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ICAM-1与尖锐湿疣相关性及预后探讨

来源 :临床军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tectivexi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病毒感染所致,其复发率高且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有研究表明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与尖锐湿疣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1].自2001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ELISAI法对128例尖锐湿疣患者血清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水平进行了检测,并分析了其在尖锐湿疣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患者,男,55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活动后心慌、气短、腹胀、消瘦,于1999年10月26日入我院.查体:T36.2℃,B超、CT示:腹腔积液,轻度肝硬化,胰头区占位.实验室检查:WBC 20.0&#215
在基于ADPSS的大区交直流电网混合仿真中,直流输电控制模型不够完善,影响直流系统的运行特性。对直流控制器原理进行研究,探讨了直流系统无功消耗、关断角、换相角、直流电流等
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致输卵管妊娠少有报道.从2000年3月以来,我院应用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治疗不孕症,已临床妊娠12例.其中1例为输卵管妊娠,现报告如下.
1998-2001年笔者以超声检查结核性腹膜炎25例,现将结果回顾分析如下.
病人,女,74岁,反复头昏、头痛3年,上腹部不适2年,加重1 d.查血压:26/12 kPa(1 kPa=7.5 mmHg),双肺呼吸音粗,心尖区可闻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腋下传导,临床诊断:高血压病;
针对电力系统远距离、大容量输电中的串联补偿技术容易引起系统次同步谐振(SSR)问题,基于IEEE次同步谐振第一标准测试系统,在PSCAD/EMTDC中搭建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器(TCSC)和静止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