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探析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ning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出的背景
  
  2008年,始于欧美发达经济体并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国际市场需求的急剧下降,冲击了我国部分依赖出口的产业,某些产业的竞争力受到严重削弱。这一现象提醒我们:一国某产业可能在某阶段具备产业竞争力,但面临外在环境的急剧变化,这一竞争力也可能会迅速消失。为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持续保持产业的竞争力,我们需要探索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能力,即产业核心竞争力。
  国内学者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启示,拓展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鲍永华(2005)概括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某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或者潜在关键因素的组合。李明中(2003)认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区域产业所特有的,不易被其他区域模仿或学习的特殊组织能量和素质。然而,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哪些关键因素组成?它的形成机理是什么?区域如何培育自己的产业核心竞争力?这些问题还亟待理论探索。
  
  二、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形成机理
  
  本文尝试定义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区域产业以区域环境为基础,在该产业的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和产业文化上形成特有的关鍵因素的组合,使该产业能持续地在区域产业竞争中具备优势。这一概念的内涵包括:(一)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以区域环境为基础的,是众多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二)产业核心竞争力表现在技术创新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和产业文化上。是这三方面关键和潜在关键因素的组合在发挥作用,它为该区域产业所特有,不易被模仿或学习:(三)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能使区域产业持续地具备竞争优势,而较少受到外在环境变化的影响。


  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区域通过产业环境的营造,不断培育和重组关键因素组合的过程。区域主体可结合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及原理,通过正确的方法和路径。培育本地区的产业核心竞争力。
  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机理
  本文尝试构建了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图(如图)。技术创新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和产业文化是在区域产业环境中培育和发展的。区域产业环境包括五个方面的因素:产业组织结构、相关产业:需求条件、政府行为和生产要素,五个因素相互作用的机理如图所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应从区域产业环境人手,把握技术创新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和产业文化的不同培育途径。
  
  三、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可通过产业创新系统的构建来培育。产业创新系统包括创新政策系统、技术系统、环境系统和评价系统。创新政策系统引导产业创新需求,规范并保障产业创新供给,提供并优化产业创新环境,加强和实现产业创新效果。创新技术系统是产业创新系统的供给系统和核心部分。该系统要有能力对系统内产业技术的性质进行准确评估,并确定相应的扩散机制,不断培育系统接收相关技术的能力,畅通产业技术的流动渠道。在技术系统内建立并形成一系列充满活力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保障技术供给系统的高效运行。创新环境主要包括贸易和研发活动所需的经济、政治和法律环境以及创新主体的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质、文化环境。创新评价系统能对其他系统和创新效果进行评价,为科学配置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保障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区域可构建此四个子系统,促进产业创新系统的形成,进而培育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了知识的加工与创新,而产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是把积累和储备以及加工与创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实现经济效益。影响产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因素指标比较多,有生产设备配备水平、业务者技术熟练程度、资源调配能力和管理者管理水平等。区域可从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相关产业建设等方面着重打造该能力。
  产业文化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不同层次的文化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将发挥不同的作用。总的说来,精神文化是最重要的,它将通过影响产业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来影响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他文献
本文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噻二唑型金属减活剂进行了结构鉴定,比较了进口剂Cuvan 484和实验室同类产品的结构。
长沙县农村河道治理已进入全面攻坚阶段,主要体现在政策支持力度大、范围广并且已进入全面施工的阶段.前期的治理思路和方案如何?施工期间质量和费用控制如何?后期管理运营方式
以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与应用时所遵循的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确立了生态园林观念,强调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应以再现自然,改善和维持小区生态平衡为宗旨,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
本文介绍了 SX 型静态混合器在蜡脱油装置上的应用情况,提出了进一步考察和应用混合器的设想。
介绍了SRZ-1型润滑油油质测定仪在基层运输单位的应用情况。使用结果表明,使用该测定仪监测机油,可由“按期换油”变成“按质换油”,延长了换油周期和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节约
集宁一中始建于1954年。1962年,因办学成果优异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重点中学”;2003年通过评估验收,成为乌兰察布市唯——所“自治区示范性高中”的学校。
本文介绍了一种进口高性能润滑油复合添加剂的解剖分析。着重讨论了复合添加剂中清净分散剂的特殊分离与鉴定。为今后解剖分析此类物质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近几年,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水平均大幅度提高,在促进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应引起重视的是,当前农村金融如何解决为“三农”服务的问题,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面对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三农”对金融需求的内涵在不断扩大,尤其是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对农村金融提出了新的要求。诸多不利因素,成为制约“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鉴于省联社政企不分,干预基层农村信用社自主经营的问题,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势在必行。200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重庆和宁夏的省联社改革方案开始实施。但在改革的探索道路上,各种理念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客观存在。本文在介绍省联社改革现状的基础上。客观剖析其中的深层次矛盾,并提出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一、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现状    自2003年国务院启动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以来,除天津
本文介绍了以蜡裂解α-烯烃聚合油研制成功的合成型二冲程汽油机油。该油品各项理化指标达到Ⅱ档油标准,其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国外同类产品性能相当,于1989年8月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