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师生相长的生命课堂

来源 :基础教育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kjl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方法、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方式的改变实现教育功能的最优化,从而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社会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激发人的内驱力,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为此,我们可从以下四个维度来思考和构建生命课堂:一、从人的发展需求看:关注学生的存在状态和生命体验
其他文献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构建的“成长课堂”是生命在场的课堂。课堂要求学生“五动”(体动、手动、脑动、心动、互动),教师理解教材、了解学生、课堂提问、运用生成、课堂
一、用好教材资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教材是课程实施的主要依据,只有用好教材资源才能有效地为课程育人服务。以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材为例
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学习的巩固、发展、深化,是课堂教学的成果展示,而作业评价是决定成果的激励花朵。《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
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各省(区、市)要提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本要求,制定具体办法,于2015年8月底前報教育部备案。《意见》的出台有利于促进学校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评价方式改革,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意见》规定,对思想品德评价的重点是学生参与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的次数、持续时间,如为
有人问我:肖晓琳,你为什么那么执著于民心网工作?我说,民心网工作不仅仅是我的工作、我的责任,也深深地融入到我的生活当中。打开我的微信,除了家人、同事,其他全是和民心网工