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学“分布式课堂”的探索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erx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学生学习数学普遍存在畏惧心理,以往教学忽视学生学习特点造成教学效果甚微。“分布式课堂”打破了教室作为唯一教学空间,把整个学习过程延伸到课外,拓展了学生学习时空,调动了学生学习潜能,既有利于提高教学成效,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教学方式;分布式课堂;高职数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7/08C-0040-04
  高职学生学习数学普遍存在畏惧心理,以往教学忽视学生学习特点造成教学效果甚微。然而,并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模式,可以完全扭转这一现象。虽然表征的教学问题相似,但仍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基于此,通过改进传统课堂教学局限,笔者结合自身实践,构建了高职数学“分布式课堂”教学模式。
  一、高职数学教学的问题剖析
  (一)改革措施没有切中学生学习问题
  职业院校学生学科知识结构不牢固,缺乏学习意志,特别表现在数学这门课程上。然而,学校管理者由于长期不在一线教学,习惯于关门拍板,为了追求教育“大跃进”式的发展,提出这样那样的吸引人眼球的改革口号,但是难以落实,也找不到实施的突破口。高职大面积招生十多年来,关于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先是提出“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后是“必需”“够用”,接着是项目课程,然后是课程整合,但是围绕学生学习问题并未真正关注并解决。[1]
  (二)数学教学方法与学生身心特点不符
  在学生看来数学知识枯燥,而他们生性活泼,封闭的课堂教学和机械式题海训练,往往让他们产生厌学等不良情绪。当数学学习成为害怕和恐惧,它就变成一种负担,变成什么也不是了。课堂上学生玩手机、睡觉等现象值得我们反思。教师过分强调系统知识,往往会忽视学生的自主活动和交流,课堂上按照预设好的教案进行,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走过场,并没有针对学生多人困惑而调整教学,及时答疑解困;或者对部分专业学生都会的知识教学上适当跳跃,而通常是遍地开花,平均着力。[2]
  (三)教学按照教案执行,没有关注学生状态
  数学课堂上,往往总是那几个好学生参与师生问答和交流對话,中等生和大面积的后进生处于“边缘化”状态。教师并没有关注大多数学生学习存在的不足,给予必要的补偿教育,而是简单地依据教材内容开展教学;并没有仔细倾听学生回答,从而准确定位学习起点,而是简单地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实施教学。[3]
  高职学生在小学和中学阶段接受的数学知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断层”,知识呈现“碎片化”,教师如果仍然按照线性教学方式显然是不适宜的,必须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方法,这就需要采取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分布式课堂”重视学生的理解体验和自我探究的活动,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来建构知识,不是简单的模仿和灌输,而是用鲜活教学文化引导他们成长。
  二、高职数学“分布式课堂”及与传统课堂比较
  “分布式课堂”打破了学生在教室唯一的学习场所造成的时空局限,把整个学习过程延伸到课外,拓展了学生学习时空,调动了学生学习潜能;通过开放时空、融合科学与人文、促进情意发展、形成主动态度和拓展能力,鼓励学生多元参与、师生合作。
  (一)与传统课堂教学比较
  传统课堂教学时间限定在40—45分钟,实施空间局限在一间教室。相对来说,学生局限于座位上,教师也仅在教室中实施教学。固定、封闭的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分布式课堂”突破了时空局限,拓展到学校的各个场所——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办公室、家庭、社会、网络空间等。教师通过移步换景、情景交融、想象与行动交替结合、知识与能力相互促进,找到学生素养萌芽的成长点,真正磨炼学生的多种能力。
  (二)主要教学流程
  第一阶段:教师引导初步探究。第一步,新课导入:教师简单概括前节课数学内容;新课导入,根据学科特点和本课具体内容来定。教师以“问题链”为导向,或以故事为情境,或以“习题”把学生带入本节学习。第二步,下放自主学习探究单,组织学生自行学习、先行探究。
