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路径探究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bu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诞生发展于中国各个民族人民的长期生产与生活实践之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进入新世纪以来,多元文化的快速发展与信息传递的持续加速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着严峻的生存难题,如何创新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并加速其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需求成为国家与民族面临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正式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基础,同時也是繁荣和复兴中华文化的根本,有助于我国实现综合国力全面提升并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文化自信建设日益深入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当下,有效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让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怀更加坚定,实现个人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让传统体育文化逐渐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1 引言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凝聚其中,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沉淀和积累的文化元素与思想内容贯穿始终,反映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经济与文化发展状态。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持续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中国商品遍布世界,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融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有机会接触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以功夫、太极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广泛认可并走上世界舞台。与此同时,体育文化全球化也在冲击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这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历史尘埃落定之时,物质或非物质的文化才能够成为永远流传的宝贵财富,民族因此得到延续,充满骄傲和自信的面对未来。多元文化冲击之下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要主动适应多元文化格局,主动实现创新发展并应对严峻考验,在新时期和新环境下焕发勃勃生机。
  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
  中国特殊的历史发展轨迹及社会环境变迁为体育文化的孕育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儒家思想在过去数千年时间里深深影响了中国人,家庭与社会的维系均离不开儒家文化与农耕文明的身影。农业社会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中形成了深刻烙印,修身养性成为体育文化的核心内涵,而体育的竞技性价值则被放在次要地位。农耕文化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法院,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之中参与各种探索实践活动,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征的体育活动形式,而天人合一思想的注入更使得传统体育文化焕发出盎然生机。图腾崇拜同样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起源,在生产力较为低下的时期人们将动物视为祖先,从动物变化而来的图腾得到了广泛关注,模仿动物动作参与运动也就成为传统体育的发展雏形,例如孔雀舞、五禽戏、螳螂拳等等均是从动物活动方式获得灵感并创造产生的。宗教信仰、军事活动、民间生活同样也是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产生的基础,中华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发挥了显著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进程中逐渐吸收了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精髓,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人们具有特有的民风和民族,在历史与文化的催化作用下相互融合,最终形成具有广泛代表性及突出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困境分析
  3.1 项目推广普及效率缓慢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与文化背景之下,而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同样需要相应的环境作为支持,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时代文化等等均会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进程持续加速,民族体育拥有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底蕴深厚,物质文化景观和传统体育习俗对全世界人民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例如我国拥有太极拳、长拳等拳类运动、马球、蹴鞠等球类运动、五禽戏、八段锦等健身类运动,丰富多样的民族体育项目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构建了坚实基础。中国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西方文化开始全面进入中国,大量西方竞技体育项目成为体育运动主流,很多传统体育项目遭遇了发展挑战,民族体育的传承出现了青黄不接现象,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问题更加突出。工业化进程加快使得自然环境遭遇破坏,骑射、赛马、漂流、龙舟等等运动需要的场地难以寻找;城镇化持续推进使得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健身房和运动场逐渐取代了田间的摔跤角力,羽毛球、篮球、广场舞等等运动成为了很多人的首选,传统体育项目推广普及效率更加缓慢。
  3.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损毁
  在自然经济持续发展之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获得了广阔发展空间,特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环境直接决定了经济发展脉络。人们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开展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气息的体育活动,体育文化的民族特色因此变得更加鲜明。自然经济时期人们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非常有限,体育文化发展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物质形态和非物质性形态的文化遗产是现阶段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载体,例如书简、石碑、特色表演、器械技艺等等。在经济发展进入全球化阶段后,很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逐渐消亡,体育项目彻底失传,例如寸甲加已经只停留于纸面,而搏克、布鲁等项目也仅仅在少部分地区留存,生存空间逐渐萎缩导致传承发展举步维艰。分散较为分布的传统文化信息呈现碎片化状态,涉及范围广且挖掘整理费时费力,很多文化资源逐渐损毁。
