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实验动物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来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lgu0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标准化实验动物的生产供应、实验动物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动物实验平台的建设、动物实验资格培训平台的建设、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相关服务咨询平台的建设以及实验动物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等方面,阐述了西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和管理经验。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透析模式对终末期肾病(ESRD)自发脑出血(ICH)患者的效果和影响。方法: 按其透析模式不同将我院选取的74例需要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自发脑出血患者分为A组、B组,各37例患者,A组采用持续腹膜透析,B组采用血液透析。对比分析AB两组患者30d内的死亡率及mRS评分,并分析其死亡相关因素。结果: 30d内B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率及mRS评分与A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判断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月我院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将尿白蛋白排泄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血清胱抑素C对判断早期糖尿病肾功能损伤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可累及人体的多个脏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急腹症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接诊的68例急腹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按照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治疗)与对照组(传统方法治疗)各34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总并发症率仅为11.76%,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两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18.
期刊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二例诊断为再障患者,半年后复查骨髓已为急性白血病(M2),分析其转变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分析二例患者初诊时资料,如基本临床资料,血常规中红细胞参数,如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及多部位骨髓涂片特点;进一步分析治疗方法,尤其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对转化的影响。结果:二例患者因贫血就诊,初诊时经过骨髓涂片、活检诊断为再障,一例仅给予安雄及再造生血片促造血治疗,另一例强化免疫抑制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伴房颤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1月到2015年4月所收治的120例慢性充血性心衰伴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老年肺炎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60例为观察组,选取 2014年2月—2014年9月期间60例老年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对照组。对照组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观察组在对照组经验基础上改善治疗方案。对比2组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合并基础疾病和并发症发生率及
期刊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率高,病因较为复杂,目前临床对其治病机理尚无确切证据。甲氨蝶呤在治疗血液疾病中一直被广泛使用,在对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中同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成为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也是目前临床治疗此病安全有效的药物疗法之一。本文综述了甲氨蝶呤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同时介绍了目前临床使用的解救措施,最后总结了大剂量甲氨蝶呤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预后差、对社会和家庭造成较大负担等特点。运动缺乏是慢性肾病患者病死率增加与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且运动锻炼是预防糖尿病肾病发生与进展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运动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临床运动干预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术中、术后应用膀胱冲洗液温度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出血及膀胱痉挛发生率的影响效果,为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供可靠依据,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方法:选取42例膀胱肿瘤患者,按照患者就诊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术中、术后采用(28~30℃)膀胱冲洗液蒸馏水进行持续冲洗;研究组患者术中、术后应用(35℃ ~37℃ ) 蒸馏水实施膀胱持续冲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
期刊
幽门螺杆菌是根植在胃部的细菌,发达国家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疾病的发病率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在胃部的发生发展直接影响患者胃肠道相关疾病的进程,而影响幽门螺杆菌生存的因素包括毒力因子、性别、年龄和成长生活环境。幽门螺杆菌如果不能长期及早治疗,将会诱发更严重的胃肠消化道疾病,甚至是癌变的风险。一般的研究对象多数是针对成人,对儿童的研究相对较少,如果能在儿童时期进行治疗,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儿童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