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前路椎间自体骨植骨后椎间隙高度变化的研究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pan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研究腰椎前路椎间自体骨植骨后临床与放射学的长期结果,观察自体骨塌陷的发生率及程度,评价与神经根疼痛复发的关系. 方法对67例采用自体髂骨进行L4,5椎间融合的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4年(2.5~32年).依据伸屈位X线片有无活动,X线断层片上植骨块与椎体是否存在透明线,以及有无骨性连接来判断椎间是否融合,同时测量椎间隙的高度;随访时根据患者的主述,检查患者有无下肢神经根刺激症状. 结果在67例随访患者中,64例获得了骨性融合,融合率为96%,融合发生时间为5~14个月,平均9个月.在融合的64例中,55例术后植骨块出现塌陷,发生率为86%,9例没有出现塌陷(14%).在出现植骨块塌陷的55例中,术前椎间隙高度为(12.1±2.9) mm,手术后增加到(16.2±1.9) mm,至完全骨性融合时,椎间隙高度下降为(12.9±2.7) mm,与最初的椎间隙高度没有显著差别.骨性融合后,椎间隙高度再无明显变化,最后随访时的高度为(12.6±2.3) mm.在整个随访过程中,95%的患者(52例)没有复发神经根性疼痛. 结论 L4-5单节段椎间自体3面皮质骨植骨后,容易出现植骨块塌陷,但是,椎间隙最终的高度很少低于术前最初的高度,且不会造成神经根疼痛的复发。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从分析对比纳米硬度与显微硬度的区别与联系的角度入手,采用纳米硬度仪对钾长石陶瓷进行相关力学性能检测,提出对于陶瓷材料,由于显微组织中存在的玻璃相和晶相分布不均匀性,导致常规的显微硬度测试陶瓷时数据分布不均匀,而通过使用纳米硬度仪,可以有选择的对陶瓷晶相、玻璃相分别实验,对研究陶瓷显微结构对陶瓷力学性能影响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纳米硬度显微镜度钾长石陶瓷 显微结构  中图分类号
【摘要】河道工程的管理方法有很多,而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是目前国内河道工程管理的目标之一。本文研究河道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分析如何在河道工程中更好的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关键词】河道工程;精细化管理;途径;探讨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河道工程的施工中,精细化管理对于施工人员来说非常重要,不论是对施工具体过程还是对施工队伍,都需要进行精细化的管理。精细
摘要:随着人们节能意识的提高和绿色建筑理念的发展,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已经被人们接受并逐步应用到建筑设计当中,这对于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建筑行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筑设计师在电气节能设计的时候,应该针对建筑能耗需要,通过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和照明节能设计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此外还要继续探索电气节能设计的新方法,以进一步提高电气节能的效果。  关键词:现代 建筑 电气 节能 设
【摘要】河道工程要面对的管理工作量还是非常大的,而且任务是相当的艰巨。因此,政府各级部门和广大社会群众要携起手来,为了河道的管理工作共同努力,确保我们的广大河道工程可以发挥出应有的效益,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经济以及社会进步。本文分析了河道工程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提出了河道工程建设管理措施。  【关键词】河道 建设 问题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当前形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