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安奈德对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

来源 :眼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玻璃体注射曲安奈德(intravitreal triamcinolone acetonide,IVTA)对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 anterior macular membrane,IMEM)术后黄斑区解剖结构与视功能的影响.设计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IMEM患者74例(74眼).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IVTA组(注药组,38例38眼)和单纯玻璃体切除术组(对照组,35例35眼).两组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剥除黄斑前膜及内界膜,注药组术眼术中IVTA 2 mg/0.05 ml.术后随访至少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1、3、6、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macular fovea thickness,CMT)、异常中心凹内层(ectopic inner foveal layers,EIFL)+外丛状层厚度及眼压的变化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广义估计方程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指标BCVA、CMT、EIFL+外丛状层厚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BCVA与EIFL+外丛状层厚度均密切相关(r=0.934,P=0.005).注药组和对照组术后BCVA均较术前明显提高(x2=3428.83,P<0.001;x2=445.67,P<0.001);术后3、6、12个月,两组间B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1,P=0.004;x2=11.31,P=0.001;x2=22.54,P<0.001),注药组视力提高较对照组明显.注药组和对照组CMT术后均显著降低(x2=1121.82,P<0.001;x2=355.92,P<0.001);术后3、6、12个月,两组间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7,P<0.001;x2=21.15,P<0.001;x2=28.88,P<0.001),注药组患者术后CMT降低较对照组明显.注药组和对照组EIFL+外丛状层厚度术后显著降低(x2=842.68,P<0.001;x2=246.40,P<0.001).术后3、6、12个月,两组间EIFL+外丛状层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5,P=0.001;x2=15.93,P<0.001;x2=11.98,P=0.001),注药组EIFL+外丛状层厚度降低较对照组明显.结论 IMEM患者玻璃体手术术毕时IVTA有利于黄斑解剖结构和视功能的恢复.
其他文献
近视防控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眼轴长度是近视防控的重要建档参数.眼轴长度的测量有多种方法,受到年龄、性别、脉络膜厚度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眼轴长度的定义尚未统一,建议建立标准化的定义和方法学,以指导近视防控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目的 评估微导管辅助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开角型青光眼的远期效果和安全性.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5年10月至2018年5月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接受微导管辅助小梁切开术治疗的原发开角型青光眼患者47例(63眼).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导管辅助的小梁切开术,术后1、3、6个月,1、2、3、4、5年进行随访.以术后不使用降眼压药物,且眼压≤21 mmHg为完全成功,术后需要使用降眼压药物控制眼压≤21 mmHg为条件成功.分析术前与末次随访眼压情况与药物使用情况.根据患者进行小梁切开术前是否有青光眼手术史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