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nger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运用顺序效应来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验证了一套测试题目在试卷中的难易程度顺序会对答题者的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并阐述了这一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 顺序效应;自我效能感;大学教学
  [作者简介] 李芳芳(1977—),女,四川成都人,经济学博士,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消费者行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6-0232-02    [收稿日期] 2019-12-20
   自我效能感作为重要的心理现象,在大学生个体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在诸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顺序效应这一角度出发,探究在教学过程中顺序效应是否会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并根据得出的实验结论对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出建议。
  一、理论研究
  班杜拉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行为的主观判断和评价。[1]自我效能感在本文中是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进行某种学习活动的判断和推测,反映了学生对自己的个人期望。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行为[2]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杜巍、杨世昌等人发现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具有一定的影响[3],更高的自我效能感会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成就。所以老师想要帮助大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就要重视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怎样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呢?影响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研究方面,却鲜有关于顺序效应的研究,在评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时候往往依据的是大学生的行为活动,那这些行为活动的不同顺序会不会对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呢?笔者将在本文中探讨顺序效应是否会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
  顺序效应是什么呢?顺序效应是所受刺激的顺序对刺激接受者的主观行为产生的影响。刘儒德和徐娟通过实证证明了两个材料在三种不同的呈现顺序下,学生样本对应的成绩存在显著差异。[4]王家慰提到对比两种典型的学习顺序,交错呈现的学习顺序比集中呈现的学习顺序更有效。[5]可见顺序效应在教育教学领域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学业有一定的影响,这也增强了本文所探讨内容的可靠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老师通过一套题目来考核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时,这套题目具有困难题和简单题之分,那么大学生在做题时就会有简单题→困难题和困难题→简单题两种顺序,这种难易程度不同的排列顺序是否会对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呢?
  根据以上理论研究,本文提出假说:顺序效应会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
  二、实证分析
  本文设计的实验采用实验法,采用的考查试卷为20道客观选择题,其中10道题目为简单题,10道题目为困难题。采用梁宇颂在《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中的“学业自我效能”分量表1为测试量表,通过量表得分衡量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高低水平。[6]
  (一)操控检验
  为证明所采用题目的难易程度具有显著差异,将这套试卷题目分为简单题组A和困难题组B,每组各10道题,操控检验样本为随机选取的本校一个教学班学生,共40人,平均年龄18岁,男女比例为2∶3,且操控检验样本不参与主实验。实验步骤为让样本分别测试题组A和题组B,然后收回试卷,统计得分。简单题目组A得分平均值M(Mean)为44.6809,标准差SD(Standard Deviation)为39.5698;困难题目组B得分M(Mean)为39.5745,标准差SD(Standard Deviation)为48.7280,(见表1)
  题组A的平均得分高于题组B的平均得分,经过平均值显著性差异检验,F=13.8795>3.9634,
  (P=0.0003<0.05),二者之间确实存在显著差异,证明所采用题目的难易程度有显著差异,这说明操控检验是有效的。
  (二)主实验
  通过操控检验我们确认了题组A为10道简单题,题组B为10道困难题,且难易程度有显著差异,然后现将其编制成两套试卷,一套试卷题目顺序为A→B(先易后难),另一套为B→A(先难后易),即实验中的自变量为不同难度题目的排列顺序。实验样本为随机选取的本校同类课程的两个教学班学生,每个班50人,共计100名学生,均接受过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平均年龄为18岁,分为两组,每组50个样本,男女比例为2∶3。实验步骤为在老师对两个教学班讲授同样的知识点后,对当堂知识进行考核,让其中一个教学班的50名学生测试题目顺序为A→B(先易后难)的试卷,另一个教学班50名学生测试题目顺序为B→A(先难后易)的試卷,然后在测试结束之后马上发放自我效能感量表,量表为前文提到的梁宇颂编制的“学业自我效能”分量表1,共22道题,评分方法采用五级评定,并强调量表为匿名填写,不涉及任何学业成绩和评定。该量表分半信度0.765,信度较好。
  收回量表统计两组样本最终得分,并进行ANOVA分析,结果见表2。
  经过平均值差异显著性检测,
  F=10.6525>3.9434,(P=0.0015<0.05),题目的顺序(先易后难和先难后易)对于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影响。其中测试题目顺序为A→B(先易后难)的样本的自我效能感均值高于另外一组,表明先易后难的题目顺序更有助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三、实验结论
  本文探讨了题目难易程度顺序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教师通过客观题对大学生进行当堂知识考核的时候,顺序效应会对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且题目顺序为先易后难的情况下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处于更高水平。因此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假说。
  四、研究意义与启示
  通过本文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或知识考核时,不仅要考虑其他因素,也应该注意到教学过程中的顺序效应,重视顺序效应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顺序效应来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这为教育教学领域提供了新的启示,促使教学策略重视顺序效应带来的影响。同时也启示教师在设置试题方面应该积极调整题目安排,采用先易后难的题目顺序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这为创新教学理念、完善大学生考试命题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Bandura A.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 Change[J].Psychological Review,1977(84):191-215.
  [2]李昆,俞理明.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和归因于自主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2):1-5.
  [3]杜巍,杨世昌,程利.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3-95.
  [4]刘儒德,徐娟.文本内容和图文顺序对图片理解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6(5):1076-1080.
  [5]王家慰.工作记忆对类别学习顺序效应的影响[D].广东:广州大学,2019.
  [6]梁宇颂.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0.
其他文献
目的提高对克隆病的认识,减少社区对克隆病的误诊,为今后明确克隆病的诊治提供经验。方法对我社区门诊所见的本例误诊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克隆病易被误诊为阑尾炎、肠梗阻、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高血压伴发症状的疗效、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149例高血压患者在原有降压西药不变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每次一袋,每天3次,治疗2周、4周后观察高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结果 56例均顺利通过手术,围手术期发生并
本文在分析指纹识别原理的基础上,对指纹的识别/认证、指纹图像处理,以及指纹特征提取算法及其实现进行了研究,并对该算法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对图像质量较好的指纹图像有很好的识别率,而且对图像质量较差的指纹图像也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针对综放沿空煤巷基本顶倾向断裂位置难以精准实测问题,本文以昌恒煤矿9102综放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基于Winkler地基梁沿空巷道顶板破断力学模型,推导得出基本顶弯矩分布规律和
在现代企业经营及发展过程中,企业经济管理已经成为重要内容及任务,在保证企业稳定良好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社会发展新形势下,为能够更好开展企业经济管理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4岁,因大便次数增多1个月于2012年6月3日入院。患者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6~7次/天,伴脓血便及肛门坠胀感。查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平坦
目的观察和分析不同包扎方法处理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7月至2012年1月,共处理的跟骨骨折术后病例32例(36足,其中双侧跟骨骨折者4例)临床资料,其中
2010年9月9日,值此第2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省警院隆重举行座谈会。河北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史贵中,省公安厅政治部副主任兼教育训练处处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术后鼻腔填塞物引起的各种不适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100 例鼻腔填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