  1.组织学生试读教材:教师课前备课要预设问题链;根据前面和本节内容教师增设数学问题条件,引导问题解决对策;带领学生粗读教材考虑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提出问题。(1)学生尝试,暴露问题与错误。(2)教师采取“导”与“堵”,启发学习进程:先导。“导”就是让学生延着老师预设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导”有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连续思考。思维特点是“线性”状态。“导”目的是增加学生的思维“长度”。后堵。“堵”就是防止学生简单化来思考。将学生思维发散,多角度地思考。“堵”增加思维“宽度”。“堵”中有“导”,“导”中有“堵”,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3)教师预设悬念:教师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只能说出一半,预留空间,点燃学生探究激情。教师借用语言、神态提出问题和学习任务。制作精美的课件,对人物神态适当夸张。教师有意设立错误,激励学生探究渴望。(4)下放数学教学探究单,教师布置课后任务:确立活动目标,提出探究活动的建议,揭示探究路径的参考,提供探究问题的要求。
  第二个阶段:课后深入数学探究。此阶段是分布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探究知识、生成能力的重要阶段。探究形式3类:(1)分组进行(自然组);(2)均衡分组(据学生兴趣、关系自由组成探究);(3)单独探究(能力强或者有个人要求)。探究分工2类:(1)按照探究任务,组内分工进行探究(复杂的探究任务,分工能提高效率);(2)组内所有成员独立进行(探究内容简单,分组为了互相学习)。探究活动要求:每组都要制定探究方案;每项学习任务应分配到人;探究活动过程做好记录;组内所有任务都要进行总结、汇报,把形成文字性的成果、材料或创造发明的实物展示出来。最后,做好集体展示、汇报的准备事项:写总结报告;分配发言人(A、B角);发言人提前演示汇报。此过程能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调动学生发挥全部心智和潜能,把学习延展到课余,运用多种方法促进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多维学习、创新思维。
其他文献
摘要:“手机成瘾症”主要是指案主因使用手机频率高、时间太多,难以自我控制,导致其生理、心理、学习、交际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一种痴迷状态。本文通过对高职班级中“手机成瘾”的学生,采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对案主进行个体干预研究,经过行为认知干预,利用行为契约、行为消退等技术进行脱瘾矫正治疗。通过个案研究表明,该疗法对轻度的“手机成瘾症”学生具有一定的疗效,其心理健康状况有很大改善。  关键词:高职生;手机
摘要:随着社会各界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不断深入,随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合作平台的不断完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正受到从政府到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认可。企业为什么愿意做这项工作?如何抓住企业的兴趣点,通过校企共同努力,让学生在"现代学徒制"运作模式中真正提高自身能力,转岗轮训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转岗轮训;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花机摘械要:不播断优种化选现择的状工艺方案是提高数控设备应用效率的基础,但是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达到增效,不仅需要国家
PBL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LBL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讲授模式,强调知识的记忆与系统性。本文探讨了食品分
摘要:药物制剂固体实训车间是一个以制备片剂、硬胶囊剂为主的实训基地,通过多次调研和考察,推行一套仓库管理系统用于物流管理,配备了相应软硬件。根据软件要求,材料档案、供应商资料和班组资料按实训过程的实际情况设置并输入数据。系统执行学校总务处领用、总务处退料、实训班组领用和实训班组退料四大流程。管理系统运行后,车间里错单和错账逐渐减少,直至所有单据准确。特别是学期结束实训车间盘点,不仅便捷而且准确,余
近年来,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这一惠农政策的牵动下,申请推广鉴定的农机产品逐年增多,但农机企业对申请推广鉴定的有关程序和内容把握不到位,导致申请不及时或提交的申请材料存在诸
2017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集结了1900多家国际主流、国内一流的农机制造商,石家庄益丰泰机械有限公司带着旗下的2017年新款9QZ-2900Z型青饲料收获机在农业机械展览会上展出
我国的高职会计教育通过近十几年来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是近几年的事情。本文首先阐述了项目教学在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实施
本文对拖拉机液压系统主要部件,液压油泵、分配器、油缸活塞组件的故障特征与检修方法做了详细的论述,为用户排除故障时提供参考。
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企业冠名工作室这种新的校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