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ght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的分离率日益增加.该菌在于燥物体表面生存时间可长达25 d以上,极易造成医院内播散流行.由于该菌具有很强的获得外源性耐药基因的能力,表现为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升高,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很大困难,也对医院内感染的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1].本研究分析了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30株MDRAB的耐药情况、克隆相关性以及主要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为鲍曼不动杆菌医院内感染的控制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由该菌引起的院内感染明显上升,且呈现多重耐药.我们从2008年6月-2010年6月间收治的汶川地震伤员和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痰液及ICU部分设备、物体表面分离24株鲍曼不动杆菌.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11株(地震伤员5株,本院住院患者6株);EICU呼吸机3株、床栏1株、被褥1株;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5株;烧伤科ICU
目的 观察NF-κB在黄芪多糖(APS)诱导脐血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DCs)分化过程的作用,探讨APS诱生DCs过程中的信号传导通路.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脐血,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脐血单核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在无药物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中培养;APS组:在含有黄芪多糖100mg/L的RPMI 1640完全培养液中培养;PDTC组:用NF-κB的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10μm
目的 明确我院老年病人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同源性及耐碳青霉烯菌株的基因型。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5月-2009年5月自临床老年病人分离的262株铜绿假单胞菌,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琼脂稀释法和E test法测定耐碳青霉烯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的MIC值,PCR扩增及克隆测序分析金属酶基因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携带金属酶基因型菌株的同源性。结果 262株铜绿
人Siglec-1表达于特定组织巨噬细胞上,当单核巨噬细胞受到炎症刺激时,Siglec-1表达迅速上调,说明Siglec-1在巨噬细胞促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分别从蛋白和基因转录水平观察Siglec-1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在AIH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期刊
变异链球菌的适应耐酸能力是它适应牙菌斑中动态变化酸性环境的关键致龋机制。本实验前期构建变异链球菌htrA-cZpP双基因缺陷株(简称htrA-clpP缺陷株),来探究HtrA和ClpP两种蛋白在变异链球菌耐酸性过程中相互作用机制。将标准株和htrA-clpP缺陷株常规复苏,收集细菌沉淀物用生理盐水适当稀释成菌液备用,用TPY液体培养液分别对两种菌液进行稀释,培养至对数中期后得到细菌沉淀物分成两份,
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CoxA16)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江苏与山东、河南、安徽交界的区域是我国两大手足口病高发地区之一,本文对2008年4月上旬至6月中旬江苏12个市城乡63批次355份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人的咽拭子标本进行了病原分离,并对全部182个分离毒株进行鉴定,以了解江苏手足口病流行的病原特征。
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来源于骨髓祖细胞和未成熟的髓系细胞,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功能.MDSCs最初在肿瘤疾病模型中报道,主要与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有关,但是近几年的研究表明MDSCs广泛参与炎症免疫应答,如感染、外伤应激、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期刊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也称苍白密螺旋体(Treponema paltidum)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强、危害较大的人类性传播性疾病(STD)[1].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成人每年新发梅毒1200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
期刊
目的 检测临床分离的肠道病毒71型(EV71)轻型、重型毒株VP1基因、2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遗传进化途径分析.方法将50份临床手足口病患者粪便标本处理后分离病毒,用EV71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获得EV71毒株,针对不同临床背景的标本,分别选取轻型、重型的毒株,用特异性引物分别对VP1基因及2A基因进行RT-PCR扩增,对其产物进行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差别.结果50
目的 建立重组天坛株痘苗病毒(rTV)艾滋病疫苗的结晶紫蚀斑病毒滴度检测方法,为rTV艾滋病疫苗病毒滴度测定提供更稳定的方法。方法通过对Vero细胞浓度、病毒吸附时间及温度、病变判定时间等方面进行优化,建立rTV艾滋病疫苗病毒滴度的结晶紫蚀斑检测方法,并应用BioSpotReader进行蚀斑计数及分析,比对仪器蚀斑计数和人工蚀斑计数的相关性;应用血球吸附法、中性红蚀斑、结晶紫蚀斑3种方法,对多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