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 admit I made a mistake(我承认我错了)
I am proud of you(我为你骄傲)
What is your opinion(你怎么想)
If you please(如果这让你感到满足)
Think you(谢谢)
We (我们)
I(我)
领导者——急切的呼唤
是什么造就了杰出的领导者?任何人都可能成为领导者吗?我们这个时代,领导们的表现如何?…… 这些问题是马克•托马斯在《大师论领导》这部书中一开始就提出的,也是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普遍被问及的问题。从19世纪末期领导这个词汇刚刚出现在商业词典中到今天领导者倍受关注和考量,针对当今时世的警世传说,回首在本世纪发生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不由地使人对领导者——这个神圣而又沉重的角色感到困惑,或像是听到一种急切的呼唤。
2002年美国安然公司轰然倒塌,这一丑闻不仅毁掉了成千上万名员工的生活,也给全世界的商业世界带来沉重的打击。它所带来的阴影,至今在人们心中挥之不去。安然公司曾经是世界500强公司,在1997~2001年间,安然公司的市值迅猛增长到500亿美元。2000年度被评为“最受人景仰的公司”,六次被评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三次被评为“美国最佳雇主之一”。同时,安然公司还因为其业绩报表而广受赞赏,因为报表不仅包括经济事项,而且包括公司在社会和环境方面的表现。安然公司在过去的时间里被商学院作为案例广泛应用,称之为新千年卓越企业的杰出代表和商界楷模。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似乎完美的企业巨无霸,在短短的十个月时间里就化为乌有。什么原因?无论哪一种说法,无疑的就是问题的根源在于安然公司的领导力结构失去了道德指向——这是托马斯在《大师论领导》中一针见血的见解。安然公司在内部营造高度竞争的文化,最终为自己的垮台埋下伏笔。因为这种企业文化导致了一种危险和致命的信念:为了提升公司的财务表现,公司领导人可以无所不为,最终成了谎话连篇、粉饰账面、虚报利润、傲慢自大和充满背叛的企业的制造者。不仅如此,安然丑闻之后,接踵而至的是美国的世通公司破产,这是一家因会计丑闻而倒台的大型公司,其舞弊金额2001~2002年度达39亿美元。世通公司在世界拥有2000万名客户,和世界级的一些大企业都有业务往来,并是20世纪90年代表现最佳的个股之一。事发后,其首席财务官被捕,其领导层也因在2001年编造14亿美元利润以掩盖亏损实情而受到惩罚。公司市值从1800亿美元跌至不足80亿美元。这些丑闻绝不仅是财务处理的重大违规,而从深层次反映出企业领导者的过度贪婪和自以为是;这些领导者违背了德鲁克所说的“管理是基于责任的”,在他们心中似乎很少考虑过他们对企业、客户、员工、社会所负有的责任。
最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对施乐公司、雷曼兄弟公司、高盛公司、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进行大规模调查,这些公司都因涉嫌在世纪之交的几年中欺骗客户而面临指控。这些丑闻的影响如此巨大,引起了美国白宫和国会的注意。布什表示:“我们必须在美国企业开创诚信的新时代,不应让美国的报纸读起来像是丑闻公告单。太多的企业已背离了我们国家的价值观。美国的企业应该理解,他们背负着更高的使命而不是去试图捏造数字。”当信任被滥用时,市场经济就无法运行。没了信任任何东西都无法合理定价,因为任何东西都无法依据面值进行交易。一个领导者的信用关乎到整个企业甚至是整个商业能否正常运作。当这些丑闻和问题不断暴露出来时,我们发现这并不仅是美国的问题,就连欧洲的优越感也很快被改变。曾是世界范围内广受景仰的壳牌石油,数十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商业表现卓越和稳健的典范。有这样的说法,当一个人能成为壳牌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就标志着他成为了商界的政治家。而就是这样一个公司,也被它的利欲熏心的领导团队玷污了名声。他们为使公司财务状况看起来更加乐观,居然在账目上虚增石油储备45亿桶,占到壳牌石油公司石油总储备量的23%左右。公司一前任领导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对虚报石油储备的事情,我感到恶心和厌倦!尽管后来壳牌石油为了挽回名声被迫对管理层和董事会结构进行了改革,但为时已晚,壳牌石油已成为了被收购的对象。同样的一幕也发生在欧洲ABB公司的领导者巴涅维克身上。他在20世纪90年代曾将ABB公司发展成为了一家世界级企业,但后来他因不遵守股东大会的规定,滥用退休金而被迫公开道歉,并辞去了公司董事长职位。股东在评价他的行为时指出:他对这个组织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滥用了人们对他的信任。令人不解的是,在这之前巴涅维克曾鼎力支持公司治理,并被人们认为是企业领袖的楷模和受人景仰的领导者。对领导者来说,优秀和拙劣、伟人和罪人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遥远。如果你放任了自己的私欲,放弃了应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就会从卓越跌进耻辱和罪恶的深渊。
你是否具备了一个领导者必备的特质?
