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认知 构建生态课堂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244732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已不能全方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个性的发展受到了限制。随着教育的改革,一种展现了“自主、平等、生态、发展”的课改理念应运而生——“生态课堂”。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没有了“正襟危坐”,没有了枯燥的“满堂灌”和“死记硬背”,它更尊重学生认知个性,把课堂还给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更关注生命的成长,思想的解放。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人才。本文以小学语文为例,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教学策略,与学生共同构建语文生态课堂。
  关键词:生态课堂;认知个性;因材施教;教学策略
  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育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生态课堂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教学概念,没有具体的教学策略,故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其他教学策略辅助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辅助教师教学。
  生态课堂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生态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學。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时间和空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以及认知个性的发展。同时,教师要放下架子,颠覆传统的师生地位,将课堂交给学生,通过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沟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课堂中根据自身个性自由发表对课文的观点,并作出及时的肯定和评价。
  开放式教学策略并不是指将课堂完全交于学生,而是一种由教师参与主导的相对而言的开放,控制课堂节奏,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詹天佑》这一文章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思考:詹天佑遇到了什么问题?最后是怎么解决的?以问题为主导,激发学生思考,既能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还可以继续提问:如果是你会有其他的办法吗?让学生充分地讨论,展示自我,每个学生在课堂里都能尝试成功、感受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多元化教学策略
  我们常常会有这么一个困惑:“我们的语文课堂为什么学生不活跃,没有生机和活力?”“我们的语文课堂为什么感觉学生如此吃力?”“我们的语文课后作业这么多,为什么教学成绩还是提高不了?”“我们的教学经验比别人更丰富,学历水平比别人高,比较人家的课堂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我们无数次在自我诊断和反思,有人提出了要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人提出了要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学生的创造力却被教师所忽视。
  学生的创造思维是每一位学生独有的思想,也是学生个性的体现,同样是现在各大企业所需人才必须具备的一种品质。我国社会的发展也是由广大人民的创造力所推动的,正因为创造,才发明了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品、小发明,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因而,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使用多元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语文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一些特色课堂,让学生在特色课堂中寻找灵感,自由创造,制作出一些作品表达自己特有的认知个性。
  教师在教授小学语文古诗时,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诗情画意,枯燥的字词解释,不如一堂生动的画画活动,让学生根据诗句提示的情境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理解的内容,让学生在画画中体会诗句的情感,创造性的理解诗句的含义。教师在学生画画时无论学生的画好看与否,都要给予学生鼓励。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说说画画时的感悟,畅所欲言,抒发自己对诗句的感慨和看法,甚至可以让学生编一个小故事或写一篇小作文,鼓励学生不断展示自我,在创造中发展自身个性。
  可持续发展式教学策略
  教师在构建语文生态课堂时,要注意合理的运用可持续发展式教学策略,在课堂中建设舒适的学习环境,对以后的教学也进行充分的考虑,将现在的教学与学生以后的发展结合起来,为以后的教学埋下伏笔,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语文课文,释疑解惑,鼓励学生先“独学”再“对学”后“群学”,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留白”,给学生机会去补充,引导学生在发展个性的同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规划。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教学是一种穿针引线,美丽的珍珠需要学生自己去磨练,包办代替只会磨灭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日的教学,是为了明日的“不教”,作为教师要学会“抛砖引玉”,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润滑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为学生构建语文生态课堂,必须尊重学生认知个性,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够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得到发展,不再受限于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但并不是放任学生自由发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个性对学生进行一些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一个正当领域中发展自己的特性,防止學生在学习中误入歧途。并且在教学时要提前设计好教学方案,让课堂主题始终在学习上,并且要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相信,只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完善教学策略,一定可以构建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小学语文生态课堂。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三小学)
其他文献
考察了几种不同缩聚条件下所得中间相沥青的熔纺过程,发现挤出沥青丝在喷丝板毛细孔口处的胀大率(d<sub>m</sub>/d<sub>0</sub>)及其最大拉伸比(V<sub>L</sub>V/<sub>0</sub>)max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95%。笔者认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包含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软件均衡相对硬件均衡更难。硬件主要是指办学条件上的改善,主要依靠政府在资金上支持投入。软件方面则主要指学校内涵的发展,包含办学品味的提升、育人质量的提高等。本文就贵州省望谟县教育系统对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尝试和举措进行
科学、安全高效的使用兽药,不但能及时预防动物疾病,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而且对积极控制和减少药物残留、提高动物产品品质、提供绿色食品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冷压细颗粒制品焙烧时变色开裂现象做了分析,对变色与未变色部位的性能进行了对比,论证了变色与开裂的原因—氧化与富集碳化。并对焙烧中出现的几种现象做了解释。
1加强乳房护理,改善牛舍环境卫生奶牛产犊后每天要进行4次挤奶,配合热敷,促使肿硬的乳房复原;对初产牛的挤奶必须耐心,温和,动作敏捷;对胆怯不安的牛,必须在其解除紧张后,再挤奶;对于乳
如何让学校实现内涵发展,一直是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映祥实验学校不断探索的课题。我们认为:内涵发展就是用科学发展观去引领学校发展,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因此,我们把学校内涵发展进一步表述为:内涵发展就是用科学理念引领学校工作,实现质量发展、精细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等。  定好“线”,选好“点”  把办学的思想理念比作“线”,把学校工作的内容比作“点”,用思想理念之线把点“串”起来,就形成一
1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吃入被污染的饲料,经消化道传染,也可以通过呼吸道感染
旅游实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职业院校围绕市场需求培养实用型旅游人才,就要明确培养实用型旅游人才的实践意义,正视实用型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在人才培养模式、旅游课程建
母畜子宫脱出是兽医临床上常见的产科病,对于该病的治疗,多采取手术整复的方法。在整复过程中,因母畜强力努责给整复过程带来很大困难,有时即使整复入内往往又因频频努责而再次脱
萤石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非金属矿产资源,萤石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我国萤石矿按成因类型可分为热液充填型、沉积改造型和伴生型(可细分为沉积变质型和矽卡岩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