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以人为本”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_0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要以人为本”。
  从教十多年,接受培训数十场,聆听名家之言众多,几乎没有一位专家没提到过这句话。
  话中的“人”是谁?课改十多年来,普遍的答案是——“学生”,教育要“以生为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设计课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说得多了,听得多了,这些话似乎成为了“真理”。果真如此吗?
  沉思中,想起了一次课例——
  2012年12月19日,我们“重庆市语文教研员培训班”一行百余人到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听了北京市语文教研员李卫东老师执教的一堂《天上的街市》,课毕,大家纷纷发表意见和建议,有人说老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有人说老师讲得太多,学生参与过少……众说纷纭中有老师满怀遗憾地指出:“为什么不让学生自主探究呢?老师引导得太多太实了,学生没能很好地参与和体验。”他觉得这是课堂的一大败笔。
  我不是说专家上课就没有败笔,但我在想,我们也没问问学生,学生也没主动说,谁知道学生是不是真的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就一定体验不深?这个问题我们暂且不深究,仅谈评议者的观点,是不是用自己的感觉代替了学生的感觉?也许这不过就是一种根据课改观念的教条进行的“臆测”而已。
  再谈这几天我们学员聊得火热的话题——文本解读。真要做到以人为本,尤其是以“生”为本的话,也应该冷静一点。
  听过一个老师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老师在谈写作背景时大讲特讲当时的官场如何黑暗腐败,人们如何阿谀谄媚,学生听得迷迷糊糊,如坠云里。
  然后让学生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学生受教师背景讲解的影响,在理解“草盛豆苗稀”时,认为“草”是指黑暗势力,“豆苗”是指作者自己,这里暗示的是作者自己快被黑暗势力所吞没的愤怒之情。
  这一教学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学生对当时所谓的官场太陌生,陶渊明离学生年代久远,面对文本与学生的时空距离,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引导?作品对学生有什么现实的意义?当然,那位老师纯粹是方向都挖错了,但即使是方向正确,在教材中,也存在有很多文章与学生有时空距离,如文言文,如古代白话小说,又如鲁迅的文章,距离学生的生活很遥远,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该如何处理时空距离,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深到什么程度为好?
  这时,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深挖细嚼,就算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明白了,有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呢?如果没有现实意义,要不要搞得那么高深来把学生弄得那么糊涂呢?有老师举到的浙江郭初阳解读《珍珠鸟》,大谈“笼子”问题,连到伏契克《绞刑架下的报告》,牵出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深入挖掘当代文学家遭遇文革的什么欣赏囚禁意识。深则深矣,有意思吗?虽然我不是学富五车,但自信比大部分学生还是要有见识得多,尚且云里雾里,学生能明白吗?
  所以,老师对文本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就算你有很好的解读也还是要设计用什么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去体会而不是硬灌给他们,并且还要考虑有无意义、有无必要。学生还要读高中、上大学,还要经历很长的人生,说不定哪天他们自己就体会到了。初中老师,何必非要去抢大学教授的饭碗!
  课改是必需的,这是不容置疑的,关键是我们要施行的到底是课改的教条还是课改的理念。有时反思一下,我们上公开课和自己的常态课是不一样的,其中固然有环境的问题,但也有我们自己太急功近利,太在意别人的评价,才往往不能坚守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
  沉静一些吧,只要是以人为本,只要是能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生本”还是“师本”,“文本”还是“考本”,有那么重要吗?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用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
<正>Multiple roles of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GSK-3)in neural tissues:GSK-3 is a serine/threonine kinase that has two isoforms encoded by two different genes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的课堂中,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护理人才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针对目前护生健康教育知识匮乏,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如何提高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是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值得深
<正>Alzheimer’s disease(AD),a fatal,progressive,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i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old-age dementia,accounting for 50–75%of dementia patie
学好语文教材就是为了“读课文,想语文知识,想语文知识如何运用于写作中,写作文就去想课文,想如何运用课文知识”,通过巧读语文教材来掌握语文知识和写作技巧.
如何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关注授课内容,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本文从教师、化学知识、课堂教学设计三个维度对化学课堂教学的磁化做了简要的论述。
第1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的主题是“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日前,教育部办公厅专门下发通知,就做好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活动做出部署。
<正>The ability of the axon to form de novo collateral branches along its length is fundamental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plex patterns of connectivity during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视觉平面化正逐步进入视觉立体化,全景漫游技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发展壮大。全景漫游交互设计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能在虚拟的环境下呈现虚拟空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