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学:热闹与门道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yan905254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铁铮(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理事长、教授):
  对于西湖大学的诞生,我们为之点赞;对于这所新型大学的愿景,我们充满期待。但我们希望西湖大学真正能走出一条新时代办好富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府之路,而不是娱乐至死时代的一场秀。因此,还是少些几年赶超世界一流之类的表态,多些教学创新、科研突破、社会服务有力、文化传承有效的具体措施。因此,除了看到大咖名流加入之外,还要看到致力于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具体行动。说到底,大学不是说出来的,而是按照教育教学的特殊规律一步一步办出来的。我不赞成将民办大学与公办大学对立起来的说法。在中国,无论任何形式的大学都是在党和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办学的方法、途径各有千秋,但立德树人等性质是相同的。多种形式、多种模式、一个方向,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格局最显著的特征。既不能僵化、固化、千校一面,又不能忘记初心、逾越底线。否则,新校不但会减缓成长的速度,还会在中国土壤上“水土不服”。
  @ 杜治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驱动,尤其需要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如果西湖大学可以实现其目标,将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作為中国最受关注的民办大学,西湖大学的确非同一般。一是小处着手的办学策略。西湖大学不贪大、不求全,近期专注博士研究生教育,主攻理、工和医三个学科,重视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二是聚集了世界一流的雄厚师资。三是创新的大学治理结构。学校将明确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边界,推行教授治校,主张学术自由,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些特点足以让西湖大学给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吹来一缕清风,为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参考。国家应该在政策上给予这个“新生命”更多的鼓励、关爱和包容,要允许她跌倒并能帮助她再站起来。社会大众也应该充分肯定教育创新的积极意义。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西湖大学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等学府,并带动整个国家教育体制的创新。
  @ 黄国华(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处长):
  近日,“西湖大学”不断刷屏,甚至热闹,但人们关心更多的是热闹之后如何走出“门道”,取得自己的辉煌成绩。“门道”之一,便是能否坚持育人根本,毕竟“西湖大学”不是往日的“西湖研究院”,已经成为育人的大学,而不是做科研的院所,诚如施一公校长回国之初所言“我回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门道”之二,在于能否做出特色,西湖大学坚持“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颇有卓尔不群之味,能否坚持教育教学规律、成长成才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育好英才、办出特色,是更多家长与教育人的期待。“门道”之三,能否“大师”造“大师”,西湖大学虽是初成,却已云集了杨振宁、施一公、戴维·巴尔的摩等一批大师,如此雄厚的师资力量,人们对西湖学子的期望自然不只是饱学之士,而是能否培养出有超强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一流人才。蓝图绘就、群闲毕至、事业发端,让我们借施一公校长的话送上良好祝福“未来,我们终将不辱使命”。
  @蒋朗朗(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
  诸多因素叠加,西湖大学的成立受到了广泛关注。高薪聘请顶尖专家,集中优势人才迅速产出科研成果,似乎指日可待。但我们更关心的是,这样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该如何治理?民办高校大多设立了学校董事会,它与学校党委的关系是什么?西湖大学作为一所“明星”民办高校,具有研究和分析的案例价值。经教育部同意的《西湖大学章程》中19次提到了党,将“坚持党的领导”“学校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参与学校重大事项决策和管理”“当然董事包括学校中共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等写入章程。此外,由属地区委党组成员担任西湖大学党委书记,将西湖大学党的工作纳入党的现有组织体系。这说明,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同样都要强调立德树人为本、注重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除了把握方向,大学的运行体制必然纳入党的领导下,但充分发挥学术专家在学科与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或可体现独特、灵活的机制,呈现体制创新与制度突破的特色。
其他文献
摘 要:创新型企业是新时代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重要抓手。然而,创新型企业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 “稀缺的资源” “有限的时间”这三重叠加约束的条件下,却要追求“垄断和高增长”,高失败率必然是常态现象。正确认识创业失败常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探究出“有价值的创业失败=获得可验证的商业学习×可承担的损失×快速失败”公式;创业失败后能否再次启动新的商业想法取决于创业者的创新基因。
摘 要:在高校研究生教育全过程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重中之重。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阶段的第一责任人,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力量,这为加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路径。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中的“勤学思辨”“崇德修身”“榜样引领”“知行统一”“平语近人”等,以导师参与为契机,探讨了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作用的优势和路径,进而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
董银卯,男,1963年2月出生,河北人,北京工商大学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化妆品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专门委员会委员,北京日化协会理事长,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芦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首席专家,香精香料化妆品杂志社编委,中国化妆品杂志社编委。  在2013年1月召开的北京工商大学第三届科研工作大会上,理学院董银卯教授被评为学
2015年,北京市教委推出了《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在市教委的高度信任和大力支持下,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按照市教委的统一部署,积极承担“外培计划”项目,与海(境)外多所知名高校进行人才联合培养。2015年9月,学校通过“外培计划”在校生遴选项目,从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贸易经济专业和葡萄牙语专业选拔出20名外培学生赴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和葡萄牙科英布拉
摘 要:传统的荣誉体系均是对成效进行后置评优式的奖励,而国内当下研究生荣誉体系研究较少涉及前置式奖学金范畴。在教育部提出的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要求下,为解决研究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问题,清华大学提出并运行了前置式奖学金。对前置式奖学金的内涵、类型及实践探索进行了研究,发现前置式奖学金更契合奖学金的本质特征;前置式奖学金主要包括兩类主要实现形式—项目支持型和人才支持型;从初步的实践来看,前
摘 要:在目前的大学综合改革中,学校进行权力下放,赋予院系更多自主权,是“校—院”治理模式改革的主流方案。只有在学校的“建制性权力”得以增强的前提下,学校向院系分权才能实现治理改革的目标,并从“嵌入性”和“正当性”的角度提出增强学校“建制性权力”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治理;分权;建制性权力  在大学内部,构建有效的“校—院”治理模式是推进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目前一些大学的综
理想主义的抒情性是迟子建笔下最重要的创作个性,《零作坊》(《北京文学》2003年第7 期)讲述了关于屠宰场女主人翁史美痛楚而浪漫的故事,正是迟子建 “理想主义的抒情性”的一次变奏。作者以屠宰场心性浪漫的女主人所象征的理想主义,来反观残酷的现实存在,让翁史美分裂又自然的人格,在牲畜血腥与艰难人世生长出灵魂之花。这种人间的两极及其相互对立的关系,在迟子建变奏的笔触下,温婉细腻又机锋闪烁,人物矛盾又浑然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各个历史阶段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工作任务和诸项改革措施,均围绕于人才培养这一重点,而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需要高校不断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本科教育教学质量面临着多元挑战,提升教学质量的内外压力正在酝酿一轮更为深入的教学改革。    高
姜勇,1968年8月出生,安徽六安人,无党派代表人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2014年4月至今担任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目前,还担任北京市弱磁检测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学会(IEEE)高级会员、Nanosciences and Nanotechnologies: An Inter
【编者按】2018年11月27日至12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西班牙、阿根廷、巴拿马、葡萄牙进行国事访问,其间出席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习近平主席此访是激荡国际风云中的一次领航之旅。出席G20峰会,校准全球经济治理前进方向,引领中国同主要大国关系行稳致远。欧洲拉美之行,推升“一带一路”合作发展势头,开辟中欧、中拉关系广阔前景。本刊就此采访了来自西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