教师职业口语训练部分安排在三年级的第二学期,这时学生的专业思想意识较强,同时又临近教育实习,这样既能练习普通话,又能对教育实习起到指导作用。普通话课程中的语音理论知识和现代汉语语音部分的理论知识相比,二者的理论深度是不一样的,而且教学目的也不同,普通话教学中的语音理论知识不宜讲得过多过细过深,以能指导训练为宜,普通话教学要以训练为主。
  以上是对高师中文专业普通话课程建设的一点粗略的思考,要搞好高师中文专业的普通话教学,还需要做出更多的思考和努力。高师中文专业应该高度重视普通话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指导示范能力,使他们树立起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更好地为语文基础教育工作和推普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教学改革需要强化课程意识[J].教育发展研究,2002,(7).
  [2]陆俭明.汉语走向世界的一些思考[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1).
  [3]张晓慧.高职校园普通话的人文教育功能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14).
  
  (许 令,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位于我国文明发源地黄河之滨的现代民间泥塑奇葩——“淮阳泥泥狗”,具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是中国历史传说中“三皇五帝”之首——伏羲氏建都、息身之地。伏羲陵每年农历二月
苏克拉底斯是拜占庭帝国5世纪时期著名史学家,其所著《教会史》涵盖了自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一世时代到塞奥多西二世统治前期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苏克拉底斯生活在罗马帝国向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occur in the nuclei of the presumptive ectoderm cells of theearly gastrula of Cynops orientalis after treatment with a mesodermal induc
数控车床的可靠性和质量,直接关系着制造技术的发展。数控车床在现代工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影响着我国制造业的制造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数控车床要求具有
在针对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英语基础课程已经不能适应于学生以及社会的需求,因此促进大学英语的教改,是基于需求理论指导下的重要改革。大学英语的新出路就是进行后续英
在护理英语的教学中,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强化,还要让学生了解异国文化。中西方护理职业对护士职业素养培养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从加强护理英语教师的
中文编排要讲究以下原则:探究中文字性格、轻松阅读版面和版式美感三者之间的最佳谐调点;守成和突破两端保持张力,避免失衡;讲创意、创新和讲“实事求是”; 讲版面图形信息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南京市健美操竞赛表演业市场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为促进南京市健美操竞赛表演业市场开发提供参
海洋技术所研制成功的“河口低盐计”于三月底由研制人员协助用户(宝钢)安装到长江口现场,该仪器测定的盐度与用滴定法测定的氯度换算盐度比较,偏差在仪器的精度范围之内,用
In a collecting trip to Cangkou, Qingdao (Tsingtao) on February 28, 1948 we found in the drift a few specimens of a soft, rose-red, and very profusely bran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