这些案例让我们感受到,当领导者失去方向时企业的卓越地位会丧失得多快,甚至是带来毁灭性影响。尽管这些公司的环境不尽相同,但领导者的信用、诚实都明显缺失。人们常看到的是领导者的自私自利、滥用职权、傲慢自大。零售商玛莎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居然在自己办公室的挂毯上写着:我可能会有很多缺点,但其中并不包括做错事一项。虽然他曾在很多年取得巨大成功,但这种独裁的领导风格最终使公司陷入困境。因为他专注于打击别人。任何人都不得对他的决策提出挑战和质疑,从而导致了企业固步自封,再也无法跟上迅速变化的世界。这样的领导者,在员工的心中除了权力已一无所有了。一个真正的领导者不在于你有什么头衔,而是你是否具备了一个领导者必备的特质。
今天,面对这些挑战和威胁,我们重温大师的教诲,不但不觉得过时,而且觉得是那样的深刻和切中时弊。德鲁克对领导的特质有着精辟的论述:什么能使人成为一位领导者?他们的眼光、愿景、奉献精神和诚实的人格,这是组织能够进入管理状态的决定因素,它决定着管理能否成功。这对于领导者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不仅决定了领导者的职业生涯,也决定了企业的命运。
几个字——真正领导者的选择
世界第一位从事领导者和领导力研究的阿戴尔在对领导力哲学的总结和概括中说,对于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六个字是:“我承认我错了”(I admit I made a mistake);最重要的五个字是:“我为你骄傲”(I am proud of you);最重要的四个字:“你怎么想”(What is your opinion);最重要的三个字:“如果这让你感到满足”(If you please);最重要的两个字:“谢谢”(Think you);最重要的一个字:“我们”(We);最次要的字:“我”(I)。从今天领导的危机中我们看到,当领导者们放弃了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时,当领导者们失去方向、变得鼠目寸光时,当他们滥用企业、客户、社会给予他们的信任、私欲膨胀时,是领导者自身的价值观决定了他和他所领导的企业的命运。当时代呼唤真正的领导者时,我们发现所有的问题都回到了一个起点:领导者首先是能够领导自我的人,而不是天才的再现或技巧的表演。领导力是从值得追随者信任开始的,真正的权力是赢得的而不是赋予的。领导不是等级、特权、职位或金钱,它是责任。这些领导者必备的价值观和特质,正是真正领导者的选择,也正是不称职的领导者被无情淘汰的原因。
I am proud of you(我为你骄傲)
What is your opinion(你怎么想)
If you please(如果这让你感到满足)
Think you(谢谢)
We (我们)
I(我)
领导者——急切的呼唤
是什么造就了杰出的领导者?任何人都可能成为领导者吗?我们这个时代,领导们的表现如何?…… 这些问题是马克•托马斯在《大师论领导》这部书中一开始就提出的,也是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普遍被问及的问题。从19世纪末期领导这个词汇刚刚出现在商业词典中到今天领导者倍受关注和考量,针对当今时世的警世传说,回首在本世纪发生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不由地使人对领导者——这个神圣而又沉重的角色感到困惑,或像是听到一种急切的呼唤。
2002年美国安然公司轰然倒塌,这一丑闻不仅毁掉了成千上万名员工的生活,也给全世界的商业世界带来沉重的打击。它所带来的阴影,至今在人们心中挥之不去。安然公司曾经是世界500强公司,在1997~2001年间,安然公司的市值迅猛增长到500亿美元。2000年度被评为“最受人景仰的公司”,六次被评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三次被评为“美国最佳雇主之一”。同时,安然公司还因为其业绩报表而广受赞赏,因为报表不仅包括经济事项,而且包括公司在社会和环境方面的表现。安然公司在过去的时间里被商学院作为案例广泛应用,称之为新千年卓越企业的杰出代表和商界楷模。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似乎完美的企业巨无霸,在短短的十个月时间里就化为乌有。什么原因?无论哪一种说法,无疑的就是问题的根源在于安然公司的领导力结构失去了道德指向——这是托马斯在《大师论领导》中一针见血的见解。安然公司在内部营造高度竞争的文化,最终为自己的垮台埋下伏笔。因为这种企业文化导致了一种危险和致命的信念:为了提升公司的财务表现,公司领导人可以无所不为,最终成了谎话连篇、粉饰账面、虚报利润、傲慢自大和充满背叛的企业的制造者。不仅如此,安然丑闻之后,接踵而至的是美国的世通公司破产,这是一家因会计丑闻而倒台的大型公司,其舞弊金额2001~2002年度达39亿美元。世通公司在世界拥有2000万名客户,和世界级的一些大企业都有业务往来,并是20世纪90年代表现最佳的个股之一。事发后,其首席财务官被捕,其领导层也因在2001年编造14亿美元利润以掩盖亏损实情而受到惩罚。公司市值从1800亿美元跌至不足80亿美元。这些丑闻绝不仅是财务处理的重大违规,而从深层次反映出企业领导者的过度贪婪和自以为是;这些领导者违背了德鲁克所说的“管理是基于责任的”,在他们心中似乎很少考虑过他们对企业、客户、员工、社会所负有的责任。
