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价值观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6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文精神是当今社会值得关注的一个话题,英语新课标中也强调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语言教学的同时营造人文氛围、渗透人文思想、拓展人文内涵,从而将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互为渗透,从而促进人的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英语;人文精神;人文教育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告诫我们,迈向21世纪,请带好两本护照,一本是知识护照,一本是道德护照。众所周知,我们不缺乏对知识的重视,科学知识已成为21世纪经济增长最具决定性的因素。然而在人类依靠知识不断进步的同时,我们的道德护照又怎样了呢?物质生活的充实并不能代表精神世界的充实,经济的发展并不能避免价值观的失落和道德的沦丧,在人类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的精神领地却显得荒芜与萎缩。
  我们的学校必须培养具有新时代人文精神的人。那么,什么是人文精神呢?人文精神是指知识、能力、观念、情感和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培养人文精神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人文是许多学科,甚至是所有学科都要体现的共性特点,人文教育是所有学科都要承担的共同责任。《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所以,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中不仅要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播,更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该课程的人格教育功能。
  一、营造人文氛围━━让学生体味“自由”和“宽容”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师生交往在本质上就是教育情景中师生之间人格的相遇、精神的交往、心灵的理解。要营造人文课堂,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必须要有“自由”而“宽容”的氛围作为前提。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所谓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限制,让他们有自我表现的机会。所谓宽容,就是不对学生不合常理的见解进行批评和挑剔,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暂时不足,包容学生一时的错误。教师要用积极的态度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充满信心,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与生俱来的成功欲望,用微笑、抚摸与他们进行精神对话,用表扬、赞美为他们高喊“加油”,为他们心中播撒自信的种子,使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被欣赏的幸福。
  二、渗透人文思想━━让交际中充满“善”和“美”
  任何学科都是真善美的统一,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不能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过分追求学科的智育功能,更要将求真、求善、求美作为一种使命,为学生的人格培养奠定基础。我们应该充分发掘英语学科内在蕴涵的“善”与“美”,实现英语学科的德育和美育价值。
  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教学案例,一位老师上一节讲述职业的新课。当表示职业的单词新授完之后,有这样一个环节,老师向学生提问:What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 I want to be a teacher.∕ I want to be a singer.∕ I want to be a reporter.∕…(当你长大后你想干什么?我想做教师/歌唱家/记者….) 这时一位学生畏畏缩缩地将手举了起来,老师示意他发言,没想到他站起来只说了“I want to be …”(我想…)便停了下来,在老师和学生的等待中他还是没能把句子说完,看得出这是一位学习不太好的学生。这时,一些调皮的学生轻轻地冲他喊起来:farmer, farmer, farmer…(农民) 这位学生听了同学们的“提示”后便说出了I want to be a farmer.(我想做农民) 还没等老师开口,教室里便哄堂大笑。“farmer是农民啊,你想当农民吗?”有些学生嘲笑道。原来学生是对农民的歧视啊。而刚刚回答问题的学生也已是满面通红。这时老师开口说话了“My father is a farmer. My mother is a farmer, too. ”(我的父母都是农民)此时教室里安静极了,学生们一定在想:老师怎么会把自己父母是farmer的情况告诉大家呢?老师继续说:Farmers grow rice and vegetables for us. They are very important. We need them. Do you think so? “Yes.” (农民为我们种菜和大米他们都很重要,我们都需要,是不是.)随即响起了学生响亮的回答。接着便有学生站起来说:I want to be a farmer, too. ∕I want to be a cleaner, because I can make our city clean.∕…(我也相当农民,/我想當清洁工,因为我可以把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干净.)
  看了这则案例,我不禁要为这为老师暗自叫好,通过她的正确引导,学生们知道了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本案例中这位老师很好地体现了把人文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之中的理念,教师对学生在语言交际中表现出的错误思想给予即时引导,将文化知识的传播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相结合,体现了高度的人文关怀,学生的知识和情感都得到了健康发展,获得了心灵的启迪。
  在我们的教材中还有很多充满“真善美”的内容,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及时引导学生从中品味,进而受到感情的熏陶。例如讲述东西方各种节日的风俗,其中说到:At Spring Festival people usually visit their relatives and friends. At Mid-Autumn Festival people usually spend time with their family. It’s a day full of love and joy. At Christmas people usually give some presents to each other.(春节的时候,人们都会拜访他们的亲朋好友.中秋节都和家人在一起.圣诞节人们通常会彼此赠送礼物.)这里面所涉及到的内容不管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体现了家人、朋友间的那种关爱、和谐,这些浓浓的团圆氛围、友爱氛围都会促进学生良好情感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就应该注意渗透相关的文化知识。
  三、拓展人文内涵 ━━ 让活动促进“成长”与“提升”
  一种良好情感的活动,一个深刻认识的强化,乃至个性品质的最终形成,都需要个体多次、反复的实践体验才能更好地形成。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更能启迪他们的心智、陶冶他们的情操,因此应该充分利用校园内外的教育设施和文化资源,通过各种活动载体,以获得最佳的育人效益。
  所以我们应该多组织这样有意义的英语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分展现他们的才华,锻炼他们的能力,令他们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生活环境中感悟人生、体验生活、陶冶情操,从自己寻找到的知识中更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更好地促进了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形成。
  愿我们的英语教学不仅能为学生营造一个知识的家园,更能营造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评价了目前肿瘤学中广泛应用的18F-FDGPET/CT显像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并与99Tcm-MDP骨显像进行比较,研究了两者在对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
高沙土地区地处我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不足1%、保水保肥性能差,加之栽培技术不完善,一直是提高春玉米产量的制约因素,为此我们从lop年开始探讨春玉米的高产栽培
  本文探讨了胸苷磷酸化酶(TP)在大肠正常粘膜、腺瘤和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 研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下列组织中的TP表
目的:了解卵巢和卵巢肿瘤中Hedgehog信号通路的表达状况,以进一步探讨Hedgehog信号通路在卵巢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首先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
研究背景与目的 出血性视网膜脱离(hemorrhage retinal detachment,HRD)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源于脉络膜和/或视网膜循环的多量血液积聚于视网膜下,造成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和
前言 重点观察RAS阻断剂对心肌梗塞后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对血流动力学、血生化、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 方法 入选24例有既往心肌梗塞病史
商潮中,竞争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各种商号和产品名称的角逐就是其中之一。君不见,大街小巷,商号林立,商品繁多。它们的名称一个赛过一个,“级别”一个比一个高:你叫“××王
目的:探讨碱烧伤角膜移植术后房水及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关系 方法:建立角膜碱烧伤动物模型,分别以鸡、兔为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