  3.3 外来文化冲击且自主创新迟滞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精神,强调修身养性和强身健体,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对张扬个性具有更多追求,商业性与竞技性在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逐渐成为体育项目的关注重点,奥林匹克推动了体育文化的发展潮流,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因此而面临着巨大冲击。西方体育项目具有更强的竞技性和商业性,大众传媒对西方体育文化具有更高的兴趣度,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获得的宣传资源少之又少,外来文化冲击在很大程度上抢占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制约了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推广。近年来跆拳道、瑜伽、球类运动等等运动项目在我国快速发展,得到了为数众多民众的青睐,传统体育项目却逐渐在人们的视野中小时,武术、龙舟、太极拳等项目虽然具有较高关注度,但相较于热门体育运动仍然相去甚远。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始尝试模仿西方体育发展模式,但却忽略了民族特色和本土特色,缺少创新的同质化发展模式使得创新停留于纸面,准确把握发展定位并塑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项目成为当务之急。   4 文化自信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4.1 树立文化自信,传承文化符号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丰富多样的物质文化景观与灿烂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承共同铸就了别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也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廣泛关注。欧美等西方国家在近年来极力鼓吹自身文化的先进性,他们认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文化就更加发达,其它地区人民应该主动接受他们的价值文化。西方体育文化的大肆传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普通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传统民族体育尝试走竞价发展道路,但体育改良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充分认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优势,坚持走中国特色体育文化发展道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往往以“仁爱”为核心,例如武术项目就强调“点到为止”、“强身卫国”,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是民族体育文化的精髓,岳飞、霍去病、霍元甲、叶文等人用自己的言行践行了民族体育文化,国家和民族危亡之际他们挺身而出,大无畏的爱国情怀感染和带动了无数中国人。因此我们在民族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要树立文化自信,将“德、仁、礼、道”等文化符号融入民族体育活动之中,借助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中国经典文化,依托文化符号传播民族体育。
  4.2 强化媒体宣传,实现走向世界
  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不仅仅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同时也使得民族体育文化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依托报纸、电视、音像、新媒体等等方式展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宣传活动,提升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了解,更好地完成文化传播。我国媒体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坚持传统宣传方式,外国友人对我国民族体育项目及文化的了解少之又少,很多优秀体育项目无法得到有力推广,而很多国家在这些方面取得的良好效果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例如印度的瑜伽项目并不是奥运会项目,但是印度却通过多种形式推广瑜伽,这也使得瑜伽项目获得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甚至有瑜伽爱好者不远万里到印度求学。近年来新媒体高速发展,我国在新媒体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其它国家的成功经验,采用多种方式宣传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民族传统体育,从依靠少数专家向依靠广大群众转变,定期举办传统体育培训和竞赛,加强国家合作与交流,真正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世界。
  4.3 体育走进校园,传承优秀文化
  学校是民族体育项目及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我国民族体育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呈现自由发展状态,而科学化、规范化、全面化才是原始体育向现代体育发展的必经之路。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之中鲜有传统民族体育的身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自然无从谈起。部分学校开始尝试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例如近年来兴趣的柔力球就脱胎于民族传统体育,学生们广泛参与将会产生浓厚兴趣,这将使得相关体育项目得到更好发展。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的发展仍然需要更多助力,我们既要让民族传统体育走入校园,更要让它们在校园生根发芽并蓬勃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针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吸取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华,同时结合青少年需求展开创新活动,打造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体育课程,持续整合开发与利用,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优势及校园的特征,让学生在良好氛围内耳濡目染传统体育文化,强化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是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和重要政治保证。作为公立医院,在提档升级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但不能削弱,而且必须加强。在新的发
医院的静脉输液室是医院的一个主要窗口,医护人员每天要面对着各专科、各病种、各种文化层次、各种性格、各种就诊经历及各种经济状况的患者,输液室要接待大量各类输液患者。突
做好技术标准的受控、发放、查新、回收、宣贯等程序,能有效控制技术标准,确保技术标准的现行有效,避免实验室人员误用失效的标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体现第三
教育是国家的基础,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在特殊学校的教学中。由于教育改革的影响,体育教学方法也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教师为辅导的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近年来,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于各学科中,各种教育软件也出现了,为教学提供了方便有效的方法。然而,特殊学校的听力障碍学生在羽毛球学习中面临许多困难。  在特殊学
期刊
可伸缩视频编码标准(SVC)是由ISO/IEC的MPEG专家组和ITU-T的VCEG专家组联合组成的联合视频专家组制定的对H.254/AVC视频编码标准的可伸缩性扩展.SVC通过对时间分辨率、空间分
在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采用双牵引走板配合组合式放线滑车及张牵机完成6分裂或8分裂导线的展放,能够提高架线施工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介绍了双牵引走板特点、结构,
1 达斡尔族概况  达斡尔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称为三少民族。我国达斡尔族共有131992人(2010年人口普查),目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达斡尔族自古以来能征善战、能歌善舞、信仰萨满教,由历史上劳动生产、军事斗争、娱乐活动等原因,使达斡尔族有着丰富的文化习俗,是热爱体育的民族,民族传统体育构成了达斡尔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呼伦贝尔莫力达瓦
期刊
影像解剖学作为影像专业的基础课程。其面临着图像信息丰富、学时短,学生学习理解困难等问题。为了使影像解剖学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能快速在短时间内掌握最多的知识点。现在我校
目的了解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气管切开后出现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情况,探讨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对2010年-2012年10月我院ICU所有行气管切开术的重症患者资料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