最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对施乐公司、雷曼兄弟公司、高盛公司、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进行大规模调查,这些公司都因涉嫌在世纪之交的几年中欺骗客户而面临指控。这些丑闻的影响如此巨大,引起了美国白宫和国会的注意。布什表示:“我们必须在美国企业开创诚信的新时代,不应让美国的报纸读起来像是丑闻公告单。太多的企业已背离了我们国家的价值观。美国的企业应该理解,他们背负着更高的使命而不是去试图捏造数字。”当信任被滥用时,市场经济就无法运行。没了信任任何东西都无法合理定价,因为任何东西都无法依据面值进行交易。一个领导者的信用关乎到整个企业甚至是整个商业能否正常运作。当这些丑闻和问题不断暴露出来时,我们发现这并不仅是美国的问题,就连欧洲的优越感也很快被改变。曾是世界范围内广受景仰的壳牌石油,数十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商业表现卓越和稳健的典范。有这样的说法,当一个人能成为壳牌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就标志着他成为了商界的政治家。而就是这样一个公司,也被它的利欲熏心的领导团队玷污了名声。他们为使公司财务状况看起来更加乐观,居然在账目上虚增石油储备45亿桶,占到壳牌石油公司石油总储备量的23%左右。公司一前任领导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对虚报石油储备的事情,我感到恶心和厌倦!尽管后来壳牌石油为了挽回名声被迫对管理层和董事会结构进行了改革,但为时已晚,壳牌石油已成为了被收购的对象。同样的一幕也发生在欧洲ABB公司的领导者巴涅维克身上。他在20世纪90年代曾将ABB公司发展成为了一家世界级企业,但后来他因不遵守股东大会的规定,滥用退休金而被迫公开道歉,并辞去了公司董事长职位。股东在评价他的行为时指出:他对这个组织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滥用了人们对他的信任。令人不解的是,在这之前巴涅维克曾鼎力支持公司治理,并被人们认为是企业领袖的楷模和受人景仰的领导者。对领导者来说,优秀和拙劣、伟人和罪人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遥远。如果你放任了自己的私欲,放弃了应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就会从卓越跌进耻辱和罪恶的深渊。
你是否具备了一个领导者必备的特质?
这些案例让我们感受到,当领导者失去方向时企业的卓越地位会丧失得多快,甚至是带来毁灭性影响。尽管这些公司的环境不尽相同,但领导者的信用、诚实都明显缺失。人们常看到的是领导者的自私自利、滥用职权、傲慢自大。零售商玛莎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居然在自己办公室的挂毯上写着:我可能会有很多缺点,但其中并不包括做错事一项。虽然他曾在很多年取得巨大成功,但这种独裁的领导风格最终使公司陷入困境。因为他专注于打击别人。任何人都不得对他的决策提出挑战和质疑,从而导致了企业固步自封,再也无法跟上迅速变化的世界。这样的领导者,在员工的心中除了权力已一无所有了。一个真正的领导者不在于你有什么头衔,而是你是否具备了一个领导者必备的特质。
今天,面对这些挑战和威胁,我们重温大师的教诲,不但不觉得过时,而且觉得是那样的深刻和切中时弊。德鲁克对领导的特质有着精辟的论述:什么能使人成为一位领导者?他们的眼光、愿景、奉献精神和诚实的人格,这是组织能够进入管理状态的决定因素,它决定着管理能否成功。这对于领导者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不仅决定了领导者的职业生涯,也决定了企业的命运。
几个字——真正领导者的选择
世界第一位从事领导者和领导力研究的阿戴尔在对领导力哲学的总结和概括中说,对于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六个字是:“我承认我错了”(I admit I made a mistake);最重要的五个字是:“我为你骄傲”(I am proud of you);最重要的四个字:“你怎么想”(What is your opinion);最重要的三个字:“如果这让你感到满足”(If you please);最重要的两个字:“谢谢”(Think you);最重要的一个字:“我们”(We);最次要的字:“我”(I)。从今天领导的危机中我们看到,当领导者们放弃了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时,当领导者们失去方向、变得鼠目寸光时,当他们滥用企业、客户、社会给予他们的信任、私欲膨胀时,是领导者自身的价值观决定了他和他所领导的企业的命运。当时代呼唤真正的领导者时,我们发现所有的问题都回到了一个起点:领导者首先是能够领导自我的人,而不是天才的再现或技巧的表演。领导力是从值得追随者信任开始的,真正的权力是赢得的而不是赋予的。领导不是等级、特权、职位或金钱,它是责任。这些领导者必备的价值观和特质,正是真正领导者的选择,也正是不称职的领导者被无情淘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